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20年中国大豆和玉米供求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的大背景下,多国出台了限制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同时蝗灾也可能导致全球粮食减产,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本文从粮食的供求结构出发,重点讨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稻米、小麦、玉米的高库存可以保障其充足供给。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容易受到国际粮食贸易波动影响,但中国大豆贸易条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从数量角度总体来看,2020年中国粮食供求总体平稳、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缺口;粮食贸易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埃及、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国相继出台了限制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同时国际蝗灾也可能导致全球粮食减产,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现阶段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19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301亿美元,其中进口1510亿美元、出口791亿美元。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的大背景下,本文将讨论2020年的中国粮食安全。
  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大豆、玉米、稻米、小麦四种。从贸易情况来看,中国是稻米和小麦的出口国,大豆和玉米的进口国,2019年稻米出口增速更是创下新高。从库存水平来看,小麦和稻米2019年期末库存/年消费分别为0.7和0.9,也就是说,即使在2020年产量为0、进口为0的情况下,小麦和稻米库存可以分别保障8.4个月和10.8个月的国内消费。因而2020年小麦和稻米的粮食安全可以得到保障,本文着重分析2020年中国大豆和玉米的粮食安全。
  本文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于4月4日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今年我国粮食种植意向面积稳中略增,目前夏粮长势较好、丰收有基础,春播进展总体顺利,粮食生产有了一个好的开局”,以及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黄季焜的调研结论“自2月25日全国贯彻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来,农业生产秩序就已得到较快的恢复”初步判断,2020年中国国内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小。因而,在以下的分析中,本文均假设2020年中国国内粮食产量不会出现过大波动。
  一、粮食安全分析:大豆
  (一)基本供求分析
  1.供给端。如图1、图2所示,1994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来小幅震荡,2019年大豆进口量为8800万吨。中国大豆期末库存自1994年来一路上扬,2019年期末库存为2173万吨。中国大豆产量总体稳定,2019年产量为1810万吨。中国大豆供给主要靠进口维持,大豆产量为进口的20%,目前库存为进口水平的23%。
  进口大豆数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南美和美国大豆价格相对低廉(图3)。2008年以来,中国国内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4033元/吨,而南美和美国进口大豆的到港成本分别为3693元/吨和3843元/吨。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美国和南美农业实现了大农场、机械化生产,而中国农业依旧以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为主,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因此,中国农产品长期不具备价格优势,被进口产品逐渐替代。
  2. 需求端。中国大豆需求端以大豆压榨为主,下游产品以豆粕(主要用于饲料)、豆油为主。大豆价格的波动将影响禽肉等副食品價格。中国大豆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供给缺口在-600万吨至400万吨之间(图5、图6)。
  从当期供给结构来看,中国大豆总需求的80%依靠进口维持(即9.6个月大豆需求),15%靠产量维持(即1.8个月大豆需求),余下的需求缺口靠库存调节,2019年大豆库存/总需求为20%(即库存可以维持2.4个月大豆需求)。假设2020年中国大豆产量和总需求不变,则2019年末大豆库存+2020年产量=4.2个月大豆需求,2020年余下的7.8个月的大豆需求靠进口维持。因而,只要2020年大豆进口能维持7.8个月大豆需求,2020年大豆粮食安全总体可以得到保障,7.8个月大豆需求约等于2019年进口水平的77%。
  (二)粮食安全分析
  根据上文分析,若要保障2020年大豆粮食安全,即2020年进口水平至少达到2019年进口水平的77%,则需要保障美国和巴西大豆进口的安全。由于巴西和美国的农业均实现了大农场、机械化运作,劳动密集度低,因而判断巴西和美国的粮食种植受疫情影响不大,2020年美国和巴西的大豆种植水平基本稳定。以下,我们重点考虑粮食的运输环节,我们通过中国主要港口的大豆库存来考察大豆的贸易安全(图7)。
  假设2020年港口通关速度与2019年保持一致,那么港口日平均库存可以当作进口量的代理指标,2020年至今的港口大豆日平均库存为609.3680万吨,2019年同期日平均库存为628.2439万吨,2020年港口日平均水平为去年同期水平的97%。因而,目前来看,大豆粮食安全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
  二、粮食安全分析:玉米
  (一)基本供求分析
  与大豆不同,中国玉米对外依存度低,2019年玉米进口量为700万吨,国内产量为2.6亿吨(图8)。
  与中国大豆需求类似,中国玉米主要用于饲料消费。2019年期末玉米库存水平是2019年总消费的71%(即保障6.3个月的国内玉米需求),因而目前玉米库存充足(图9)。
  (二)粮食安全分析
  中国的玉米需求缺口,历史最高水平为1500万吨,远低于2019年期末库存(图10)。在最悲观的情景设定下:如果2020年中国玉米进口量为零,产量和需求维持不变,则2020年的需求缺口(2019年消费-2019年产量)最多为1823万吨,而2019年玉米期末库存为1.99亿吨,足以保障中国玉米的自给自足。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大背景下,本文从粮食的供求结构出发,分析了2020年的中国粮食安全,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中国稻米、小麦、玉米的高库存可以保障2020年稻米、小麦、玉米的充足供给。
