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不断深入的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充分的掌握学生专业特性和就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教学结构调整,利用各种渠道方式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成功率,同时也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效率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路径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要深入而透彻地对创新创业进行研究,掌握其优势和实践过程当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目标,对于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的规划。教师还必须要全面的进行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的引入,及时进行创新创业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参考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和经验,考虑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市场发展、行业发展等多方面情况,有效的将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进行融合,全方面多角度、深层次的对学生进行培养。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和思维,同时也能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当中全面的发挥创新创业的应有价值与作用。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受到高职院校的教育遗留问题和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虽然大部分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要求教学,在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当中增加了创新创业,但课程设置存在较强的功利化和形式化现象,并未根据实际的专业特性和高职院校教学宗旨来进行设计。这就导致了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社会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很好的起到辅助和指导创新创业的作用。且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仍然偏向于理论化,教师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概论和知识的讲解,实践教学更加偏向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以便于使学生能够成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文凭和证书,这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2教师的教学能力较低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缺乏的现象,现有的教师是有其他的课业教师转岗,或者或由思想政治教师兼职,这部分教师并不缺乏教育经验和阅历,但自身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并不深入,缺乏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能够完成常规的理论教学,但却无法从专业的角度来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受到教学资金和其他因素的限制,部分的高职院校没有及时的进行创新创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引入,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很好地满足创新创业的教学需求,这将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造成一定程度阻碍。
  1.3实践的形式较为单一
  部分教师是根据以往的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来进行实践环节设置,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进度来进行课堂实践、实训、实习,但却未将创新创业融入其中。虽然能够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无法使学生累積有效的创新创业经验,仍然很难解决创新创业教学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且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较为单一,教师为凸显学生自主性,往往不会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这就导致部分创新创业素养较低的学生无法及时的调整自身心态、克服创业困难,从而会极大程度的增加创新创业失败的几率。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2.1构建优秀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需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战略发展范畴,利用校报、广播,宣传栏等的方式来进行创新创业的宣传,利用微信、微博、QQ、抖音等的途径,动态化的展示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和创新创业重要理论,明确创新创业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创业、其特质和内涵是创新。促使教师树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可聘请在创新创业领域具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和学者,以及一些创业明星、企业优秀人员担任创新创业的技术顾问、理论顾问、法律顾问等,利用“互联网+”的渠道来进行创新创业优秀教育人才的招聘,在原有的师资队伍当中注入更多优秀的师资力量。然后,对人员的能力、水平、思想、素质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考核,为符合教育要求的人员设置岗前培训,引导原有教师和顾问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指导,使其能更好的掌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教育流程和技能。针对现有的创新创业的兼职教师,需着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培训,引导其深入学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先进思想,以及国内外具有学术价值和参考作用的创新创业知识。在完成该阶段的培训之后,可进一步的为兼职教师设置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和实习培训项目。使教师能更好的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针对现有的创新创业专职教师,可结合更高层次的创新创业教学要求,开展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职业素养、岗位意识、师德师风、行业精神等的培训。选择骨干教师和精英教师,定期得到国外优秀高职院校或者优秀企业当中进行实习。和本地区其他的高职院校形成合作关系,定期地开展公开课、教育经验交流、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全面加强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教育课题和教学方法的科研力度,鼓励教师积极的发表与设计专业教育有关的学术性论文,使教师将核心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创新创业教学成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发挥优秀师资队伍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的应有作用。
  2.2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须对以往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研究,总结在该课程体系下学生创新创业取得的成就和不足,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就业需求,推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适应性、创新性的全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根据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课程分为三个层次。面向高职院校全体学生的第一层次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动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创新知识和创业方法的基础性课程。第二层次主要是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技能、技巧、知识、能力等的专业综合性课程,面向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潜能和意愿的学生。第三层次主要是引导和指导学生确定创新创业项目,使学生将自身的知识和思维内化为创新创业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应对和解决实践活动问题的课程。   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创新创业状态和动态来进行课程安排,科学设置通识课程: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创业精神与实践、创业经济法、创业基础等。了解学生的职业发展倾向和专业发展特点,深入研究当下一些成功或者热门的创新创业案例,有效开展学科前沿专题批判、性思维与研究方法、创业管理、创业心理学等专业相关课程,全面增加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联系。针对某些以创业成功或者正处于创业阶段的学生,可为其设置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创业营销与市场调查技术、风险投资、创新战略思维等,全面的引导学生学习财务管理、企业风投、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的知识和技能。
  2.3构建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当中必不可缺的部分,是以培养开创型个性和创业基础素养的综合能人才为目的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主要是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教育性、实用性。基于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除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方法来进行理论课程教学之外,还必须要科学的调整实践课的占有比例。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上升、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为学生构建全新的创新创业平台。高职院校还需根据创新创业需求来进行专项资金的申请,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来筹措更多的教育资金,尽可能的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在校内全面加强创新创业实训室、模拟室、视听室的建设,科学购入相应的教学设备和仪器,定期的对信息化教育系统进行有效的升级和更新。聘请专业人员辅助学校教师完成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场所和阵地。
  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小组或者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创业动态来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使其能将自身的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力、洞察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应用到创业分析当中。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市场调研,让学生能够及时的把握创新创业的机遇,正视创业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和困难,客观的进行创新创业设计书的撰写,并从渠道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品牌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层面入手来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学校可和本地区的工业园区进行协商,为学生争取创新创业项目洽谈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的寻求创新创业合作人。也可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全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学习之后,实际的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训,了解与行业有关的岗位一线的实际操作流程,以及企业应对市场冲击和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提供经验参考和支撑。
  3结束语
  面对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契合社会要求,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掌握创新创业整体发展趋势,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思维、层次、专业、性格等情况,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专业之间的衔接点,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人才培养诉求,制定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全新教学方案,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面的指导。在这个过程当中,高职院校需为学生打造具有较强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优秀师资队伍,科学的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完善,并为学生构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实践平台,引导活动与每个学生积极的进行探究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表现和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创业品质,同时也能为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院校教育的协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龙晔璟,曾芝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03):152-156.
  [2] 榮媛媛.创新驱动战略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4):117-118.
  [3] 马小燕,李建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的构建[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5(01):43-45+49.
  [4] 朱彦.“双创”驱动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路径[J].广西教育,2020(11):102-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1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