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当下畅销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诗亚

  【摘要】在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的过程中,现阶段缺乏对当下畅销类小说的有效阅读指导。针对小说文本,大多教师仍然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学生对此已经疲乏,潜意识中会抵触文本,所以本文试图打破以往小说阅读的教学模式,以畅销类外国小说巴克曼的《外婆的道歉信》一书为例,从构建一个探究数字“7”文化内涵的脚手架,寻求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突破口,以层层推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等几个方面,探究当下畅销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畅销类小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8-0011-02
  【本文著录格式】高诗亚.探究当下畅销小说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以《外婆的道歉信》为例[J].课外语文,2020,19(18):11-12.
  近年来,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入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整本书阅读”成为课改热点。而在推进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多以传统经典名著为课例,较少出现外国名著,尤其是當下畅销类的外国小说。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很多当下畅销类的外国小说涌入国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基于学情考虑,教师在推荐书目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一些时下畅销书也上了学生的推荐书单。但学生在如何阅读此类畅销书方面缺乏建设性和有效性指导。针对小说文本,大多教师仍然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学生对此已经疲乏,潜意识中会抵触文本,思维仍然会局限在答题的套路中,所以本文试图打破以往小说阅读的教学模式,以畅销类外国小说瑞典作家巴克曼的《外婆的道歉信》一书为例,探究当下畅销类整本书小说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以西方文化中数字“7”为脚手架,寻找阅读的突破口
  阅读的突破口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领会文本主旨和情感的至关重要的切入点。阅读《外婆的道歉信》一书,笔者发现这本书中多次出现了数字“7”,构成了西方文化中特有的数字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7”是一个使用频率比较高且最神圣的数字,有着丰富的神秘寓意,它象征着吉利。“无论是在古希腊神话中还是在基督教思想体系中, 数字‘7’都代表着掌管创世的法则的神圣力量。”除此以外,西方文化中还常用数字“7”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等。种种迹象表明数字“7”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强烈的神秘色彩,而瑞典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深受数字“7”文化的影响。带着这样的认知,引导学生关注“7”文化中的内涵在文本中的体现。同时,因为探究“7”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学生能够快速走入文本。
  二、以“七封道歉信”为线索,突出阅读内容的整体性
  整本书阅读的提出是相对碎片化阅读而言的,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该突出阅读内容的整体性。而文本中涉及到“7”的内容点比较多且杂,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章的内容,笔者试着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线索,即爱莎帮助外婆送的七封道歉信。
  随着七封道歉信的送达,故事也走向了终结。笔者可以依此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七封道歉信分别是送给谁的?外婆为什么要向他们道歉?外婆为什么选择死后让爱莎替她送道歉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文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说的作者巴克曼选择以爱莎的视角呈现故事,而故事中的外婆以寻宝的方式指引着爱莎勇敢地走进陌生邻居的生活,这种第三人称的视角客观真实,学生有着强烈的代入感,跟随爱莎的脚步一步步走入文本。爱莎在外婆离世后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将第一封道歉信送给爱莎眼中的怪物。爱莎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和怪物的交流,了解了现实中的怪物其实就是外婆故事中的狼心。在成功送达道歉信的过程中,爱莎重新认识了狼心,并理解了外婆曾经说过的:不是所有怪物一开始就是怪物。爱莎发现有些曾经让她恐惧的人也并不可怕,她开始慢慢走出自闭。
  在送信的过程中,爱莎有过开心,也有过难过,更想过退缩和放弃,但想着那是她最爱的外婆交代的任务,她只能一步步向前,完成任务。通过对这栋外婆留下的房子的邻居的认识,爱莎渐渐学会了理解和原谅,也渐渐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而理解了外婆让自己送道歉信的良苦用心,并慢慢接受外婆的死亡。
  七封道歉信描写的是七种心灵创伤。曾经被爱莎拒之门外、被称为怪物的这些邻居,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战争、灾害等遗留下来的阴影,“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和创伤记忆”。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作家巴克曼细腻的笔触描绘的人生中常见的七种隐痛式的悲哀,以及这种隐痛的背后所隐藏的一种淡淡的温情,即每一个心有创伤的人都能理解和宽容别人的不可理喻的行为。
