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吸收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简要说明企业知识吸收活动分类,分析影响和制约企业知识吸收的4种因素,指出知识吸收可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层次与提升企业竞争力,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核心竞争力建设的成功案例,证明企业可以通过知识吸收来培育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知识吸收 上海大众
〔分类号〕F270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ies Based on Knowledge Assimilation
――Taking Shanghai Volkswagen Company as an Example
Sun Li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871
Sheng Xiao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510006
〔Abstract〕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categories of knowledge assimila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four factors affecting and restricting knowledge assimil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knowledge assimilation may improve the knowledge level of enterprises, raise competencies of enferprises,and ultimately shape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enterprises, and that there are positive relations between knowledge assimilation capabilities and core competencies. The successful case of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Volkswagen Company's core competenciesproves that enterprises may cultivate core competencies by knowledge assimilation.
〔Keywords〕core competencies knowledge assimilation Shanghai Volkswagen Company
知识吸收是指通过内部分配和存储那些获取的、选择的或生产的知识来改变组织知识资源状态的一类活动。从竞争对手/伙伴获取的知识只有在组织内得到传播才颇有价值[1]。知识吸收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使企业员工个人创造的知识和从外部环境获取的知识在企业内得到充分共享与利用,从而促进企业知识创新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企业知识吸收活动
企业知识吸收活动可分为知识出版和知识交互两大类。知识出版的重心是知识存档和单向知识流;知识交互强调渠道的使用,包含多向知识流。知识吸收也可以分为正式知识吸收与非正式知识吸收两种方式。正式知识吸收表示一种明确的、体制化的吸收方式,而非正式知识吸收表示一种临时的、机会的知识吸收途径。
把上述两种分类综合起来,就可得到知识吸收活动的4种模式:①正式知识出版方法,如出版政策手册、利用电子邮件广播新的规章、通过开发专家系统使专家知识得到利用、填充数据仓库、利用某种机制来提高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开发正式的知识传递流程、使用组织记忆系统来存储知识、出版新闻、填充资源库、利用电子报警向相关员工推送知识、自动产生虚拟团队和实践社区的档案文件、重复利用所学的经验与教训等;②非正式出版方法,如在内部网上公告意见、在企业内非正式地共享实践、利用知识地图使知识显性化、利用结构化资源库或经验教训系统来存储见解和观察资料等;③正式知识交互方法,如内部培训、利用员工知识与技能、建立流程和工具来帮助获取与共享知识以便支持合作、把专家与有相同兴趣的人员集中起来、使用正式人际网络实现有效共享知识、参与组织学习、用适当方式帮助目标用户使用知识或知识管理工具、举行事后评论会议、参与实践社区、通过与决策中的当事者和风险承担者的共享与合作把新知识、决策流程综合起来等;④非正式知识交互方法,如讲故事、使新员工适应“公司风格”、观察组织内成员行为、面对面交互、把监控作为知识传递机制等。
2影响知识吸收的因素
2.1企业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
企业对知识的搜寻和吸收以一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在自身的知识能力范围内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对与其知识基础有联系的新知识学习的速度快于那些脱离其知识能力范围的知识。因此,新知识的搜寻、吸收和积累依赖于成员现有知识水平、存量与结构[2]。企业现有知识的广度,决定了企业评价外部知识范围的能力;企业现有知识的深度,影响企业吸收能力提高的速度;企业成员知识的互补性越强,企业占有知识的广度就比较大;企业成员知识的相似性越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机会越少。
2.2组织学习机制
组织学习机制是指那些允许组织系统地收集、分析、存储、传播和使用有关组织成员及其绩效信息的各种制度化结构与程序安排[3]。组织学习机制涉及三大问题:①组织学习动力机制;②组织学习转化机制;③学习绩效与组织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三大问题影响着企业知识吸收活动与效果。组织学习动力机制是保证组织学习行为得以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原动力。在一般情况下,组织学习主要依靠内部反馈来刺激学习,以便实现组织成员与组织总体观念的一致化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但这种组织学习机制仅有助于相对确定状态下的知识吸收。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环境的动荡性,这种学习机制将导致有效学习行为滞后、学习过程和组织知识的慢性退化。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过保持组织成员知识的定期更新来强化员工知识吸收是主要的对策。组织学习转化机制是将组织个体学习行为上升为群体学习行为的转化器,即人们常说的学习代理。它可以分为企业个体、企业精英、企业组织群体以及社会系统4类。企业需要从保持知识差异度的角度出发,选择主要的学习代理方式和平衡组织成员学习的速度。学习绩效均值和方差的大小对不同竞争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会产生复杂的影响,对于致力于提高竞争地位、对风险偏好度比较大的企业来说,可以选择有助于扩大绩效方差(特别是正方差)的学习活动;对于那些旨在保持现有竞争地位和避免不利的竞争结果出现的保守型企业来说,可以选择有助于提高绩效稳定性的学习活动[4]。
