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无障碍网络信息环境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当前,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获取、利用、交流信息逐渐成为人们生存的必要手段之一。因而如何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平等权利的基础之一。换句话说,信息无障碍是信息平等的一个核心话题。
关于信息无障碍,中国互联网协会曾经给出这样一个定义:“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而第一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北京,2004年)所给出的信息无障碍概念则更加具体化:“所谓信息的获取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指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信息交流,如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的字幕、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这里的公共传媒主要是指电子信息媒介,如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网络等通信手段或设备”。
根据上述概念可以将信息无障碍的内容划分为两个主要范畴:一是电子和通信技术无障碍;一是网络信息无障碍。国内相关部门和研究者对“信息无障碍”的理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而国外研究的概念和热点则更多集中在网络信息无障碍上,这是由于当前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手段之一。笔者于2006年中报成功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信息平等意义上的无障碍网络构建研究”(06BTQ012)也是基于这方面的想法。
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无形的资源和社会财富,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基础上。因此,信息无障碍问题的核心就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从网络信息的角度看,信息无障碍的范围主要涉及到信息的搜索、访问、存贮、加工和使用、传播等过程中。
・信息的搜索指主体搜索其所需的相关信息资源。在此过程中,信息资源是否能够被主体(或代理工具)搜索到?这是信息无障碍研究的一个子范畴。
・信息的访问指主体对相关信息资源的访问和获取。在此过程中,信息资源的类型(如文本、图形、音频、动画、视频等类型)和相关属性(描述、表达、语言、逻辑性等)将影响到信息资源的无障碍。
・信息的存贮指主体对访问或获取到的信息资源进行拷贝。信息资源是否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格式供不同需求的主体拷贝,是信息存贮中的无障碍问题。
・信息的加工和使用指主体对访问或获取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再加工,融入自己的信息流。在此过程中信息资源能否被主流的信息加工工具所认同?否则将产生障碍。
・信息的传播是指主体与其他主体(人或者接收代理)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由于不同的主体可能在接收信息的格式或类型上有所不同,从而产生一定的障碍。
信息无障碍实质上是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以及发布者,与信息需求者之间产生的信息需求和访问上的矛盾引起的。这是因为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以及发布者们在设计、开发、发布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不同群体、不同能力的信息需求者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例如:网站的设计者如果设计理念定位在身心正常、具备一定计算机技能的、拥有主流硬件和软件配置的用户,这样的网站就一定会产生障碍问题,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群、老年人群、信息素养较低的人群以及使用非主流硬件软件配置的人群在访问网站上信息资源的时候可能会遇到障碍。从而有意无意地将这部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排斥在信息接受者之外,造成信息的不平等。
因此,笔者的目的就是要唤起全社会对信息无障碍网络环境构建的重视。这不仅仅涉及到网络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管理者,还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的建设、理论支持体系的建设以及全社会信息平等――无障碍理念的形成等。在这里,笔者以专题的形式集中发表课题研究团队的4篇研究论文,分别从教育网站、政府网站等不同应用角度对无障碍导航设计、无障碍评价等进行阐述,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引来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为构建一个无障碍的网络信息环境,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