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歌曲演唱更有“味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小学高段歌唱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学生在歌曲演唱过程中表现力缺乏的形成原因,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通过抓住歌曲中的音乐记号准确地表现歌曲;演唱歌曲时表情的运用增强表现效果;通过歌曲背后故事的生动阐述激发学生的歌唱情感;选择特色乐句或乐段演唱以降低歌唱表现难度;并通过小组演唱和评价在音乐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等方面来有效解决歌唱教学中学生演唱表现力缺乏的问题。
  【关键词】歌唱教学;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77-01
  一、演唱表现力缺乏的原因分析
  学生演唱表现力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因为学生本身的生活经历、演唱经验、对音乐作品积累的缺乏,对歌曲不理解。其二是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很多并不愿意表现自己,有的是羞于表现,有的是懒于表现,加上变声期嗓音的变化,使他们更不愿意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其三是学生对歌曲中的音乐要素和音乐记号的表现作用还不明确,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地表现。其四是学生演唱时的心情、老师学生对歌曲演唱的重视程度,老师在歌唱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范唱的选择等等,这些都是制约中学生演唱活动中表现力展示的因素。
  二、如何唱出歌曲的“味儿”
  这里所说的“味儿”,就是一首歌曲自身的“味道”、“气质”。什么是“唱好歌”?就是把歌曲中的独特韵味表现出来。
  1.抓住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逐步增加对音乐要素的敏感和对音乐记号的理解。歌曲学唱前,指导学生认真细看歌谱。作曲家会在谱子上标注一些音乐记号,如力度记号、表情记号、连音线、重音记号、跳音记号、延长记号、减慢记号等等。这些标记都是帮助演唱者表现好歌曲的重要提示,千万不要忽视。即便是最普通的强弱关系,对表现歌曲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例:《拉库卡拉查》学唱片段
  (1)欣赏歌曲,要求体会歌曲的节拍特点,并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做好标记;
  (2)画旋律线,分析歌曲音乐要素特点:速度稍慢;旋律优美连贯有起伏;力度根据旋律的起伏有强弱的变化;音域跨度较大。
  (3)轻声哼唱歌曲旋律,注意强弱规律。
  (4)按照記号提示演唱歌曲,注意力度变化。
  在做好谱中标记的各个音乐记号之后,因为有了变化,学生的歌声就变得生动了,旋律流动感就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就开始丰富起来了,歌曲的“味儿”也就出来了。
  2.重视演唱歌曲时表情的运用。
  新课程提出,歌唱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做到“有表情”看似很平常,却能起到点睛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唱歌是面无表情的,这也导致了学生唱歌缺少“味儿”。
  例:《雪绒花》学唱片段
  (1)欣赏影片《音乐之声》中《雪绒花》第一次出现片段。
  (2)分析歌曲在这个场合演唱时的特点,演员的表情(力度柔和、抒情美好、平静温暖,上校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慈爱和对祖国的热爱)。
  (3)用柔和的歌声演唱歌曲。
  (4)欣赏影片中第二次出现《雪绒花》片段。
  (5)分析歌曲在这个场合有什么特点,演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6)用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提醒注意用坚定的表情配合演唱歌曲)
  3.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音乐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反映,它所抒发的感情不是纯生理性的喜怒哀乐,而是和时代、社会、民族紧密相连的强烈情感。因此,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发掘作品中包含的各种感性因素,如特殊的背景,感人的故事,动听的音符,都会激发学生歌唱的情感。
  例:《红河谷》学唱片段
  (1)欣赏教师范唱(微笑,向往的表情,柔和连贯、亲切自然的歌声,表达对加拿大优美风光的向往之情)。
  (2)分析对歌曲的感受(充满希望、情绪欢快、优雅隽秀)。
  (3)学唱歌曲(要求面带微笑、用柔和连贯的歌声演唱)。
  (4)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完整演唱歌曲,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对作曲家深深地景仰与怀念演唱歌曲。
  对歌曲背后故事生动的描述,是对歌曲内涵的一次升华,它能更深一层的激发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共鸣,进一步地表现出歌曲的“味道”来。
  三、形式中体现“味儿”
  1.选择歌曲中最具特色的乐句或乐段。
  学生毕竟经历有限,阅历太浅,要完整的把握整首歌曲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课堂短短的时间里也不可能做到。我们不如降低难度,选择歌曲中最能表现歌曲特点的乐句或乐段,用模唱的方式教学,可以听录音范唱,也可以由教师范唱。
  例:《杨柳青》学唱
  (1)欣赏歌曲,找出其中最有特色的乐句。
  (2)分析特色乐句“杨柳叶子青啊喨”,注意“柳、叶、喨”字的地方方音(令人感到清新活泼、生活化)。
  (3)唱一唱衬句(音调不高,适合学生演唱,感受江苏方言运用在歌曲演唱中特有的地方特色)。
  (4)师生合作,模拟音乐场景表演。
  这是一首感染力很强的歌曲,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节奏紧凑,歌词浅显易懂、诙谐幽默。学生很容易能体会出歌曲中自然、生活化的表演画面,整首歌曲的“味儿”也就体现出来了。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表现歌曲。
  在歌唱教学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的表现,既可以培养学生参与歌唱表现的自信心,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既能增加表演的形式,又能提高歌曲演唱的表现力;同时小组合作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尊重和倾听的过程。在其后的评价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情感表现如何?表现歌曲的演唱技巧是否到位?歌曲的“味道”体现如何?形式上既有小组自评,又有小组互评,客观公正地向表演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有一个改进性的再表演过程,提高了评价的作用,也使小组表演不流于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出歌曲的“味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9.
  [3]王居选.歌曲中的艺术处理[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NO.10第199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5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