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工业机器人目前在国内外都是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各个高校也在积极的开展工业机器人这门实践类的课程。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并切实能够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就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做出探究,分析现阶段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并提出若干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以望能够提升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
   当下我国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以及明确了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性,工业机器人技术成为当下新技术的发展重点,高度集成了先进制造、传感器、自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典型。工业机器人在办公自动化、生活服务、医疗卫生、国防、农业以及工业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伴随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代表。但是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效率要求的提高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不断稀释等综合原因,工业机器人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刚扩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空间。由此,作为培养国家先进技术人才的前沿阵地,高校中开展工業机器人实践类课程并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1 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
  现阶段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积极的开展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1]。但是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按部就班按照每个章节进行授课,最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重复性的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操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的限制了工业机器人实践类教学课程的进展。
  首先,过于重视理论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严重不足。我们应当意识到,工业机器人是一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其中包含了很多中技术以及学科。因此,在开展工业机器人实践类教学课程的过程中,高校都会让教师增加更多的理论教学知识,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大量的工业机器人技术理论,从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历史到基本原理等。但是工业机器人毕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当下这种让大量基础知识理论占据课堂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对于工业机器人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且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
  其次,操作过于简单,不符合实际运用[2]。截止目前,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的重要性,也开设了相关的教学课程,但是其进行的训练往往都是是一些基本的操作。但是,当下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已经过十分先进,各种操作内容较为繁杂,相关行业对于从事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都有了很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过于基础,与真正的实际运用相差甚远,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发现学习与工作需要有着很大的偏差,面对实际工作中复杂的工业操作以及难题难以应对。
  2 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
  2.1 项目教学法
  在进行工业机器人教学的过程中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直观明了的进行教学。首先应当充分利用现在互联网的便利性,在学校的网页上开设工业机器人专项教学题目,将整个实训操作项目计划以及各个项目涉及的知识点在网页上进行明确,完善工业机器人相关的资料,为师生的及时查阅提供帮助。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对课上所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通过图书馆以及网络的方式自主对学习内容进行研究,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能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然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际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随机的抽查,学生存在疑惑应当及时的进行解答,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学习兴趣,保障课堂效率[3]。
  2.2 课堂实践
  在进行工业机器人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紧紧围绕综合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践操作开展教学,将训练项目分解为几个实训操作项目分解成几个小型的项目,具体分为项目导入、项目实施、执行结果等三个部分。在实践课堂上教学将班级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明确每个小组的实训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探讨,列举出不同的方式以及意见。学生们在互相配合的模式下互相学习,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模式。在每个小组完成训练之后,教师应当对整个训练结果进行评价,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并加以纠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4]。
  2.3 课后总结
  在学生完成训练项目之后,应当及时给出项目时间总结报告。项目总结报告需要含该项目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实施方案、过程等,要明确工业机器人控制软件编程的实际情况,项目实践操作的最终报告结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方案的优缺点内进行总结。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的漏洞以及设计方案中弱点,参考教师的点评与讲解,对小组给出的实施方案进行总结与完善,不断深化自身对知识水平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下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能力以及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大高校在开展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加专业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婷,陆善婷,陈扬,等.工业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5):145-146.
  [2]金凌芳.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工业机器人概论》课程为例[C].2018.
  [3]荣莉,王洪新,刘琼,等.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19(2).246-247.
  [4]刘小斐,郝巧梅,贺长春.基于过程导向的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开发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
  作者简介:毕建平(1966-),男,汉族,山东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李辉(1982-),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机器人技术;马海舒(1988-),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机器学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0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