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阐述此研究随机选取300名2005级大学生,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集体测量,筛选出40名心理健康状况在轻微问题以上的大学生,对他们实施3个月阅读疗法的集体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可以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指出高校图书馆建立阅读疗法阅览室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阅读疗法图书疗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分类号]G252
  
  1 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阅读疗法是综合运用医学、心理学与图书馆学的原理,通过有针对性推荐文献,采用交互式指导读者阅读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优化内部心理结构,解决个人问题,以达到预防、治疗和发展健康心理的目的。它是一种辅助心理治疗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使人正确认识历史、社会、他人、自我,帮助人积极应对人生面对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使人始终处于健康的状态),而且能让人达到马斯洛描述的充分忘我、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自我实现状态,促进心理健康。适当的阅读可以平和心境,放松心情,获得感悟。尤其是阅读心理学书刊,就是在与心理学家进行无声的交流,增长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治疗或缓解心理疾患,并且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开发生命潜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摆到了高校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地位。2003年,《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占学生总数的16.5%;同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上一项大学生心理调查显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占34.4%。心理学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而高校图书馆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资源去拓展其教育职能,其实质还肩负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阅读疗法(图书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如果能够在图书馆得以开展,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 研究方法
  
  2.1被试(前测)
  笔者随机抽取某高校理科和文科的2005级大学生300名,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这300名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实际获取有效测量问卷295份,回收率为98.3%。事先把每份量表做标记(只有开展调查者知道每份量表所对应的学生姓名),让被试学生匿名回答问题,以达到让被试者更真实反应自身心理状况的目的,保证研究目的。根据统计结果筛选出心理健康状况在轻微心理问题以上的大学生40名再次进行被试。
  与被试学生所在系的辅导员进行访谈,了解被试学生的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状态,做详细个案访谈记录,证实测量的结果是正确的。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陈会昌、李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结构如下:Zl恋爱和性问题(F1性烦恼、F2恋爱问题、F3同性恋倾向、F4多角恋爱)、z2学习压力(F5学习障碍、F6学习挫折感、F7理想缺失和考试焦虑)、z3身体健康问题和情绪障碍(F8身体健康问题、F9情绪障碍、F10情绪低落、F11心境)、Z4社会适应(F12退缩自卑、F13孤独感、F14自我闭锁、F15攻击性、F16自杀倾向)。分数越高,心理问题越多。
  
  2.3研究程序
  2.3.1阅读疗法实施干预阶段
  阅读疗法推荐书目信息收集与整理。阅读疗法书目的收集分4个部分:①来源于高校知名学者教授推荐的大学生必读书目;②通过电子邮件与知名心理学专家沟通,请他们推荐对大学生心理会产生积极影响的书目;③来源于资深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整理和推荐的图书馆流通率最高的经典书目;④笔者自编的读者调查问卷,面对广大师生及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发放读者调查问卷共计l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5份,问卷回收率为96.5%,通过对问卷整理与分析,读者推荐的对心理健康有帮助的以及对广大读者最有影响的书目。
  
  建立阅读疗法实验阅览室和大学生阅读疗法研究小组,在每个系选出阅读疗法研究小组的组长,方便学生与调查者沟通和联系。组织被试学生以集中阅读和分散阅读的方式,通过阅读指定书目对被试学生心理进行干预。
  要求被试学生做读书笔记,写下读后感,不要求字数,只要求写出真实的心理体验,由调查者负责整理记录,以便统计不同图书对不同人会有什么样的干预效果。
  不定期的举办读书交流会,通过将一定的文学作品推荐给被试学生,被试学生可以自己阅读,也可以听他人读,然后调查者和学生一起就阅读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另外,通过对道德价值和思想观念的分析,促使他们提高自我意识、增加自我观念、改善对自我和对社会的判断能力。
  对被试学生进行个案跟踪,进行访谈,并在干预结束后要求他们写出参与阅读疗法的心得体会。与被试学生所在系的辅导员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在对被试学生进行阅读疗法干预后,辅导员是否能够发现他们心理状况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2.3.2后测在进行阅读疗法干预3个月之后,与前测采用相同的方式对被试学生再次进行测试。比较实验前与实验后,被试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化。
  
  2.4统计方法
  对研究前后测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应用SPSS1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对大学生接受阅读疗法干预前后在4个维度、16个特征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如表1所示:平上有显著差异,表明了阅读疗法的干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其中,通过前后测的对比发现,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恋爱和性烦恼、社会适应两个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在恋爱问题、同性恋倾向、多角恋爱、学习挫折感、心境、退缩自卑、孤独感、自我闭锁、攻击性和自杀倾向等10个特征及身体健康问题和情绪障碍这个维度上差异显著(p<0.01),这些特征和维度在干预后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说明这些方面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心理健康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在性烦恼、健康问题、情绪障碍、情绪低落等特征和学习压力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他们在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虽然在学习障碍和理想考试两个特征上差异不显著,但干预后的得分要低于干预前,与分数常模比较,心理健康已经达到基本正常水平。
  
