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是我国建设公共文化体系的重点,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和谐且平衡的发展也是目前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成果和发展难题,提出了基于网络文化服务共享的新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意见,旨在促进政府与群众、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全民文化教育的普及率;减轻文化建设的经济负担;改善文化建设的整体结构,为构建和谐城乡融合型社会提供助力。
  [关键词]新型城乡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A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直是我国在经济建设进程中所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这种矛盾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十分突出,为建设和谐城乡关系,推动各级组织协调发展,文化的全面建设尤为重要。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提供了基础保障。
  1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现状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其中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已经覆盖了我国所有城市,但乡镇和农村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建设还落后很多。
  2016年,第三次全国性的农业普查以全国3 1925个乡镇,596450个村为调查对象,其中,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调查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乡镇的教育场所覆盖率约为97%,公共文化场所覆盖率约为97%,文化休闲场所覆盖率约为11.9%,农村的教育场所覆盖率约为32.3%,几乎没有公共文化和文化休闲场所。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受我国根深蒂固的二元体制的影响,城市与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在建设过程中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2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难题
  2.1.1 政府财政投入不充分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也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上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的资金更是严重不足,以至于我国农村用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都很不完善。资金投入的不充分导致不少农村落后地区的文化建设还停滞于几间资料陈旧过时的图书馆和几场的无人问津的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上,始终未能建立起规模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1.2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差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导的。与此同时,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分属文化主管部门、新闻出版广电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等相关政府部门管理。多个政府部门分割管理尚未做到统筹协调,导致供给低效,服务的内容、方式不能确保所服务的对象能够真正享受到服务。如今,我国居民可以从电视、报纸、网络等多渠道了解到更加高效的生产方式从而激发他们想要学习的意愿,但纵观城乡文化站的建设,大多已成政府的“面子工程”很少对当地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后再建设,往往停留在一些老旧的过时书籍或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相适宜的书籍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2.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矛盾
  2.2.1 文化偏见限制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
  我国受长期城市偏向政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影响,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发展模式使得城乡居民之间的隔阂也逐渐加重,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形成的文化理念、文化认知、文化水平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阻碍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文化沟通,而城市居民天然拥有文化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致使城市居民在潜意识里对乡村居民的文化持有一定的偏见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
  2.2.2 政府在建设中忽视居民差异性需求
  基层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体系时往往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政府对居民的差异性需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同受教育群体参与文化活动时差别较大,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往往对各种文化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参与文化活动时,年龄稍大的群体喜欢观看二人转、相声等影视化的表演,年轻群体更倾向于阅读书籍和观看电影。性别的差异也在开展文化活动之时显露出来,男性更喜欢看书下棋等活动,女性则比较热衷戏曲和舞蹈。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并未重视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直接导致了供需结构的不平衡。
  2.2.3 落后的文化设施无法满足广泛的文化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时,往往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如今,我国居民的文化需求对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人们开始注重提高个人修养。例如,参观博物馆、观赏艺术展等提升自身修养等方面的需求;而對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人们开始注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出了集文体娱乐、技能训练、才艺展示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需求。由此可见,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落后的文化设施已无法满足居民广泛的文化需求。
  3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随着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即使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居民也能够借助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进行网络的浏览和学习。网络资源与我国政策的实施和基层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借助网络资源来建设我国城乡公共文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3.1 网络文化共享的建设方法
  基于当下我国城乡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难题和发展矛盾,结合我国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建设市属公共文化网站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改革价值,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公共文化网站的结构如图l所示:
  通过对应分级法将市属公共文化网站分为三级结构,用户可以通过超链接的形式按照区域划分直达自己所在地区板块,一级结构为主体的市级单位;二级结构为该市下属的各乡镇和城区单位;三级结构为基层的各村级和街道单位。相同行政等级的各单位之间组成了同级信息互联体,旨在实现信息文化的交流与共享、消除城乡居民之间的文化偏见,不同行政等级之间紧密相连,都有自己的公共文化板块和文化交流论坛,使百姓上至国家大事和相关政策、下至具体通知与邻里时闻都能够及时的了解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这也让相关的建设者和领导者全面的理解基层百姓的具体想法和生活现状,不搞“形式主义”,促进发展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实现建设基层收官令,上层听民声,统筹无障碍,文化无差异的城乡公共文化网络共享体制。
  3.2 网络文化共享的具体内容
  通过市属公共文化网站的建设,旨在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更合理的文化服务。文化服务的相关内容如下图2所示:
  文化服务包含四个相关板块:相关政策板块、知识学习板块、文化休闲板块、主题教育板块,每个版块又分门别类的提供具体内容服务,如相关政策板块提供了对应国家或地方的土地、市场、住房、经济等政策,提高了城乡居民获取所需政策信息的实时性和便捷性。知识学习板块提供了关于农业、养殖、科技等技术性的文字或视频,拓宽了城乡居民的知识获取渠道和知识获取范围。还有文化休闲和主题教育等板块,丰富城乡居民的业余休闲文化生活并强化各项意识。
  3.3 网络文化共享的建设意义
  基于网络文化共享的原则建设这种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充分发挥我国通信网络的先进性优势,低投入、高效率的满足我国城乡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需求,解决资金投入不均衡问题并避免了大范围的设施建设投入。同級信息互联体、各级信息传递的流畅性模式能够在消除文化偏见、实现文化共享的同时降低政府文化发展难度、保证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提供针对性的文化服务能够使不同的教育群体、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不同地区的群体获取到自己需要的文化内容,进而保证公共文化建设的全面性。
  综上所述,以网络文化的全面共享为目的,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建设市属公共文化网站能够改善我国现存的政府财政投入不充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实际效应差;文化偏见限制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落后的文化设施无法满足居民广泛的文化需求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要按照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等原则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鼓励各方面力量积极投身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通过调查与研究,总结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难题和发展矛盾,并结合我国当前网络发展的优势,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数字化平台以建设新型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同时提出相关建设方法和建设内容。通过这种针对性建设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对文化服务的基本需求,实现人人有文化,事事不盲行,家家搞发展,城城互联通的和谐城乡融合型社会。进而推动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逎涛.谈我国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J].大众文艺,2019(21).
  [2]肖长春,郑传芳.如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效[J].人民论坛,2019 (17).
  [3]廖晓明,徐海晴.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问题探析[J].长白学刊.2019 (01).
  [作者简介]郭佳铭(1996 -),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公共文化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6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