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雨课堂”平台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互聯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混合式教学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雨课堂”教学平台是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是缩短师生沟通路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借助“雨课堂”教学平台,探讨了如何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问题反馈等环节应用“雨课堂”构建混合式教学。“雨课堂”教学平台的应用推广需要高校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并以之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分析化学;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394(2020)04-103-03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推动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雨课堂”是清华大学2016年推出的智慧型教学工具[1],借助“雨课堂”教学平台可有效管理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环节,能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加师生互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
  分析化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化工、资源、环境、材料、生物等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基础。然而,由于该课程在学校中授课人数广、重难点多,目前,依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形式较为单一[2-3]。学生普遍反映知识点较多很难掌握,导致期末考试不及格人数较多,平均分偏低。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将“雨课堂”教学平台应用到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结合分析化学课程特点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以之推动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1    “雨课堂”的教学优势
  1.1  学习简单、方便推广
  “雨课堂”是以大数据为背景,集信息化和智慧化为一体的教学平台。操作简单,教师使用“雨课堂”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培训,学生利用电脑或者手机微信即可完成“雨课堂”的线上学习,从而把手机转变为学习的工具[4]。教师在使用时可以将“雨课堂”植入到ppt和微信中,手机则变身为遥控器,管理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雨课堂”的使用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构起课外学习和课堂学习的桥梁,实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充分结合[5]。
  1.2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可以有效管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6],无论是课前预习内容(如链接、MOOC视频、习题等)的推送[7]、课堂的实时答题,还是课后的分析和提示,都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更加明确“教”与“学”的意义。“雨课堂”教学平台试卷以ppt形式推送给学生,学生利用手机等设备即可完成答题。教师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答题时间,避免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抄袭他人获得答案[8]。同时,“雨课堂”设有弹幕、随机点名、投票、红包奖赏等趣味性活动,能够营造出灵活、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能促进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9]。
  1.3  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
  “雨课堂”是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而出现的,它将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各种数据及时收集与反馈,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例如,学生进入“雨课堂”后教师端自动生成学生名单,可查看出勤率;弹幕信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性和学习情况;学生的答题速度和正确率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7]。这些数据信息充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轨迹,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调整、完善教学过程[10];此外,“雨课堂”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数据总结并推送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以此为参考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态,提高学习效率。
  2   “雨课堂”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2.1  课前准备
  2.1.1 建立“雨课堂”课堂环境
  教师和学生通过微信关注“雨课堂”公众号,按照界面提示完成身份绑定(填写学校、姓名以及身份等详细信息)[8]。随后进入“我的课程”界面,即可在“我教的课”中找到相应的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开课学期(2020春)、教学班级(资源、化工)。电脑端打开ppt,在工具栏处可看到“开启雨课堂授课”,点击登录后即可进行雨课堂线上授课。对于没有信息匹配的教学班级,也可以按照提示创建新的班级和具体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扫描生成的二维码或输入邀请码的方式进入到班级中。
  2.1.2 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雨课堂”课件要求,制作相应课件,编辑课件时可以使用ppt所有功能。按照学习目标、课前预习、重难点和知识点四个模块编辑预习课件。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对相应课件添加语音讲解、图片或动画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例如:“滴定分析概论”这一章,内容相对简单,理解较容易。此时,可将大部分内容作为学生自学项目(一、滴定分析法的过程、术语、特点;二、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三、几种滴定方式),并附相关习题。授课前,笔者将与自学内容相关的慕课视频、语音讲解及习题等推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供学生观看慕课视频、预习知识点并完成相关预习作业。预习题设置的难度较低,多数内容为教材原文,不需要太多的推理及运算。随后在授课前浏览学生的预习情况,可根据学生自学内容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如在下节课,对学生掌握较好的部分可不再进行讲解,对反映出的问题着重讲解,对学生反馈的重难点详细讲解等。