  4 讨论
  
  4.1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阅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表明了阅读疗法的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通过前后测的对比发现,变化

幅度最大的是恋爱和性烦恼、社会适应两个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恋爱问题、同性恋倾向、多角恋爱、学习挫折感、心境、退缩自卑、孤独感、自我闭锁、攻击性和自杀倾向等10个特征上差异显著,身体健康问题和情绪障碍这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它们在干预后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说明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心理健康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性烦恼、健康问题、情绪障碍、情绪低落和学习问题这些特征和纬度上差异显著,它们在于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虽然在学习障碍和理想考试两个特征上差异不显著,但干预后的得分要低于干预前,与分数常模比较,心理健康已经达到基本正常水平。因此可以说明阅读疗法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在解决恋爱和性问题时产生的效果尤其显著,这也正契合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解决恋爱和性问题时,羞于启齿,喜欢到书籍中去寻求帮助。因此,可以说阅读疗法就能很好的帮助大学生处理这些问题,使他们拥有更健康的心理。
  高文凤,宫梅玲等(2004年)将阅读疗法应用于一般大学生群体,他们选择同一个年级的两个班,一个为阅读治疗班(阅疗班)进行三个月的阅疗,一个为对照班不进行阅疗,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阅读疗法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宫梅玲,丛中,王连云’等(2004年)在“阅读疗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效果评价”中,选取了10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也表明阅读疗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洪社娟(2002年)的研究表明阅读疗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具有良好效果。基普瑞(Zipora,1996年)等对117名存在社会适应障碍的青少年进行了为期2年的阅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众多研究表明,阅读疗法对自我发展有积极影响。本研究通过前后测的统计分析发现,阅读疗法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确实有显著的疗效,这与上述的相关研究相似,同时也证实了笔者研究的可信性。
  国外郝明豪斯(Hermin曲aus,1954年)发现对参与他研究的学生而言,阅读疗法可以减少个人行为的困扰;阿马图(Amato,1957年)的研究表明,阅读疗法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觉悟、应对紧张;艾波拜瑞(Appleberry,1969年)的研究发现,阅读疗法能够增强各个年级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之,国外的阅读疗法研究认为阅读疗法在增强自信、改变态度、改变行为、强化自我发展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提高学习成绩、减少恐惧等方面效果没有得到一致研究结论的有力支持。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学习障碍、理想缺失和考试焦虑这3个特征上差异不显著,而被试学生在学习障碍、理想缺失和考试焦虑的得分上比干预前要低,已经属于基本正常。对于学习障碍的问题,笔者从资料中发现,对于阅读疗法究竟能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美国的阅读疗法研究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支持阅读疗法可以减轻学习障碍,惠普尔(Whip-ple,1978年)对一个州立少年管教所的学生开展了阅读疗法,发现他们的生物成绩有所提高;还有一些研究发现,阅读疗法对学习成绩不能产生积极影响,如舒尔茨(Schultheis,1969年)发现,对15-16岁的学生开展图书疗法,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由于时间有限,样本较少,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追踪研究进行证实。
  笔者认为,阅读疗法之所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显著效果,主要是因为图书具有安抚、镇痛的作用,可以营造良好心情、松弛紧张精神,也可以培养人的意志,促进人们养成坚强的意志品格。时间久了,他们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利用阅读疗法,通过读书来排遣不安思绪,缓解焦虑,稳定情绪,增强意志。阅读疗法的这种“自疗作用”是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辅助心理治疗手段长期存在的理由和基础,也决定了其必将成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实证研究的结果电证实了早期弗洛伊德对阅读治疗发挥作用主要通过认同、宣泄和领悟三个阶段的分析。
  
  4.2研究的教育建议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4.2.1教育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心理素质提高最为直接的途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发展实验研究,以高校图书馆为依托,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拥有具体的操作途径。而深入、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能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向更全面、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笔者针对高校图书馆利用阅读疗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快阅读疗法在高校图书馆实际应用的规范化建设;②重点培养专业阅读疗法师,注重图书馆咨询人员队伍建设;③在高校图书馆创建阅读疗法特色阅览室,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2.2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尚需对阅读疗法的原理做更深入的探讨,在实证研究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扩大样本的种类和数量实验研究,在实验设计上要增加对比研究,完善阅读疗法阅览室的建设,为阅读疗法找到更科学,更系统的治疗模式,以便于阅读疗法可以在高校图书馆得到应用和推广。
  
  5 结论
  
  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图书馆建立阅读疗法阅览室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