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科学课堂开展差异教学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什么火山会喷发?各种各样的矿物是怎样形成的?钻木为什么能取火?”科学就像一座魔法城堡,既神秘又让人着迷。教师就是带着孩子们一起寻找通往城堡之路的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的生活,并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指引学生在探索之路上收获自信与成功。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 差异教学 情景导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谓高效,就是教师的知识传授的效率,但我们容易忽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往的应试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大筛网”,尽可能地不断筛选出学得出色的学生,同时也不断地淘汰学得不好的学生。而后者并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接受新知速度能力比较慢,所以我们应顾及到这样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
  一、情景导入——分层激趣
  我们只有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设计贴近生活的情景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动力。而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引入时要注意分层导入,顾及所有学生的同时,要保护水平稍高学生在拓展延伸中的探索欲望,不能让他们产生“一眼看到底”的无趣感。而且,这样的分层导入给基础较差的学生争取了学习的机会,他们对第一层面的问题回答得很积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之后再一步步地推进,层次鲜明,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二、问题设计——层次清晰
  教师在面对几十位学生教学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本身是存在差异的。不能要求学生在接受知识时要整齐划一,要承认不同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不同的侧重点,针对提问、解答、分析等环节上要分层设计。第一层面的学生只需回答一个,有能力的学生层层推进。差异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观念和教法上的明显区别,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例如,在教学《运水游戏》一课时,对于一些学困生,老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他们伸手就能够得到的问题,让这部分学生有充分的课堂参与感。如果一开始,他们能跟得上教学的步伐,有了认同归属感,后面即使面对难度大的问题,他们也会有兴趣继续探索下去。老师变魔术——三个纸杯。第一个和第二个纸杯内不倒水,第三个倒一点水,然后打乱杯子的顺序,制造神秘感,顺便做貌似施法的动作,赋予一些魔幻色彩。然后将第一个杯子倒过来,没水;将第二个杯子倒过来,没水;将第三个杯子倒过来,仍然没水。随后,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两个水槽,一个水槽有水,一个没水。这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能把水从一个水槽运到另一个水槽中,但不能用水槽直接倒入?”通过魔幻的游戏,开启课堂的序曲,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通过猜想,带动“学困生”梳理思路,问题答案的面纱逐步被掀开。回答上来基本不成问题。而接下来的问题主要是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如何设计方案将水全部运到另一个水槽里?在回答问题时,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认同感和存在感,设计一些让学困生“伸手就能够得到”的问题,以及设计一些让学习基本较好的学生“跳一跳”能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整个课堂丰满起来,不遗漏任何一个人。通过分层提问教学,才能有效地达到核心素养所提出的知识和情感方面的提升与培养。
  三、有效评价——前带后一起走
  在课堂中,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需要老师多关注,不落下任何一个人。同时他们如果能跟住老师的节奏,基本可以接纳吸收课堂教学内容。但部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或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往往跟不上课堂节奏,这时就需要老师要多鼓励他们,正向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性评价贯穿教学的始终。在科学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还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和掌握实验的方法。所以实验是科学课上最重要的环节,一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动手和探究,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科学实验要做到生活化、趣味性、直观性、易操作性。那么如何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同时,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到教学重点上呢?
  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要讲清楚注意事项。在讲实验要求时,教师的第一句一定要提醒同学:“大家听到老师说‘开始’两个字后才能动手做实验。然后教师可以提问:老师说哪两个字后大家才能动手做实验?”学生会说:“开始。”这样做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学会要听教师统一口令才能做,不然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拿实验用品,造成混乱。注意事项最后还要加上一句:“做完实验后,看哪个小组把器材归放好,并第一个坐好!”不过,即使教师这样提醒,但做完实验后,很多学生还会忘记要坐好这件事!对此,老师要适时地提醒,不要声嘶力竭地让学生立刻坐好,可以用榜样教育法引导全班学生坐好。例如,老师可以这样说:“老师要表扬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做完实验后能快速地把实验器材送‘回家’,而且还马上坐好了!”“你们看,这个同学做完实验后,马上挺直小腰板,坐得像个小军人一样!”“这组同学配合得非常有默契,做完实验后,桌面非常干净整洁,而且瞪起小眼睛,竖起小耳朵等待老师!”“听一听,这组做完实验后是最安静的!”以上是做实验时教师组织课堂的技巧,特别适用于一年级。学生看到其他同学被教师表扬,自己也会向榜样学习,看似不经意的表扬,却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让前面的好学生带着后面的学困生一起往前走,不掉队。通过差异教学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思考动力,使整个班级形成“前带后”的良性大循环。
  四、解决问题——合理分工
  差异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水平而产生的教学模式,能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产生的最有效率的教学措施,在个人学习上给予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标准。
  比如,在教学《玩磁铁》时,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活动探究磁铁,发现磁铁可以直接吸引铁,也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鐵。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多种感官感知、体验、观察,学会描述磁铁吸引铁的现象,学会做简单的表述和记录,并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适时指导。基础较弱的学困生可以根据实验步骤探究磁铁性质,而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根据产生的现象进行深层次地分析,推理磁铁吸铁的科学原理,从而设计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语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核心素养可以在差异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提高课堂效率,要标本兼治,要将不同层次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学的知识上来。差异教学的方法可以是多元化的,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贴合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调整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差异教学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让学生在深度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到愉快,指引学生在探索之路上收获自信与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技术.
  [2]小学科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8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