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今社会的文学消费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形式,文学活动在表现内容与形式上并不是单纯的创作,更包括传播与消费。马克思主义将艺术产生与艺术交往根据哲学形式具体分化,并根据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来认识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现当代社会文学艺术产品的广泛化,造成文学消费的意识形态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与其他意识形态以及政治道德产生了分歧。
  关键词:精神产品;传播;哲学理念;文化
  一、文学消费的广义与狭义相对论
  文学消费不仅存在于文化产业,也存在于哲学理念当中,同时在哲学理念中具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文学层面上,对广义文化消费进行研究表明,人类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广义上指作为商品以印刷、出版等方式,满足人们的阅读、欣赏和消费。马克思曾在哲学层面上指出,广义的文学生产包含在狭义的生产过程之中,是消费、分配和流通的另一种表达,马克思另一层面则阐述了,文学是创作与发表,更是作家观念形态的物质载体。作家运用文字编写出自我思想内涵,并以文学生产供读者阅读,消费则是指读者的阅读。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哲学意识形态下的文化消费观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似乎文学消费同一般商品消费一样,变成了快节奏的消费品。
  二、文化层面认知体系的冲突
  从表面上来看,无论是狭义文学还是广义文学,在过去的社会形态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性。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哲学活动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作家创作出作品,产生一种观念形态,从而转化为成有利于读者消费的有利对象,作品形态变为广泛传播的文学书籍,例如马克思经济学手稿,马克思在文稿中论述了劳动实践对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伟大意义。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机械化生产的大规模复制与粘贴出现,人们的文学消费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消费观念和审美情趣的转型。19世纪中叶以后,人类科技水平逐渐提高,电子商业化时代开始逐渐发展,涌现出电影等文学消费形式。20世纪后期,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涌入,计算机娱乐文学消费品出现,由此可见,此类文化产业的发展均与人类的劳动技术成果息息相关。电子化时代,新的大众传播手段出现,我们需要回顾马克思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同时探究一些深层面的问题。人们根据马克思提出的生产与消费理论批判,结合我国的国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讨论依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文化消费与特定的社会民族及阶级利益,存在着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简言之,文学消费与接受就是文学生产者对于抽象的美的鉴赏。随着当今主流媒体的发展,人们认为文学消费和不是单纯的个人消遣,尽管它要经过大众媒介的传播,但是文化的结构具有独特的思想传播作用。文学的消费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性的影响,实质上传播是广大人民经济生活的需要。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意识的哲学形态
  在科学技术社会的冲击下,文学消费中的语言学与哲学,形成了一种辩证的关系。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对此有过预见性的说明,马克思指出,文化生产直接联系的是文化的消费,消费是最直接的生产。马克思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另一种中介的运动生产,始终是文化消费的,当文学创造出消费的文化材料之后,一旦文学的消费生产缺乏对象,就证明了生产的中止性。但是当文化消费也中介着文化生产时,消费与生产就能保持着平衡状态,正是文化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才会有文化产品在文化消费的最终地位。因为作家呕心沥血创造的优秀作品一旦缺少了文学层次的艺术修养、审美趣味以及精神追求的向往,得不到读者的共鸣,那文学的创作将变得一文不值。它也将与其他意识形态以及政治、道德等毫无牵连。因此,文学从来就不是纯粹的。文学消费作为一种潜意识的消费品,它将起着肯定性与批判性的社会关系,其中包含作家的背景地位、出版商以及文学文化管理机构规模的发展,这些内涵往往需通过文学产品的展示最终来被读者挖掘。而作家通过创作文学与读者进行深层次心灵的沟通,因而文化的生产需要一定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更需要作家借助内心的感受来表达出某种意识形态再次生产,它也因此存在弊端。文学创作的质量并非都是优秀的,于是影响了人们文学欣赏中的审美趣味。作者的初始目的在于将其日常感受形态表现于文学作品之中。就以作者通过思想传递的阶级或阶层意识形态,我们便可以观测出意识形态的再生产,无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还是在外国文学史里比比皆是。譬如在2000多年前,中国诗歌总集《诗经》里向读者传递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当今读者便可从中获取出当时社会统治秩序的内涵。又比如,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文艺生产与消费的高潮,实质上传播着与中世纪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新的人文主义意识形态;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则传播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意识形态观念,并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我们的文学消费存在着特定的意识观念形态,但当我们进行文学消费时,从中依旧能感受到隐性或显性的哲学意味。
  四、社会文学的消费与接受
  文学的消费等同于一般商品的消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中,文学艺术不仅具有商品的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具有认识与审美等精神属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文学产品属于一般商品的消费,同时提出文学的消费更是一种特殊商品的消费,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因此具有一般商品的消费与精神。它享受意识形态再生产的二重性质,因此马克思主张我们必须维护文学产品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消费的二重性的观点,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文学的消费之所以不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的消费,其理由充分体现于一般物品的生产是单纯地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文学的商品生产则满足于特殊的精神需求。因此,一般商品的发展及消费价值,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是相同的,然而文学产品的消费价值效果不尽相同。原因在于我们时常提到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文学消费者所支出的货币往往凝结在文学产品的劳动消耗体系中,尤其当伟大的作品所表达出不可重复的独创性,我们则很难运用其他文学产品取而代之。所以,文学产品的消费价值对于消费主体产生的效果不同。一般等价物的交换是严格按照劳动消耗进行的,而文学消费所支出的货币往往凝结于作家的思想之中,所蕴含的作家创造性劳动更难以等价,后者独特性的创造价值难以进行定量评估。同时,一般物质作为单纯的价值耗损品,其真正的使用价值随着消费有一个必然性的被淘汰过程,无论什么时代,无论物质产品的技术如何进步,最终都将被更加先进的产品取代。它们中个别的物品虽有可能转化成文物被博物馆收藏,但往往绝大数物品终将被消费领域淘汰。文学产品也存在淘汰的可能性,但是根据每个时代的发展,其优秀的文学产品会加以保留与颂扬。在中国,《诗经》、楚辞以及唐诗宋词仍然是人们所追求的文学艺术,西方文化中的古希腊神话、史诗和悲剧等至今也为人们所喜爱。尤此可见,真正的文学产品具有超时空性,是伟大的,经典的文学名著更具有价值增值性。文学产品的消费是一种商品的消费,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再创造,它要求消费者本人积极参与。倘若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那么,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文学消费的品格则更具有导向性。
  正因为文学消费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所以文学产品及其消费才会具有商业交换价值与审美价值、价值规律与艺术规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二重性的完美结合。当今社会,在不断满足人民在物质生活需求的情况下,我国新时代文学生产也开始了新的繁荣,促使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精神需求和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两者之间的发展也激发了艺术家努力进行艺术创作,不断提高艺术质量,创作出更优秀的文艺作品,满足读者大众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歌德.文学风格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2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