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古今茶韵寻江南风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宁波茶文化博物院坐落于宁波市月湖景区花屿上的清代官邸袁宅内,环境优美,庭院清幽,是宁波市文保单位。茶博院面积近2000平方米,是宁波对外宣传茶文化的窗口。主要功能为展示宁波的茶史、茶事、茶叶、古茶器及相关古董、艺术品,是一座进行茶文化相关的研究推广、互动体验、学术交流及培训等活动的专题性博物院。内设茶博院、玉成窑文化研究中心等。
  古今茶韵引人入胜
  宁波茶事。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介绍宁波茶历史的展板。宁波是“海上茶路”起航地,自唐代以来一直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港口,2006年12月,以宁波与泉州市为代表的多个城市“海上丝绸之路”项目,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余姚田螺山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的古茶树根,在此翻开宁波茶史的首页;装载着唐宋茶叶和越窑茶器的船队,讲述着从宁波港起航,远播海外的历史;茶学堂的茶事活动和玉成窑古朴隽永的文人紫砂,无不令人啧啧称奇,流连忘返。
  玉成窑厅。玉成窑厅面积不大,但藏品丰富,件件都无比精美。玉成窑约创于清同治年间,窑址在今浙江宁波慈城,其创始人为浙东书风的开创者、诗人梅调鼎。“玉成”者,敬辞“成全”也。玉成窑壶如其名,尽显文人儒雅风范。玉成窑主要是文人之间相互交流把玩,虽传世寥寥,然则品种颇多,除紫砂壶、花瓶、花盆之类,还有紫砂笔筒、水盂、笔洗、砚台、印泥盒等文人用具,其上所刻文字,皆切器切题,可谓件件雅趣,展厅中摆放了紫砂壶手工制作工具,展示了各式精美的玉成窑。参观者见之,赞叹不已。
  茶文化影视厅。一个显示屏、几排板凳、精美的茶具套组,茶文化影视厅虽陈设简单,却处处体现了茶文化的魅力,在这里,参观者可以通过观影手段充分了解宁波的茶文化、茶历史。
  江南院落别有韵味
  袁宅往事。袁宅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是市级文保点,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正厅、厢房等。袁氏系宋“淳熙四先生”之一的甬上名人袁燮的后裔。宅内原有“静远仙馆”,所藏书画数百种。清著名诗人姚燮曾长期寓居于此,并将此处命名为“枕湖草堂”。甬上文人在此结社吟诗。20世纪80年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在去往宁波火车站途经共青路时,速写记录了河对岸的袁宅西山墻,创作了享誉中外的代表作《双燕图》。袁宅现建筑占地2588.9平方米,布局灵活,庭院深深,是月湖历史文化景区内保存完整、为数不多的官宅建筑之一。
  园林风光。茶文化博物院坐落于月湖景区,幽静雅致,处处可见盆景、假山,一步一景,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韵味。月湖位于宁波市城区的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是宁波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湖面狭长,面积约0.2平方公里。宋元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绍兴年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这十洲分别是湖东的竹屿、月岛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屿、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烟屿、雪汀和芙蓉洲。此外还有三堤七桥交相辉映。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月湖在古代占地南北约1160米,东西约130米,周围约2430米。在它的汀洲岛屿及周边土地上,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众多璀璨的传统文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0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