  其次,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最容易受到国际粮食贸易波动影响。根据本文的测算,只要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能维持7.8个月国内大豆需求,2020年大豆粮食安全从数量上可以得到保障。7.8个月大豆需求约等于2019年进口水平的77%。从港口库存数据来看,截至4月7日,2020年中国港口大豆日平均库存水平为去年同期水平的97%。因而,目前来看,中国大豆贸易条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
  从数量角度总体来看,2020年中国粮食总体平稳、安全。
  根据以上分析,中国粮食安全总体来说问题不大,但也应予以密切关注。粮食是民生的核心问题,为确保不出意外,目前中国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核查库存情况。以上结论的前提之一是库存数据是真实的。因此,应该认真核查库存数据,确保数据无误、粮食质量有保证。主要核查国家储备粮的情况,确保库存数据准确无误,库存粮食质量完好。同时,可以间接估算民间库存情况,主要是农民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库存情况;在核查库存的过程中,应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第二,确保粮食耕种面积。本季粮食耕种面积已经难以调整,但要确保下一季粮食耕种面积。尽管历年来全国贯彻执行18万亿亩耕地红线政策,但是,实际上近年来全国粮食耕种面积呈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70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95万公顷;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06.4万公顷,比2018年减少97.5万公顷,下降0.8%。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784.7万公顷,更是比2018年减少182.4万公顷,下降1.8%。
  第三,提高粮食收购价及保护价,通过市场价格信号保证农民收入及种粮积极性。以中国大豆提高收购价政策调整为例,2014年后中国对大豆的收购政策由之前的低收购价改为价补分离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2017年后,又将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调整为大豆市场价格。这有利于中国国内的大豆生产者根据价格信号,随行就市生产大豆。以提高收购价和保护价促进粮食生产,效果要好于按耕种面积补贴。按耕种面积补贴可能会导致骗补,更重要的是导致虚报耕种面积,影响决策层对实际粮食产量数据的把握,可能形成决策偏差。
  第四,适当限制糧食出口。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0》,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到2020年底,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将增至2.65亿,比2019年增加1.3亿。中国应以保障国内粮食需求为首要目标,适当限制粮食出口。
  第五,拓宽国际市场粮食购买渠道,保证粮食进口。目前中国粮食进口来源国太过集中,以大豆为例,巴西、美国是中国两大主要大豆进口国,两国大豆进口量占到中国全部大豆进口的95%。特别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粮食进口来源国太过集中不利于分散风险。
  第六,警惕国际粮价波动往国内传播。根据以往经验,本文考虑的四种粮食(玉米、小麦、稻米、大豆)中,玉米的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小麦、稻米的国内现价更多受到国内供需关系的影响,与国际市场供需关联性较低,而受到大豆收购政策调整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国内大豆现货价格与国际期货价格相关性不显著。但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非洲蝗灾蔓延的特殊情况下,国际粮食短缺极有可能通过国际市场价格渠道影响到中国国内粮食价格。应密切关注国际粮价。国际粮价波动可能传导到中国国内,如果粮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粮价上升对社会的影响远远大于猪肉价格上升的影响,要吸取近近年猪肉价格上涨的教训。
  第七,居安思危,即使判断粮食安全和粮食价格不成问题,也要就极端情况的出现做好预案,以免到时措手不及。粮食问题是国家的生命线,轻忽不得。
  (*苏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纪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责任编辑:王艺璇)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that COVID-19 spread across the globe, many countries have introduced policies to restrict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Meanwhile, the international locust disaster may also lead to the reduction of global food production. Therefore, China's food security problem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ga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China's food security in the fu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of food. It is found that the high stock of rice, wheat and corn in China can guarantee the sufficient supply of rice, wheat and corn. Although China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soybean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vulnerable to fluctuations in international grain trade, the trade terms of soybean in China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epidemic situation. In terms of quantity, China's grain will be stable and safe in 2020.
  Keywords: Food Security; Agricultural Product Import and Export; Agricultural Product Gap; Grain Trad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2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