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德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鸳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20)13-0070-02
  一、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现状
  千年大计,教育先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科技日新月异,大学扩招,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事业的规模与结构已然发生巨大质变。但是,意识的变革与物质的发展未必能够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则提出了针对中学道德改革的这一艰巨任务。
  1.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环境变化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使得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这些外在环境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例如,多元的文化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解放,使得学生开始去正视并且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这些环境也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一定挑战。例如,经济价值、金钱效应被中学生过分夸大,信仰观念淡薄。重新审视和思考道德教育,思考我国学校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国家、民族的伦理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
  2.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观念变化
  道德作为文化现象,是人区别于动物而有要求过有秩序、有意义的社会生活的一种人文创造。[1]判断一个学生是否有道德,依据的就是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表达出来的不同的自我认知、社会行为和情感态度等。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其核心由原本的“政治化”到“去政治化”,由原本的“社会需求”转变为“个人需求”。综上所述,在道德教育的观念上,亦迫切需要调整改革。
  3.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模式变化
  中小学的改革热潮,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由最初的“愉快教育”,到“情景教育”,再到90年代的“和谐教育”“美的教育”到后来的“素质教育”。由此而见,当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道德价值,也不断从具体目标、内容等教学模式上,正在发生或深或浅的改变。例如,自由、平等、关爱、尊重、诚信等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和主张越来越得到认同。
  二、学校道德教育遵循的原则
  1.教育的目的——培养完整的人
  近年来,道德教育的改革始终伴随着完整人的讨论。工业化时代下,批量培养专业技能者的教育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两目的之间的矛盾亦始终存在。“学校必须是有教育意义的,因此它们必须成为我们弄清楚如何实现人道、亲切、优美等学校和社会中通常缺乏的价值观的主要基地之一”。[2]
  完整的人是以品德发展为内核基础的。将学生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然的过程中,品德发展支撑着学生的完整性。针对学校的功能认知,在日趋生活化的中学教学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的教育潜能,坚守培养完整的人的使命。
  2.教育的实质——打好品德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应立足于学生的品德基础,丰富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
  首先,义务教育阶段是打好道德品格的基础学段。青少年面对外来环境的各种影响,学生正初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系统,此时基础品德教育是比较容易植入并且可收获成效的。其次,义务教育阶段是遵循道德品格培养的主场地。学生的价值观念不仅是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也影响其自身与外在世界的协调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层面,针对不同的学龄层次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不同的排序,亦是目前义务教育学校亟需落实的方向。
  3.教育的落实——提供物质支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可教育性,就是人的“可接受教育的能力”。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学生可接受教育的能力就是中学教育的核心人物,学校应为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提供相应的物质支持。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个体出发,道德教育应注重学生的生活,耐心、细心并严谨地支持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的赞许、鼓励等,促成学生道德成长。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道德教育的落实中应该提供的物质支持,就是落实好校园的文化利用。“文化育人”,以文化引领中学发展,走出一条个性发展、特色办学之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校园景观方面可以创新,从绿植设置、教学楼宣传标语方面都可以引导学生爱惜校园;在班级文化布置方面着重班级精神面貌,体现任课班主任以及教师、学生的集体智慧。
  三、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方向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义务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其调整的重心不在于教学实践的转型,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自身的道德自觉。
  1.关注学生主体,注重生活实践
  有效的道德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身的有意义的道德学习基础上。在如今大众传媒高度普及的今天,青少年可以从现实及虚拟世界中获得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正视学生主体,以学生“不断成长的学习者”为中心开展德育工作。
  首先,充分挖掘中学生的道德学习潜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德育工作的主体,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在过去的诸多研究中,我们将中学的道德教育定义为“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3]。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教育者是中学德育工作应该改变的认知点。
  其次,全面构建中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有意义的道德教育要求学校“帮助学生像构造艺术品那样构造生活”[4]。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校园环境、服务管理等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生活素材并给予力量支撑。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有意识地筛选外界的社会信息,优化校内教育请将,将核心价值观的品格教育分散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2.重视学生情感,培育情感体验
  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知识基础。在“道德知识”和“关于道德的知识”中,学校应有意识进行划分。首先,道德知识类似于常识教育,有具体的学科知识体系。因此这一部分的知识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落实到位。其次,“关于道德的知识”的落实,这一工作需要在中学生的反复认知、重复感受和不断实践中方可落实。在这一环节中,中学德育工作需要注重学生情绪和情感机制的运用,重点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下能够做出有道德性的行为决策。
  3.把握交流方式,推动代际沟通
  中学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注重传统教育中的三大主导方式:教导教育、榜样教育和规约教育。在中学的道德教育中强调道德价值选择是有条件、有基础的,这种基础,就需要师生是双向互动和代际交往。
  首先,引导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系统尚在完备过程中,他们在面临实际情境中难免遇到价值对立和价值选择的困难。此时学校道德教育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即通过两代人的经验对话、体验教学来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对错,做出正确的选择。其次,榜样教育。作为敏感的观察者和模仿者,青少年自身是非常具有学习主动性的。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榜样影响中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灌输。再次,规约教育。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生难免做出不恰当的价值选择。这时候,学校在道德教育开展中应该为学生划定一定的规则和界限,引导学生在行动后做出自身的反思,理性的批判和彼此的理解。
   结语
  中学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生成式教育,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去获取道德经验与智慧。中学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尊重式的教育,这种形式从起源上就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而是追求师生双方,学校与社会的共同进步的文化生态工程。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克里夫·贝克,戚万学等译.《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3]朱小蔓.《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中学教育学刊》,2004
  [4]欧内斯特·L·博耶,涂艳国,方彤译.《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7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