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立足学科特点,找准导入时机,以教学大纲中德育教育的要求为基准开展教学。本文以德育融合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从结合课堂实际、补充德育资源、实践渗透德育等角度阐述德育教育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教育;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4-0087-02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和影响下,德育教育被放置到更高的位置,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开始在课程教学中普及。基于这样的背景,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调整数学教學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并把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1]。在牢牢把握数学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扭转以往错误的教学观念,将德育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线索,认清数学课程中的德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它既能服务数学教学,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关注点放在德育教育方面,以期通过德育教育和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引领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渗透德育教育是初中数学学科本身的要求。初中生除了要熟练掌握教师讲解的内容外,还要主动进行实践学习,避免因枯燥复杂的公式图表而丧失学习动力,而要充分感受数学学科和学习活动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2]。德育教育对数学学科教学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能够让学科自身价值和潜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数学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在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大环境下,德育教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渗透和融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知识水平,拓展数学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其综合素养[3]。总之,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既能使素质教育在初中阶段的落实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又能使数学学科教学功能得到拓展。
  二、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1.恰当结合课堂教学,培养优良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因此,在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重要突破口[4]。好的习惯能够让学生一生受益,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例如,数学的证明、推理具备很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教师可以此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勾股定理从表面上看非常抽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重点设计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运用卷尺验证桌子是不是直角。在动手操作环节,学生会持续思考并拓展思维,在遇到困难时也会主动提问,从而有效锻炼其动手能力,形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再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的简单应用”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小组合作统计调查的任务,要求各个小组自主选择统计主题和统计内容,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统计工具和统计知识进行统计调查,形成综合调查报告。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和团队间的关系,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补充德育资源,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不仅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还需要依托一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中包含的德育资源,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5]。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让学生品味其中的道德精神,自主约束个人的行为举止。但是,只有教材中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还要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补充德育资源,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主题收集相关的数学史、数学家等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6]。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积极收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向学生介绍我国早在西周时就得到了勾股定理结论,比西方早了500年。再如,在教学“二项式定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数学家资料,给学生介绍牛顿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并创立微积分,于是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数学家之一。牛顿的成就源于他的勤奋,同时牛顿还特别注意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成果,吸收同代人的思想并进行精辟概括。牛顿的精神和学习方法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可以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带给学生深刻的启发。
  3.基于实践渗透德育,塑造学生高尚情操
  德育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课堂理论教学和教师苦口婆心的指导上,就会降低教学活力,影响德育和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此,教师应正确认识数学学科的实践特性,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活动,将数学活动作为德育渗透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深刻体验的过程中,得到品德方面的教育与指导,从而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7]。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要贴近教学主题,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挖掘并设计活动中的德育教育环节,确保德育的渗透效果。例如,在教学“同类项”时,教师可以先让几位学生走上讲台,拿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纸板站在讲台上,纸上写着xy、-4.5、y等单项式,然后把剩下写有单项式的纸板发给其他学生,让他们拿着手中的纸板,到讲台上找到同伴。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思考交友的标准和依据,并鼓励学生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活动不仅考查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交友的正确标准,认识到朋友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当然,教师还可以组织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家故事比赛等实践活动,以有效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7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