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廖小玲
【摘要】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各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阅读主要有单篇阅读和多篇阅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对课本文本的单篇精读,通过精讲来实现教学目标。近些年来,群文阅读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开始得到推广实践。下文主要阐述群文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开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87-02
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将数量不等的一些文章成批量的阅读,阅读的最佳效果就是让读者能够读懂作者的内心。针对同类型的文章挑选几篇文章,在阅读之前先预备几个问题,阅读过程中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探讨,可寻求某种程度上的共识。所以,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理念,传授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思路以达到阅读教学之目标。在理解品味文章之余,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的基础是从单一阅读进行发展的,所以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以篇概全,以点到面的阅读思路,并更好的体现出群文阅读的优势。
一、培养兴趣
群文阅读教学应该首先重视恰当组材(即按照一定形式,把与一个主题相关联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以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供质量保障。因此,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群文阅读组材应讲究技巧。文章如果是文学性的,教师可以按文章主题进行组合。如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可以把《大卫》、《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組在一起;以祖国美景为主题,可以把《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黄山记》、《石林》等组在一起。教师还可按文章“线索”进行组合。如以“作者”为线索,可以把李白诗歌(如《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进行组合;以“人文主题”为线索,可以把友情类文章组在一起;以“观点”为线索,可以把同一观点文章聚在一起。由此观之,教师只有巧妙地把与同一主题相关联的几篇文章组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围绕议题实施群文阅读教学。
二、注重阅读的结构性
小学阶段由于教材做到了精致化,但在一些相关主题的丰富就比较限制。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一些有针对性的文章进行归类,将其与教材中文章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以达到开拓学生的知识丰富性。在搜集文章时,可让一些学生把自己比较有心得的文章分享出来,让同学们一起思考品味,并将一些有价值的感情分享出来。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七律·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红军长征苦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从而对祖国产生无比的热爱。这篇文章讲的是毛泽东时代的艰苦奋斗之路。教师可以找到一些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分组阅读。例如:《过草地》《忆秦娥·娄山关》这一类的文章。《忆秦娥·娄山关》的作者是毛泽东,这首诗着重描写了红军长征必须经过贵州省娄山关这一事实。这里的战斗,对于红军来说,无疑是一场生死之战,但是对于红军来说,即使山是铁一样的他们也会毫不动摇地继续前进。
三、打造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
小学生刚步入校园不久,他们脑海中的课堂意识还不够强烈,对于知识的学习也远不够系统。在带领学生们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和构建知识框架时,小学语文教师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们应当严格要求课堂质量,严谨认真地对待孩子们的学习状况。
但是,怀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并不意味着要让课堂气氛变得一板一眼,教师们应着力于打造轻松课堂,让学生们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态去接受语文阅读,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弱学生们对于课堂的抵触。走出刻板的传统教学其实并不难,譬如在学习《夸父追日》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引入方式可以是一起看夸父追日的动画,让学生们对课文整体的故事框架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然后再对课文的细节和写作方法进行拆分讲解。首先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明白故事的基本框架有助于学生们对中心思想更加正确的解读,同时教师们可以列举其他的同类型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让学生们感兴趣的同时扩展同学们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好奇心才能让他们将阅读付诸实际行动,提高学生们阅读的主动性和持久性。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利用群文阅读,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的阅读教学方法。当然,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教学时间有限,阅读内容选择困难,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高,对学生阅读热情不足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实际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优化小组阅读教学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乐于阅读和享受学习。
参考文献:
[1]陆冬梅.试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J]. 教育艺术,2018(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7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