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的实施现状及改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知识内容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对学生的正常理解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尝试应用“问题导学”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文章主要描述了高中数学“问题导学”的应用现状,并对加强高中数学“问题导学”的具体方法发表了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7-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7.014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问题能算作思维的重要起点。当教师向学生提问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就此诞生。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和思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当前普遍教学都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往往会将重心放在知识传输方面。虽然学生在教学中会向教师提问,但却很少进行認真思考,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使得教学质量未能达到预期。
   一、高中数学“问题导学”的应用现状
   现今教育部提出了课改政策,对数学教育提出了全新标准,要求教师在进行知识传输之外,还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进来。然而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常年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单纯地认为只要学生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考试成绩,便意味着成功,因此在教学中仍然按照早期的教学模式,并未主动向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其积极分析和思考[1]。
   从事实角度来看,其实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应用单一问题的方式,将之后教学的内容逐步引出来,或者通过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难点内容以及重点内容方面,使其积极展开思考。然而,教师并未给学生在思考之后进行交流的机会,而是选择直接给其提供答案。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不同学生所占的角度有所不同,自身思维理念自然也有着诸多差异。当学生能够彼此展开沟通之后,相互交换自己的想法,对于问题的理解必然会变得十分深刻。如果教师直接公布答案,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便会变得十分狭窄,不仅无法有效明确自身思路存在的问题,而且思维模式发展也受到诸多限制。
   除此之外,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问题导学”的意义所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但实际取得的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学生的反应相对较差,实际参与到讨论中的学生也很少,教学质量得不到明显改善。当教师在和学生完成交流之后,让学生接触到这种教学模式,比以前的教学效果尽管有了提升,然而仍未能达到预期。由此能够了解,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并非随意套用就能保证教学效果。而教师理应对其展开深入思考,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整个教学模式有着长期化特点,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完成教学任务。
   二、加强高中数学“问题导学”的具体方法
   (一)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
   对于“问题导学”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确保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因此整个教学课堂往往十分枯燥,对学生的学习理解有着较高要求。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自己的幽默感,基于知识内容本身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弧度制”的知识学习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对自己的身高进行调侃,说自己只有0.00178km,这一表达方式立刻引来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教师对于该时机予以充分把握,对学生展开提问,了解大家大笑的具体原因。学生则表示,教师应用的单位有问题。此时,教师则在黑板上重新写下自己的身高,并写成1.78m。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明白,在对于相同事物进行描述的时候,可以对不同的单位进行使用,实际表达的结果完全一样[2]。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二者除了有着知识传递的关系外,在情感层面同样有着诸多联系。所以,教师需要和学生积极展开沟通。二者本身便不是独立存在,理应看作一个整体。为了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课外活动。师生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把握教师自身的个人魅力,因此被教师所感染,从而引发了自己潜在的“提问心理”。当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愿意向教师进行请教。同样,教师也能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中的闪光点,进而更好地完成沟通工作,提升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
   (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对于“问题导学”工作来说,情境设置是其中的首要内容,不仅能够将学生内心潜在的探究欲全部调动起来,认真投入到知识探索的过程之中,而且还能确保教学活动更具趣味性,从而提升自身的积极性。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理应结合学情本身展开设计,由浅入深。也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确保活动与其生活足够贴近,以此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
   例如,在进行“二分法”知识讲解的时候,其思想内涵主要是尽可能将零点所处的范围不断缩小,在保证精确度达到预期的情况下,得出零点的近似值。为了能够更好地展开计算,一般可以尝试应用“取中点”的形式。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使用天平,对一些劣质的小球进行称量,或者在规定的区间内猜测教师提供的商品价格。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十分接近,能够让学生对于半分的知识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并保证区间的思想得到有效缩小,在真正意义上完全掌握二分法。
   又如,在进行“任意角”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初中时学过的相关内容进行回顾,也就是0°到180°的角度范围,以此提升对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之后再为学生进行举例,为其说明在生活之中,哪些角的角度会超出这个范围。诸如跳水运动员在跳跃的过程中,在空中会旋转720°,钟表的指针在超过了半圈之后,都会超过180°。如此一来,学生便会意识到,尽管初中时期学过了角度的知识,但是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现实生活。因此便需要对这一概念进一步延伸,使其得到全面深化,进而能够明白角度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完成现实问题的处理。    (三)合理设计问题
   对于“问题导学”来说,“问题”一直都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向学生提出多个问题。所以,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理应确保其有足够的系统性及逻辑性,同时各个问题之间也要存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理解。
   其一,提升问题的系统性。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都会为学生设置教学目标,以此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引导性效果。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样需要和教学目标存在联系,以此保证问题内容更具指向性,同时也更为清晰,促使学生基于目标的要求展开学习。
   其二,教学问题需要满足学生的学情,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学生则很難答出,最终只能由教师为学生提供答案。而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可能无须过多思考便能完成计算。显然,这两种形式都无法使教学问题的效果全部发挥出来,对其问题处理能力的提升毫无益处。
   其三,问题需要体现出层次性的特点。在一个班级之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问题难度需要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可以将其分成三层,分别是基础性问题、提升性问题以及探究性问题,以此满足学困生、普通生以及学优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受益,进而使得自身学习兴趣得到提升[3]。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当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其前期预习、课堂笔记、课堂听讲以及课后作业等每一个环节予以要求,从而使得学生的个人习惯得到培养。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对于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予以充分重视。相比初中数学,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大幅度增加。因此,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教师自然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时间进行练习。由于常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的模式,往往不会在课后时间进行复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学”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展开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进行预习的时候,尽可能找到自己无法充分理解的问题,将其记录下来,在次日的课堂中进行提问。如此自然能够让学生时刻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由早期的被动学习逐渐变成主动学习,确保学习工作变得更为明确,并将自身的积极性全部发挥出来。
   如果从难度层面来说,高中数学的难度比初中数学高很多,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着很强的连贯性。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基本习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提问,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即便遇到一些难度相对较高的问题,也坚决不轻易放弃,通过自身的知识基础,思考如何能够有效利用,同时注意问题和当前提供的条件之间的联系。通过长期练习之后,学生的思维水平便会有所提高,在面对各类问题时,能够合理进行分析和推理,进而完成问题处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许多教师已加强了对“问题导学”的重视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应用,但现状并不是非常理想,导致教学质量不佳。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些针对性措施,依靠问题的方式对其展开引导,促使其能够积极进行思考,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为自身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子书.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的实施现状及改善对策[D].2015.
  [2]王开民,罗菊举.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的实施现状及改善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8(11):195.
  [3]池屏雁,付丽马.论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的实施现状及改善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9): 1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