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主题图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有一定的抽象性,且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辅助学生进行学习,主题图能够给学生更加直观地呈现所学,且生动活泼,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有效思维,从而更深入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主题图;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8-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8.04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材出现了很多辅助学生进行学习的主题辅助图,这些主题图不仅增加了学习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拉近了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走进数学,了解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很多主题图都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实际上,这些主题图本身也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也蕴藏着一定的数学资源和数学信息,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合理、有效地利用起来,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就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认识。
   一、清楚主题图的含义和特点
   小学低年级阶段,在新使用的教材中大量出现了主题图,它们绝大多数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是感兴趣的卡通形象来呈现,不仅给学生更直观、形式多样地呈现学习内容,而且往往把需要学习的内容或者问题融入其中,起着一定的学习导向作用。主题图往往是从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和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趣味性,也对学生思维有一定的启发性,符合学生的学习层次需求,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就目前来看,其主要呈现这些特点。首先是形式新颖,传统的数学知识呈现主要是以数字、文字或者图形的形式出现,有些知识相对枯燥甚至抽象。而主题图以一种学生常见的形式出现,满足了低年级段学生好奇心的需求,同时也能够用直观的形式助力学生理解知识,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其次,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很多主题图就蕴含着需要学习的核心知识或者主干知识,这样给学生呈现既能够起到导学作用,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抓住重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最后,通过主题图能突出重点。一般来说,一个主要知识点就是一个主题图,个别知识涉及两个甚至三个,但是它们的呈现一定是有主题、有主线的,渗透着核心知识和重点知识,是有效辅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资源,一定要重视且合理应用。
   二、利用主题图辅助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主题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专家布鲁纳曾经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中的重要性。随着新理论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教学本身的认知程度也在深化,“学生中心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所以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也进一步明确了师生的角色和地位,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其作用是更好地辅助学生的学。所以,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课堂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核心学科,每周课时较多,虽然在低年级初始阶段的学习中主要是以计算为主,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难免会遇到困难,继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产生畏难等逃避心理。这时,刺激、调动学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教材中选取的主题图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且结合教材中的主题图我们可以顺势延伸,给学生呈现更多感兴趣的问题,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着手点。这也是符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其参与和思维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的要求,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也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二)借助主题图,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教材中选用的主题图,极具代表性且贴近学生实际,且当前的数学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图既是更直观地在给学生呈现数学知识,实际上也是在给学生用另外一种形式呈现知识,因此主题图本身也蕴含着数学知识,体现着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在主题图的情境中,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样学生学起来目的性会更强,也能够充分挖掘知识本身的内在含义,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问题。
   (三)借助主题图,有利于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1.利用教材中现有的图解决图文类的题目
   (1)解决单一图画的题目。低年级教材当中已经有了很丰富的图表,因此,我们运用图表进行教学的第一步就是運用好教材中现有的材料。教材里的图表我是以这样的方法来运用的:首先,根据漂亮的情景图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正确的决问题;其次,利用有用的信息以图表表征的形式呈现出来。面对丰富多彩的情景,多元化的信息,我们的学生往往找不出对问题解决有用的数学信息,这时我们就应该适时引导,以文字表征或图式表征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以后的解决问题学习中能依据这种方法很快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解决文字类的题目。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教材内的解决形式开始从单一的图画逐步过渡到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甚至有些题目只有文字,学生必须从文字里找出数学信息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刚刚接触这类问题时可能会有些许的不适应。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把文字信息帮助学生转换成图例信息,辅助学生理解。遇到这一类的题目,可以利用大括号图式来帮助学生解决。第一步就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图示,让学生在图示中寻找信息,找到题目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尝试找准着眼点;第二步,引导学生利用图示来寻找和选择正确的解答问题的策略,这样学生就知道如何下手进行解题。对比问题是这一学段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用对比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为比多少的解决问题一直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谁和谁比,谁多谁少,总是分不清,造成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误逻辑。如果从一开始教学时,教师就教给学生借助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通过图示表征出谁多谁少的表象和隐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原来的错误,并且从图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深刻体会到图示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多多少、少多少的题目所需要运用的方法有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2.利用画图区分加法、乘法解决的题目
   二年级在刚刚学会了乘法之后,大部分的学生在之后的解决问题当中都会不加思索地选择运用乘法去解决,这实际上是数学学习很大的误区,如果解决不好,一定会影响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因此,帮助学生区分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设计图式进行教学时,我们要注意把列出的图式尽可能地做到简便,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创设适合其探究的情境,而不能把图示设计得过于复杂,并且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进而进行细致的分析。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最后总结的时候要向学生总结画图的步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理解到的信息与问题,按照自己喜欢的图式画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优化图式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三、利用主题图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主题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进入教材后,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抓手,也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就像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在应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还存在着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甚至忽略主题图的情况。还有一些教师,对于主题图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解读不准确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这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提起注意。
   首先,仅停留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挖掘。一些教师仅仅是把它看成是新生事物,还是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具体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上,仅仅是稍有涉及即停止,并没有挖掘出其深刻的内涵,也没有以此为主线有效开展教学,造成和其他知识的脱节,不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其次,缺乏理性思考,出现曲解甚至随意改变。教材中的主题图,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巧妙设计的,它虽然表面上看是静态的,实际上在顺势的引导和延伸下,它可以呈现动态的变化,也可以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理性,随意进行嫁接,甚至进行曲解,这不仅发挥不了主题图的应有作用,还容易给学生学习、理解以及消化知识带来负面的影响。最后,应用缺乏变化,过于死板。主题图是丰富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需要我们灵活加以应用,巧妙进行设计,这前提就是要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
  四、结语
   总之,教育教学工作因为其面对群体的特殊性,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够墨守成规,而是要结合新课标、新课程的变化主动求变。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大量主题图为我们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新的资源和路径,需要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用心去钻研,深入体会和领悟,真正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开辟数学教学的新途径,进而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馬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3(8).
  [2]王红梅,黄红成.“数学图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1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