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小学德育路径新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旭华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基础作用显得空前重要。[1]本文将以惠州市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和美教育”下的德育路径为例,试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小学德育路径的探索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立德树人 小学德育 德育教育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小学德育以其具有基础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要拓展德育阵地,拓宽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充分作用,切实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基于此,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作为一所于2016年新开办的公办学校,在办学之初就确立了“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提出“和美”气质教育,着力“一训三风”建设,以培育具有“怀敬心、存大爱、勇担当、乐创造、懂礼规、善合作、强身心、兴雅趣”八大核心素养的“和美学子”为抓手,开展育人实践。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夯实学校德育常规工作,创新育人方式,提高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和美教育”指导下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路径。
  一、养成教育常规化
  养成教育是德育的根基。[2]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首。学校坚持养成教育“五步走”,扎实推进养成教育常规化。
  一是录制《一日常规》视频。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学校将学生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日常拍摄成微电影,每学年开学初组织一年级新生、新转入学生及家长观看。视频直观展示了学生一天从在家晨起到进入校园,从步入教室到课间如厕、玩耍,从课堂学习到卫生劳动等方方面面。
  二是录制校园劳动系列小视频。为培养学生的校园劳动能力,学校将如何扫地、如何拖地、如何擦黑板等校园劳动项目拍摄成系列视频供学生学习,让学生的校园劳动有标可循、有标可依。
  三是创编《上下课礼仪》及“双姿四操”。为规范学生的课堂礼仪,学校创编了朗朗上口的《上下课礼仪》诗歌,在上课、下课铃声响后,学生跟随广播播放的《上下课礼仪》边念边按要求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和牢记课间要求;为了规范学生的坐姿和执笔,学校创编了“双姿四操”(《坐姿操》《执笔操》《执笔放松操》《指部松按练习操》),每天午写时间安排专兼职书法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双姿四操”训练。
  四是进行集会、路队训练。学校按照“集会快、静、齐,行进中抬头挺胸跟着音乐节奏迈步走”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集会、路队训练,严格规范学生的走姿及各班的行进路线,做到上学时有序排队进入校园,放学时各班排着路队有序出校门,到指定区域等候家长接送。
  五是进行红领巾佩戴、敬队礼及唱国歌训练。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和学校少先队组织建设,学校把红领巾佩戴、敬队礼及唱国歌也纳入常规训练,每学期按计划组织红领巾佩戴比赛、敬队礼比赛及唱国歌比赛。
  二、主题教育系列化
  主题教育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学校根据德育课程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做好规划设计,确立每周一小主题,每月一大主题,形成序列,循序开展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等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以“向国旗敬礼”“中国梦”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为内容的爱国教育系列;以“洒扫应对”和“劳动光荣”等主题为内容的养成教育系列;以“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和“认星争优”等主题为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系列;以“中华经典诵读”和“优秀童谣传唱”等主题为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系列;以“禁毒从我做起”和“法治进校园”等主题为内容的法治教育系列;以人际交往、挫折教育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等。
  二是紧紧围绕学校“和美教育”办学理念,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三礼三节”(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活动系列,让“三礼三节”成为培育学生“八大核心素养”的抓手及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实践教育多样化
  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根据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科学课等学科特点,组织师生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一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每学年组织师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組织学生到德育实践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每学期开展至少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二是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学校因地制宜在校园里开辟了劳动种植基地,让学生亲自参与种植,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感受劳动的快乐。此外,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学校组织编写了针对少先队员校外教育活动、基地指导用书——《行走在农历的田垄上》校本教材,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建章立制、认真实施、科学考核、严密管理等措施,保障劳动教育的质量,提升育人实效。
  四、艺体教育特色化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充分发挥艺体学科的育人功能,确立以书法、跳绳、葫芦丝、美术创作为特色的艺体特色教育,以多维艺体特色教育活动助推德育取得新实效。
  一是开展书法特色教育。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学校深入挖掘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创编“双姿四操”,以直观明了、简单易学的方式规范学生的坐姿和执笔。学校每天开展十分钟午间练字,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同时组建书法兴趣社团,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学生书法兴趣特长,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童心。   二是开展跳绳特色教育。跳绳具有不受场地限制和天气影响的特点,非常适合小学生。学校通过开设跳绳课、开展跳绳培训、成立学校跳绳队等,将跳绳项目作为立德树人的一个切入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是开展葫芦丝、绿色美術等特色教育。学校重视音乐、美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熏陶。在三至五年级每周每班开设一节葫芦丝课,让学生在掌握葫芦丝吹奏技巧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美术教育则以“绿色创作”为理念,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物进行环保改造,变废为宝,装饰环境,美化生活。
  五、家校合作专业化
  家校合作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保障。学校注重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将帮助和支持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当中。
  一是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学校成立了校班两级家委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监督,及时了解学校工作动态,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拓宽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渠道,组建了家长志愿服务队,让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大型活动的组织管理及后勤保障;成立了家长护学岗,为学生筑起平安的上学放学路。此外,家长还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工作,在家长的参与下,各班班级文化各有特色。
  二是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学校认真召开好每一次家长会,抓好每一次家长学校的集体培训工作。通过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法律专业人士,邀请政府职能部门相关人士,或由学校领导、老师等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安全、法律、卫生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做到有主题、有目的、有成效,切实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三是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为了充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常态化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进亲子感情,学校引进了亲子阅读课堂;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学校开展了书法大讲堂等等。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隐性的工作,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使命,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坚持和体现基础性原则,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引,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王虹.构建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德育实施机制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4).
  [2] 余真理.养成教育,德育的根基[J].教育科学,2016(12).
  [3] 何庆余.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的最佳途径[J].中学时代,20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0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