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全国自上而下全面推行内部控制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实践来看,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首先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概念,然后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实践中,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控有效性
  一、引言
  由于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够完善,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职过程中容易滋生违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成为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必然选择。通过几年的努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但从实践来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分析总结目前基层单位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对基层单位完善内控体系,进一步强化内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基层单位内控建设由过去的不成熟、不健全、不完善到目前的基本成熟、基本健全和完善,从一开始简单的内控建设到现在的建设、执行、评价并重,基层单位已基本建立内控管理体系,内控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部分基层单位内控管理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
  1.未形成内控管理常态化机制
  部分基层单位未形成内控建设、内控执行、内控测试、测试结果反馈及应用的内控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基层单位虽然按要求成立内控领导小组、内控工作小组,明确内控牵头部门,但部分基层单位未明确其职责,未将内控建设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未对各内设科室提出具体的内控工作任务要求。内控管理常态化机制未建立,不利于单位规范管理,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存在不合规的风险。
  2.内控管理制度体系有待建立健全
  一是部分基层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内控制度不健全。由于工作习惯,或由于专业性不足,部分基层单位未建立规范完整的经济业务内控管理制度,单位相关业务经办人员通常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开展相关工作,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内控管理制度的缺失或内容不完整,导致单位在具体经办相关业务时无据可依。二是业务流程未进行显性化管理。部分基层单位业务经办人员习惯于口口相传业务操作程序,未对单位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并形成书面的业务流程图。缺少业务流程图,未明确业务关键管控点,不利于业务流程分析管理,不能及时发现业务流程冗余环节,降低工作效率。
  3.未按制度执行
  部分基层单位未按单位内控管理制度办理相关业务,内控执行有效性不足。一是由于历史工作习惯原因,认为完全按照制度规定来办事太烦琐,影响效率;二是虽然部分基层单位有制定内控管理制度,但由于经办人对制度内容不熟悉甚至不知晓,在实际经办业务过程中并未遵循制度规定。未按制度规定来执行,曾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制度束之高阁,工作中不用,检查时拿出来,内控制度成了摆设,内控管理“两张皮”问题较突出。
  4.未定期更新内控制度、流程
  部分基层单位未定期更新内控管理制度和流程。部分基层单位一鼓作气,通过单位自己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结合单位当时实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控管理制度,之后就未再根据外部政策变化、单位职能调整、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程变化等对相关制度、流程进行修订,存在“一劳永逸”的内控管理心理。未结合外部环境、内部业务变化定期修订完善内控制度、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的设计有效性不足。
  5.内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地方财政部门建立了统一的预算编报管理系统、项目库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等用于单位向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上报相关业务数据,但大部分基层单位未结合单位内部组织架构、工作内容及业务流程建立适合本单位内部规范化管理的信息系统。由于信息系统建设专业性强、成本较高,大部分单位未结合单位内部管理实际建立一套“钱从哪里来”到“钱花哪里去”的完整的内控管理信息系统,仍然采用线下“人控”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内控管理信息化不足,难以保证及时、准确、完整提供财务数据信息,存在信息传递不畅的风险,影响工作效率,且存在舞弊发生的可能性。
  6.内控报告结果应用不足
  部分基层单位内控报告结果应用不足。从2017年开始,行政事业单位每年都要根据上一年度的内控管理情况编报内控报告,从实践来看,部分基层单位在梳理总结本单位上一年度内控工作开展情况的时候,虽然发现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但报告提交之后就认为完成了任务,未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挖掘问题根源,并针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内控报告结果应用不足,不利于單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水平。
  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1.建立内控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
  单位加大重视力度,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开展内控工作,各内设科室指派专人协助开展内控工作,明确内控人员工作职责。同时,将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监督内控执行等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中,并将其作为单位年度工作重点进行推行,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内控风险评估工作,可借助第三方机构力量开展评估工作,评估范围需覆盖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关键岗位、制度体系、信息系统等单位层面,以及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国有资产管理业务、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业务等业务层面。
  2.建立完善内控制度体系,编制内控手册
  内控管理落实“三化”,即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一是建立完善经济业务模块内控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基建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二是梳理经济活动业务环节,形成业务流程清单,针对关键业务流程建立完善业务流程图,编写流程说明,并明确关键风险控制点。三是根据制度规定,结合业务实际,设计表单,最终将制度、流程落地执行。   3.加强内控管理,提高内控执行有效性
  一是在单位内部全面宣贯内控制度,可通过开展培训的方式提高制度的周知性,营造人人了解制度、人人懂制度的良好氛围,强调制度执行的重要性,提高内控执行有效性。二是单位可采取业务科室自查与内控管理科室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内控管理初期阶段,业务科室和内控管理科室可加大检查频率和检查覆盖面;内控管理成熟阶段,可每半年检查一次。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内控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针对问题找措施,及时查漏补缺。
  4.定期更新完善内控体系
  单位应根据内外环境变化、业务管理实际,并结合日常内控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对内控体系进行修订完善。一是修订完善内控制度。内控人员组织各科室对单位业务活动进行梳理,对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设计有效性问题,以及业务发展变化导致制度不适用问题等进行梳理,修订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提高内控设计有效性。二是修订完善关键业务流程及表单。梳理关键业务流程及岗位职责权限,更新完善业务流程图及表单。
  5.强化内控信息化管理
  单位建立内控信息系统,将内控管理制度、流程及表单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强化各科室之间的联系,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降低“人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經费保障。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经费投入较大,单位需在编制预算时统筹安排,将相关支出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充分借助外力。单位从自身管理需求出发,可购买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发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内控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将开支范围、支出标准、业务流程等嵌入内控系统,分步建立各业务模块信息系统,形成预算编报、绩效目标设定、预算执行、采购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基建项目管理、绩效管理及财务核算结算一体化业务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要做好与外部相关业务模块信息系统的对接,提高信息共享性、可比性、工作的效率性。
  6.提高内控报告结果应用水平
  一是单位根据财政部内控报告编报文件精神,明确内控关注重点,梳理单位内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整理内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编报内控报告的契机,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本单位的内控管理体系,并将各项制度措施落地执行。二是上级部门可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位内控体系的建设及执行情况进行抽查,促使单位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三是将单位内控体系的完善情况及制度流程的执行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建立考核指标,为完善内控管理提供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大鹏,腾双杰,常语萱,武威.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落地的分析和建议.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1).
  2.唐大鹏.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究.财务与会计,2019(1).
  3.李东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9).
  4.曹素梅.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国市场,2019(29).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1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