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语境下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模型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顾生仓

  【摘要】基于新媒体平台组建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让成员在相对自由且功能强大的网络空间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方式的有益探索。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在新媒体语境下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模型构建需基于任务、互动、支持和整体等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6-0012-02
  【本文著录格式】顾生仓.新媒体语境下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模型构建研究[J].课外语文,2020,19(16):12-13.
  引言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大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早就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学习共同体的理念也从现实空间转移到虚拟空间。仍然期望把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已然不合时宜。但以往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又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成员互动不足和成员主体性弱等问题,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构建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为了创建富有价值的语文课外世界,保证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性,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技术优势,须从任务、互动、支持、整体等四个方面对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模型进行设计。
  一、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的设计原则
  (一)基于任务的设计:资源丰富,任务引领
  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海量信息的时代,学习势必更加自由。由于自身兴趣而学习的内部动机得到进一步激发,学习过程也更加轻松愉悦。学生的英语学习早就突破传统课堂,自主地听歌曲、看影视、阅读文学类书籍,也早已被验证是卓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方式。而在语文学习上,这些名为寓学于乐的方式,往往只被当作是单纯的消遣娱乐,毫无价值。这种差异固然与两种语言学习目标的不同有关,网络上海量资源信息和自由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弊端,也是语文学习迟迟不能大胆拥抱新媒体的原因。
  即使在英语学习中,也存在由于缺乏自觉性,网络自主学习最终变成娱乐追剧的问题。只娱乐不学习,再加上没有及时复习和后续的强化练习,实际上不能获得可靠的知识增长与能力提升。对于母语,学生的学习是更加自然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更不可能再通过一般地、盲目地观览通俗影视作品或大众文艺作品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新媒体语境下,固然要努力使学生有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多样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习动机,努力避免所教非所愿的情况,但也要避免陷入到超量碎片化资源的魔窟中不可自拔的情况。所以,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语文学习共同体的设计必须基于任务,以任务来统领学习。一方面,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社会热点材料和共同体成员所提供的材料;另一方面,要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在明确的教学框架下,发掘资源、把握资源、解析资源,完成既定任务,而非散漫随意式的影视欣赏或者材料分析讨论。基于这样的设计,使学习内容兼具开放性和复杂性,学习者既能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设真实情境,又能在任务的驱动下,相互交流、协作,在任务的共同解决过程中获得提升,并有可能促进新的问题或任务的生成,自然建构学习路径。
  (二)基于互动的设计:交互便捷,成员平等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信号覆盖无所不至,社交软件的不断升级优化,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阅读学习资源,也可以就相关专题及时做出反馈,学习者既是资源的索取者也是资源的提供者,人机交互与人际沟通更加便捷和自由。
  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模式也应适应新媒体语境的特点。在新媒体平台应用之前,学生主要依靠教师来获得知识,强调师道尊严和知识传承,师生关系不平等。而在新媒体网络中,学习者可以主动从网络平台获取资源,教师不再是学习者唯一的排他性的知识来源,师生关系更为平等。同时,生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传统课堂中,老师面对所有学生,属于一对多的中心散射式关系,学生存在感弱,同学之间的交互活动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而在新媒体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每位成员可以自主获取学习资源,并机会均等地参与活动,个体的独立意识得以培养,共享、协作的意识成为可能,在任务的驱动下,共同体成员之间最终呈现无中心或多中心的网络交互格局。
  有研究表明,在交往中完成的合作学习所具有的“共享性”和 “开放性”对人们记忆知识的影响巨大,与同学分享知识、合作实践时,学习的效果也更强。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模型构建,要适应新媒体网络平台学习的特点,适应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变局,一方面鼓励学生人机交互,自主性、独立性和个性化地去学习,另一方面要促进成员间的交互,建立以积极、平等的对话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
  (三)基于支持的设计:及时的支持,资源的支持,人际的支持
  首先,强大的新媒体平台也使共同体成员获得及时的支持成为可能,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进一步的保障。新媒体语境下的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模型构建,应该首先保证给成员及时的支持,以增强成员的积极性、归属感和获得感。
  其次,平台必须在学习者有所需时给予足量的认知资源和信息的支持,使成员的学习逻辑得到及时的重组和建构。学习共同体的资源不仅包括新媒体学习平台通过网络检索、整合而自动生成的学习资源,也应容纳由共同体成员自行整理上传并共享的个人学习笔记、心得等材料。平台的开放性功能设计,使教学资源更为丰富,且兼具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双重特点,可有效增强学生自主整理语文学习资源的意识和提高自主梳理语文知识的能力,且有助于营造网络学习共同体共同学习、乐于分享的良好氛围。
  最后,人际的支持。学习共同体成员本初有着共同的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愿景和目标,而传统网络平台因为缺少人际支持,无法给成员更好的方向感和归属感,最终走向名存实亡、人心离散的境地。在新媒体语境下的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应做好人际的支持。第一方面,给予成员方向上的支持,由教师贯彻执行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发现资源中的语文学习信息,促进学生知识积累,加速学生已获信息的交互,促进知识构建;第二方面,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支持,引导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对任务进行分析、调动学习策略、积极合作共享;第三方面,突破传统教学,更多考虑如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更加照顾成员的个体差异,努力给予成员更多个性化的支持。
  (四)基于整体的设计:衔接互动,整合学习
  新媒体平台下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以成员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以资源为支撑、以评价为调控的学习网络。如图1所示,成员在任务的驱动下出发,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的技术优势,找寻学习资源,构建知识系统,并与其他成员保持合作共享关系,共同参与学习實践活动,最后根据成员之间互动的结果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共同体成员进行评价,并将此作为以后学习任务选择的依据。
  任务需由成员努力完成,成员的表现也会对学习共同体的任务库起到丰富与改良的作用;活动不仅是成员所要参与的对象内容,同时要发挥对参与成员的激发作用;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习成员的评价,也可以是成员的自我评价,这些自我评价也是整体评价的参考内容。在这一整个流程中,成员在学习共同体的规范和约束下,形成任务、资源、活动和评价四条主要的互动信息流,各终端保持相对平衡。多个这样的学习流程相互衔接,构成完整并有梯度的学习链条。
  因此,基于新媒体语境的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应注重整体性,体现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教师、学生、资源、活动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生态系统;也要强调实事求是的整合观,体现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包含学习主体、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子系统在内的综合学习系统。
  二、结语
  构建新媒体语境下的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做好方向设计,使身处其中的学习者能更方便地在真实情境中发挥知识和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感受任务的现实意义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获得感,这无疑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呈领,闫莎莎,杨婷婷.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
  [2]关海娟.高中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6.
  附    注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课题名称:新媒体语境下构建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9-458)的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5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