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障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现象已十分普遍,土地流转规模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农村土地流转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地制度的一种创新形式,极大提升了农村生产力,但却一直未能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对土地流转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0-006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自古以来,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对农民与农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土地经济方式曾发生多次转变。在改革开放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频率逐渐提高,并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1]。
   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在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1  土地流转损害农民权益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仍存在较多问题,无法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阻碍了我国农村事业的发展。
   首先,土地流转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村地区土地流转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管,加上地方相关部门过多干预,而对流转后的土地使用情况缺乏监管,造成土地流转后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
   其次,土地流转缺乏统一的平台和流程,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很多土地流转并没有正规的合同,仅以口头进行约定,造成土地流转率低,打击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再次,土地流转前后的产权不明确,常常导致流转后出现纠纷,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最后,农民流转土地后的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很多农民流转后无事可做,各种利益得不到保障。
  2  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策略
  2.1  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政府在土地流转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职能,为农民的合理权益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才能为农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对此,政府可分批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专家知识讲座、外出学习等教育活动,并鼓励其进行自主学习,确保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其次,政府要充分了解、尊重当地农民想法与主观意愿。在此前提下,对各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要求其积极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实现农地流转权利与政府权力相分离,避免出现纠纷问题。
   再次,政府应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监督力度。制定相关监督制度,要求监管人员严格按照制度展开工作。同时政府也应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监管工作中来,有效增强农地流转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与实效性,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最后,政府要基于工作人员及农民反映的具体情况,结合时代背景与可行性,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制度,为土地流转工作提供正确指导,保障农民合法权益[2]。
  2.2  构建服务平台,提高农地流转效率
   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还可构建农地流转中介组织与农地流转信息平台,为土地转出户与承租者之间搭建沟通的纽带与桥梁,减少农户发布农地流转信息产生的个人费用,提高流转率。其中,中介组织可起到为双方确定合理交易价格的作用。通过中介组织的评估与规范操作,可减少双方的经济损失,保障流转的公平公正性。
   信息平台的构建则可帮助农民更加准确、快捷地进行农地流转信息发布,并提供发达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市场要素与资源的相关信息,帮助农村土地流转相关工作人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浙江省绍兴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信托服务体系,其中县级是土地信托服务中心,而乡镇则为土地信托服务站,村级由经济合作社来承担。这些服务机构不仅帮助土地经营者论证了一些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还横向联系技术、物贷、信贷等,积极协调土地经营纠纷,使土地经营者、承包者与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均得到了有效保障,规范了农村土地的流转与运作[3]。
  2.3  理顺土地产权,践行自愿有偿原则
   从目前来看,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纠纷主要是由于土地产权不够明晰而引起,这也暴露了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为保障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就要提升土地产权的明晰度,即理顺农户承包经营权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权责界限与关系,并解决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之间的矛盾,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障。同时,还应利用相关法律来界定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职能,让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明确土地产权,严格遵循相关法律及政策的规定促进土地登记规范化,让土地产权产生法律效力。
  2.4  完善社保体系,扩展农民生存空间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一直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渐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配置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等,让土地不再承担社会保障功能,确保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保待遇。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积极派遣技术人员对农民开展更多专业技能培训,保证其有一技之长,为以后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选择,扩展其生存空间[4]。
   另外,政府還要根据土地流转问题建立专门的维权机构,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方面利益受损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与指导。定期对村民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其在流转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维权能力与意识,充分行使自身权力。
  3  结束语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形式。为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与监督职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社保体系,并加大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水平,从而为农村及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营造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桂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法律机制及流转模式研究——评《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流转和农民权益保障研究》[J].林产工业,2019,56(12):116.
  [2]马宁.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9(30):97-98.
  [3]陈鹏,吴雪松.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保障措施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4):130.
  [4]柴姣,柴苗苗.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4):55-59,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4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