  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对笔者开始时提出的三个问题基本能够解决,至此,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和了解,并初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三、以“七岁年龄特征”为关注点,拓宽阅读思维的角度
  一本内涵丰富的小说,必定有着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内容。学生通过七封道歉信领会了战争和灾难给人留下的七种心灵创伤这一主题,但这一小说不仅仅局限于此,有人评价这还是一部教育类小说。因为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外婆为了帮助敏感脆弱的外孙女走出自闭孤独的世界,在自己去世后通过让她给自己送道歉信的方式,从而使其了解周围的人,融入现实、彼此守护的故事。值得关注的是故事的主人公爱莎七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作者将故事主人公爱莎的年龄写成七岁呢?作者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学生很快便达成一致见解,认为这是作者刻意编排的。那么作者选择七岁这个年龄有什么用意?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入手找典型细节,尤其是“反常”处。七岁的爱莎能够熟练地运用维基百科,那是因为她自闭,有了疑问她不像一般的孩子去询问大人而是选择网络百科。同时,七岁的爱莎具有很强的情绪调控能力,即使是面对外婆即将永远离开自己,她依然假装自己不知此事(因为外婆不想她知道)。这些“反常”的地方是七岁爱莎的行为感知表现,该如何理解?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解释。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了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岁初步拥有了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区分辨别周围人的真假情绪以及调节自己的情绪等,所以作者选择七岁是合理的,而爱莎身上过度成熟的能力特点是为了更加衬托出她的自闭和孤独,而这显然又是刻意的。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本应该天真活泼、乐观开朗,却因为不合群等原因是如此的孤独无助和悲伤。作者通过这一社会性认知的隐含对比,从而突出了爱莎内心深处的脆弱。   七岁这个年龄的选择不仅仅在表现爱莎这个人物的“反常”化,还与故事中另一重要的人物——外婆有着紧密的关联。七十七岁的外婆跟爱莎一样,同样是一位与自己的年龄不“相称”的老人,但她的性格却跟爱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正如人们对她的评价是“活泼”。其实,外婆只是试图以这种活泼的方式使爱莎走出孤独和自闭。例如当外婆知道爱莎在学校被欺负时,外婆并没有用话语去安慰爱莎,而是载着爱莎闯进一家动物园和朝警察扔屎球,这一系列反常的行为只是为了爱莎忘记白天在学校里的伤心。外婆以极尽活泼的方式认真地扮演着爱莎的超级英雄,并以骑士自居,以须尽责任为要求,一步一步引导爱莎在自己离世后以给身边人送道歉信的方式去了解周围的人,试图使其融入现实生活,从而走出自闭,远离孤独。
  对主人公爱莎年龄的解读和对七十七岁外婆的“反常”化分析,从细节解读文本主题,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这更有助于学生对整本书主题的理解,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宽度。
  四、以“七个童话王国”为内核,走向阅读思维的纵深处
  围绕七封道歉信,笔者引领学生看到了七种心灵创伤,并且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主人公爱莎年龄特征的意义,面对如此悲伤的人,怎么办?小说的作者是否任由其悲惨下去?有无给出解决方法?而这将是作者写作这部小说最想传达给世人的,这也是小说文本深处的内核,即不眠大陆上七个童话王国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从文本学生会发现不眠大陆是外婆给爱莎建构的一个童话王国。在这个不眠大陆上,她不再害怕被父母遗弃。她和外婆勇敢地战斗着,守护着自己的秘密王国。其实在外婆没有去世时不眠大陆只有六个王国:密阿玛斯、密莫瓦斯、密瑞瓦斯、密普洛瑞斯、密巴塔洛斯、密奥达卡斯,它们分别象征着:我爱、我舞、我梦、我哀、我战斗、我敢。这些象征意义分别代表着邻居的某个特性,同时外婆营造的这些王国品质也是对爱莎的一种教导和期望。外婆希望爱莎学会爱,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并敢于為之奋斗,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保护城堡。而随着爱莎勇敢地闯进邻居的生活中,一度受到创伤的邻居,也慢慢打开心结,与单纯聪明同样脆弱悲伤的爱莎一起守护城堡。并且共同建立第七个王国——密帕多内斯:我原谅。每一个内心悲伤的人都试图去原谅,重新生活。
  不眠大陆是人生的一个巨大的现实隐喻,它守护着每一个善良的人内心的秘密。而七个童话王国所代表的七种象征意义是人生中我们需要学会拥有的七种品质和能力。
  通过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隐喻性意义的分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了文本深处,也深刻理解了小说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同时也加深了阅读的体验和经验,拓展了阅读的思维深度。
  本文重在构建一个探究数字“7”文化内涵的脚手架,寻求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突破口,带着层层推进的问题阅读文本,深入文本内核,试图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鉴赏和探究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极大的阅读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宏峰,孙淑玲.归于和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数字意象[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2]白鸽.爱与守护的另类书写——评《外婆的道歉信》[J].出版广角,201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5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