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落实实战化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诣 李莉 邱琨
【摘要】本文结合《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军人思法课”)课程特点,总结课程落实实战化教学改革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潜艇生长干部 实战化教学 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69-01
一、突出宣传潜艇英模引领职业道德的作用
学习潜艇英雄模范是鲜活的价值观教育。潜艇部队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涌现了蔡一清、孟兆旭等战斗英雄,诞生了华明、易辉等练兵备战先锋模范,都为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英雄模范是“鲜活的价值观”,以忠诚观、理想观、法治观、国家观、道德观为重点的“军人思法课”的落脚点是价值观的培育,而价值观的培育不僅需要通过政治原理讲授提高学员的思辨水平和思想境界,同时需要具体的道德示范,学员通过学习潜艇部队英雄模范事迹可以帮助其达到向上向善、知行合一的目的。
学习潜艇英模是鲜活的职业发展规划教育。英模人物的潜艇工作经历极易感染学员,有利于学员崇敬先进人物,模仿先进人物,促进学员摆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形成献身潜艇事业的伟大职业理想。而且通过了解潜艇英模在高温、高湿、高压、高危的恶劣职业环境中的创业经历,帮助学员辩证思考幸福、苦乐、生死、得失、顺逆等重大问题,为学员今后克服职业发展中各种困难打下预防针,为学员坚持从事潜艇事业打下强心剂,促进学员辩证对待人生矛盾,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献身潜艇事业。
二、突出弘扬潜艇精神传承潜艇基因的作用
进行有潜艇特色的战斗精神教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等精神是潜艇精神的红色基因,结合“提振当代革命军人精气神”授课主题,强调潜艇精神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在潜艇职业中的精神延续,是潜艇官兵基于爱国热情与民族感情,在战斗、训练中意志品质、必胜信心、战斗作风、心理素质和纪律观念的集中体现。
进行有潜艇特色的价值观教育。结合“人生的青春之问”授课主题讲授人生环境与人生价值的辨证关系突出艰苦环境对潜艇官兵的砥砺作用;讲授价值衡量、人生追求突出潜艇官兵以无私奉献为人生价值尺度,以“得其大者而兼其小”为价值衡量原则;讲授辨证对待人生矛盾、端正人生态度,强调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潜艇官兵的政治本色、生活准则、工作作风、利益观念、精神状态、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进行有潜艇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潜艇职业道德是潜艇官兵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潜艇职业是军人职业的一种,因此符合军人职业道德的共性特征,与“听党指挥、爱国奉献、爱军习武、尊干爱兵、严守纪律、坚守气节、艰苦奋斗、文明礼貌”的军人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相一致。但是潜艇职业道德又有其特征,潜艇职业“百人共操一杆枪”,更加注重培养团结协作的工作方法,更加注重形成尊干爱兵的和谐人际关系;潜艇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更加要求潜艇官兵尤其是指挥员发挥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潜艇工作的保密程度高、出海时间长,更加需要潜艇官兵自觉做到舍小家为大家,为潜艇事业无私奉献。
三、突出讲授潜艇备战训练培育战斗精神的作用
学习潜艇备战训练事迹确立战斗力标准。随着潜艇部队实战化训练程度越来越高,任务多、时间长、强度大、难度高成为训练常态,通过学习潜艇备战训练事迹,启发学员树立战斗力标准,从学员阶段开始把训练当实战,坚持仗怎么打兵怎么练,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自己。
学习潜艇备战训练事迹砥砺血性担当。实战化训练没有剧本可寻,训练环境复杂多变,同时实战化训练坚持问题导向,“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因此突发情况出现的概率大幅增加,危难险情发生的可能也大量增加。学员通过学习备战训练事迹可以预先感受训练环境,增强问题处置意识,提高心理应对水平,加强团队精神,提升战场适应能力。
学习潜艇备战训练事迹激发创新精武精神。潜艇部队战法创新快、新技术应用快、装备升级快,学员通过学习潜艇参加演习、参与护航、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感性认识不同作战对手、作战环境、作战样式以帮助学员养成创新思维,初步树立岗位创新的自觉意识,夯实创新基础。同时,通过分析潜艇部队实战化训练问题,帮助学员寻找创新突破点,激发学员创新动力。潜艇部队新型作战样式、新型作战力量和新装备广泛运用,日益需要对战争基本形态、主导因素、制胜关键、必备能力等规律深化认识,作为潜艇军官必须面向实战化需求进行创新,“军人思法课”提供初步了解实战化训练环境、实战化训练技术的平台,通过介绍信息化、一体化、精确打击、联合作战等潜艇训练备战事迹,帮助学员养成面向潜艇实战化训练需要的创新思维。
四、突出结合潜艇涉法问题培养法治思维
从教学内容上看,“军人思法课”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以道德教育为主,一部分以法律教育为主,因此一方面针对学员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另一方面也针对法律问题进行法治观教育,引导学员全面提高法治素养。在法治观教育方面,按照教材与大纲要求,依循基本理论→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道路→法治素养的基本逻辑,设定了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二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四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五是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六是培养法治思维,七是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可以看出,课程关于法律教育的落脚点就是培养学员形成法治思维,而法治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学员的职业环境,也不能脱离思维培养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培养学员的法治思维必须紧密结合潜艇职业背景,帮助学员在今后实践中尤其是职业发展过程中自觉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有步骤的培养法治思维,首先培养学员对法律治理方式的确信即法理思维,再进一步培养学员对法律制度规章和权利义务确信即法律思维,最后上升到法律基本原则的信仰即法治思维。
作者简介:
赵诣(1989-),女,汉族,浙江杭州人,硕士,海军潜艇学院基础部政教室讲师,研究方向:军事法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8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