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水稻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主要的粮食种类之一。但是,在当前的水稻种植中,却还普遍存在着水稻种植产量不高和种植效益低下的问题。为了有效增强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相关种植部门与人员需加强对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以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基于此,就水稻种植技术的具体优化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水稻;种植技术;优化策略;种植效益
在当前水稻种植中,许多种植户会在水稻种植期间施加一些化肥及农药来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但是,就实际种植效果来看,这种化学农药的添加方法不仅会对种植环境造成伤害,还会对水稻自身的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就需在水稻种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加强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及优化,从而使水稻种植更加科学和高效。
1 优化叶龄种植技术
叶龄种植技术就是在水稻生长的各阶段进行管理控制,并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使水稻的种植产量得到提升。具体来说,要优化叶龄种植技术,种植人员需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1)种植单位加强监测点的设置,对水稻生长情况进行监管;2)种植人员要改进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种植的质量;3)种植人员要加强田间诊断技术的应用,以减少水稻种植的病害损失。
1.1 设置合理的监测站点
种植人员对叶龄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就要做到对水稻生长动态的完全掌握,这样才能根据水稻的生长变化,合理调整水稻的灌溉和施肥工作。种植部门在水稻种植期间要在科学、合理的设计下建立一些水稻监测站点,考虑到种植地区的气候、环境等因素。在监测点设置之后,还要科学使用监测点,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1.2 改进种植技术
在进行水稻种植时,种植人员还要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并主要对以下2个方面进行改进和调整:1)种植人员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环境和水稻种植情况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改善,使水稻种植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水稻生长;2)种植人员要以水稻叶龄观测为基础,结合水稻的生态特点,对水稻的日常灌溉和施肥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保障水稻种植能够在合理的施肥和灌溉下提高产量。
1.3 应用田间诊断技术
田间诊断技术也被称为现场诊断,即种植人员运用一些简单的田间操作,判断水稻种植的养分丰缺情况和生长健康情况,并对水稻种植管理进行有效调整。因此,在优化叶龄种植技术的过程中,种植人员还要加强田间诊断技术的应用,以减少水稻生长为害因素,使水稻能够正常生长。例如,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病害和虫害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将会给水稻种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但如若在水稻种植期间运用了田间诊断技术,就可以及时地做好对病虫害的防控,使水稻的种植产量不会因为病虫害问题而下降[1]。
2 优化水稻种植“三控”技术
为了更好地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种植人员还要不断优化水稻种植的“三控”技术:1)种植人员要优化水稻控苗技术,加强对水稻禾苗的管理效率;2)种植人员要优化水稻控肥技术,通过合理施肥提高水稻种植产量;3)种植人员要优化水稻控病虫害技术,以便通过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来减少种植经济损失。
2.1 优化控苗技术
禾苗的生长状况和生长密度对水稻的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种植人员需对控苗技术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优化水稻控苗技术能够改善传统种植中的禾苗生长问题,如养肥浪费、水稻倒伏、水稻群体结构不合理等。而要做到对水稻控苗的合理化,种植人员则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注重施肥时间,选择适宜的天气和环境进行禾苗施肥工作;2)注重施肥的种类,根据水稻生长的实际需要进行施肥配置;3)注重施肥的数量,让禾苗既能得到足够的肥料,又不造成肥料浪费。
2.2 优化控肥技术
为了加强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种植人员还要对水稻控肥技术进行优化。具体来说,控肥技术主要是对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氮肥用量加以管理。这是因为氮肥虽然能够对水稻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若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传统水稻种植中,许多种植户因为不够了解种植知识,为了水稻增产而过多使用氮肥,从而造成水稻出现病虫害多发、成穗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种植人员需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控肥:1)在水稻生长初期,施氮肥的量一定要适宜,过多会造成水稻产生更多的无效分蘖;2)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可随水稻的生长状况增加氮肥的使用,从而促进水稻生长。有效控肥能够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使水稻种植达到丰产目标[2]。
2.3 优化控病虫害技术
在传统水稻种植中,水稻病虫害不仅发生概率高,还具有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为害极大。所有种植人员必须加强控病虫害技术优化升级,使水稻病虫害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具体来说,控病虫害技术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优化:1)提高水稻抗病虫害的能力,如增加水稻的茎粗或缩短水稻基部的节间;2)控制水稻无效生籽的情况,从而减少水稻发生病虫害的概率[3]。
3 优化其他种植技术
除了对水稻叶龄种植技术和水稻“三控”技术进行优化之外,种植人员还要加强水稻育苗技术、播种技术、管理技术的优化,以便提高水稻的质量和水稻种植的效益。
3.1 优化选种育苗技术
在水稻种植中,种植人员还要对水稻的选种育苗技术进行优化,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要求:1)规范水稻选种标准,根据水稻种植环境选种适宜的高品质水稻品种;2)在进行水稻选种后,要对选择的水稻种子进行清洗与消毒,减少水稻患病害的概率;3)对水稻种植土壤进行pH值的调整,如喷洒适宜的溶液使土壤达到水稻种植所需的酸碱度。
3.2 优化播种技术
在水稻种植中,种植人员还要对水稻的播种技术进行优化,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1)在进行水稻播种时,要注意秧苗插入的深度,因为过深和过浅都会给水稻生长造成不好的影响,过深不利于水稻生根,过浅水稻则容易出现伏倒现象;2)在進行水稻播种时,要注意秧苗之间间隔的距离,密度过低会不利于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密度过大则会影响水稻的养分吸收与光照;3)注重插秧的顺序,要采用由稻田下方到稻田上方的顺序进行插秧工序;4)要注意水稻种植区域温度的变化,做好稻田水温的调节工作[4]。
3.3 优化管理技术
加强水稻的种植管理能够使水稻种植更加科学与规范,从而有效提高水稻种植的质量与效率。具体来说,优化水稻管理技术需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在水肥管理中,种植人员除了要做好灌溉与施肥之外,还要做好浅水栽秧、薄水分蘖、放水晒田等工序;2)在耕地管理中,种植人员要加强对水稻的监察与管理,因为水稻种植常常会受到一些飞禽鸟类的影响,所以做好对这些飞禽的驱散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种植质量;3)在田间管理中,种植人员要定期使用除草药剂对水稻周遭的杂草进行清除,以保障水稻的正常养分吸收[5]。
4 结语
为了水稻种植业的更好发展,相关部门与人员要加强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通过科学使用技术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使水稻种植与环境发展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韦明球,袁智波.新时期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J].农民致富之友,2017(8):157.
[2] 刘美娥,李作伟,李景新.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民致富之友,2017(18):69.
[3] 黄碧燕,邱伟蓝.略述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对水稻种植效益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8(6):117.
[4] 谢文.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种子科技,2018(7):24.
[5] 肖孔彪,罗文平,罗会兵,等.浅析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2):172.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8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