  2.2  课堂教学
  传统的分析化学授课方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灌输式”教学导致课堂活跃度较差、学生积极性较低。弹幕是近年来观看网络视频时弹出的评论性字幕,与观看者形成娱乐、实时互动的效果。教师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这一特色功能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并能够根据知识内容发表自身见解和看法[11]。此外,还可以通过随机点名、红包奖赏机制、投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课堂的趣味性,参与结果可作为部分平时成绩记录到总成绩中。   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知识点较为抽象的课程,公式推导计算居多,学生学习过程难免枯燥乏味,主动性不强,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投票、红包奖赏机制、随机点名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例如:在“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一章中,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及关系是学生经常混淆的内容,在这里可设置选择题或者投票题。在知识点讲解结束后将题第一时间推送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利用发红包奖赏机制,经常鼓励学生。此外,在每节课结束后,会布置二三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大作业。下一次课前,利用“雨课堂”随机点名功能找学生讲解相关大作业及预习题。教师对于讲解不完全正确的学生及时指导,并对上一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回顾温习,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这种部分翻转课堂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3  问题反馈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难免碰到一些较难理解或不懂的知识。“雨课堂”可以提供及时反馈功能,学生在学习ppt内容时对不太理解或存在疑问的地方,可以通过点击“不懂”按钮对此内容进行标注[12]。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在课上有针对性地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此外,当每章讲解结束后,可根据本章的重难点在“雨课堂”中新建试卷,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利用“雨课堂”的在线批阅功能及时批改[8]。
  例如:“分析化学”包含8章内容,重点在四大滴定及重量分析,每章笔者会推送一份100分的试卷,要求学生在2小时内完成,对于匹配度比较高的选择题可利用“雨课堂”的在线批阅功能批改,而填空题需要根据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做手动批改。汇总后,公布总分前三名的学生成绩,并给予表扬,其余学生给予鼓励。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答题信息反馈及时查缺补漏,对于出现错误的地方,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或者请教同学解决。对于一些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将其汇总分析,在下次课上统一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全面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3    “雨课堂”的不足
  首先,“雨课堂”的线上教学需要有稳定安全的网络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网络不稳定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考核题型不够丰富,目前只能出选择题、投票题和填空题。填空题答案的匹配很难达到一定的要求,例如,化学符号的大小写、上下角标、特殊符号的书写等还有待完善。此外,主观题不能网上作答。建议增加更丰富的题型与考核方式。
  第三,对于因特殊情况不能实现面对面教学时,“雨课堂”网上直播授课仅能提供教师端语音功能,而缺乏学生端语音功能,不能实现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也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
  4    结语
  “雨课堂”是互联网时代一款重要的线上教学工具,可以管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雨课堂”混合式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全面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亮. 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17, 23 (2): 105-108.
  [2] 刘丹, 唐江宏.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7, 23 (6): 116-118.
  [3] 孙文亮.“雨课堂”在分析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J]. 山东化工, 2019, 48 (16): 232-237.
  [4] 黄雅丽, 娄本勇, 徐清艳. “互联网+”时代下把雨课堂融入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J]. 山东化工, 2019, 48 (4): 169-170.
  [5] 邓敏.“互联网+”背景下“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J]. 高教学刊, 2019, 9 (4): 100-102.
  [6] 李宁, 王顺, 杨菁, 等.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脂代谢教学中的应用 [J]. 基础医学教育, 2018, 20 (6): 491-493.
  [7] 王帅国. 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27 (5): 26-32.
  [8] 田原, 贾梓祎, 邸阳,等. SPOC与“雨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 33 (1): 55-59.
  [9] 李妍, 朱永海, 丁智. 混合學习中基于雨课堂的深度学习探究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8, 28 (11): 33-39.
  [10] 顾婷婷, 方志刚, 高丽娟, 等. 基于“雨课堂”的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J]. 中国冶金教育, 2019(3): 42-44.
  [11] 肖朵朵, 郑新, 黄敏, 等.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J]. 广东化工, 2018, 45 (17): 216-220.
  [12] 多依丽, 付晓岩, 海军. “雨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J]. 大学教育, 2017(12): 153-155.
  责任编辑    张志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1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