2.3组织交流体系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不仅依赖于企业通向外部环境的接口,而且依赖于跨企业子单元和在这些子单元内的知识传递,这时,组织交流体系可以显著地影响企业知识吸收。企业的组织接口承担着与周围环境交换信息与资源的职能,发挥“看门人”角色的作用。这位“看门人”既具有吸收外部新知识的能力,又知道如何将新知识转化为组织内其他人可以理解的形式。不过,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扩散与企业文化、价值观、沟通机制密切相关。如果新知识不符合企业的价值观或利益,往往很难转移、扩散或被利用。企业内部过于封闭,则对外部新知识的吸收必然有负面影响。 一方面企业员工长期合作所形成的内部交流体系可以实现跨职能部门的知识交流和跨业务单元的知识冗余与积累;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员工能与外部知识源,如顾客、供货商、设备企业等有更多的知识交流,那么将会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的知识吸收能力。
2.4研发投入
企业吸收能力可以作为研发投入或制造运营的副产品来得到开发。研发活动不仅可以生产新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研发活动对学习激励的响应可以被认为是吸收能力的一种经验指示[5]。例如,研发活动中的基础研究、合作研究、技术转移、派员出席技术会议、与供应商合作开发等等,都会有助于企业引进新知识。通过增加制造活动的投入,企业将可获得更多有关产品与技术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进一步促成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技术学习。这种“干中学”虽然首先也许不知道根本的技术原理与产品设计知识,但是通过做的过程,才知道自己所需要引进知识的内容,并累积后续学习的吸收能力[6]。因此,研发投入对于提高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至关重要。
3知识吸收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知识创造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说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只有把那些已经获取、选择和生产的知识在企业上下得到传播与共享,才能从整体上改变及优化企业知识资源配置,从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知识吸收与企业创新、组织变革、企业经营与绩效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吸收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改编和内部化伙伴技巧与能力、更新企业知识结构,增加企业知识存量,而且只有当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吸收能力的增加才会促进新产品的开发,有助于企业创新产品、流程与技术和创造竞争优势[7]。另外一方面,知识吸收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组织的适应性,使企业随着环境一起进化[8]。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不仅限制了企业多角化的选择范围,而且也制约了多角化的速度,还可以修正范围经济对多角化速度的影响。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将比吸收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的相关多角化速度要快、机会更多[9]。企业吸收能力还可以通过产品与流程创新来影响公司业绩[10]。因此,知识吸收可以提高企业知识层次与竞争力,使企业竞争力得到多次正向循环和强化,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4基于知识吸收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核心竞争力建设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上海大众在多年的发展中坚持走引进吸收与自主开发并重的技术道路,大力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开创了一种基于知识吸收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其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4.1重视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进轿车工业的国产化
建立轿车合资企业,关键在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最终建成自己的民族轿车工业。上海大众坚持德国大众整车及零部件标准,实现桑塔纳的国产化。为了加快国产化进程,1987年7月,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上海市支援上海大众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上海市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协调办公室”。1987年12月召开了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业会议,100多个企业参加了会议,落实了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配套规划和厂址。1988年7月1日,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
为了尽快学习掌握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生产方式和管理思想,上海大众在厂区规划、设备引进、安装调试使用、物料流通、生产管理、工艺水平乃至人事制度方面都注意汲取德方精华,先后派出中方职工千余人次赴德国大众学习技术与管理,其中一些人要接受为期3年的培训,参与轿车产品开发全过程。
上海大众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推进将桑塔纳的国产化。纵向国产化主要是车身与发动机的国产化,上海大众在边技术改造边生产,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转化为我所用的同时,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及提高国产化率。所谓横向国产化,是指整车协作配套件的国产化,即以上海大众为龙头,跨地区、跨部门组成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将引进的协作配套件的技术经消化转化为生产力。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个由290多家零部件厂组成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到1997年底,桑塔纳普通型国产化率已达到92.89%,桑塔纳2000型国产化率达到84.03%。国产化不断提高,不仅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发展中国轿车工业的配套工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1]。
4.2采取联合开发战略,增强企业技术竞争力
虽然上海大众在国内轿车技术引进方面先走了一步,但是自成立以来多年主要精力放在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上,公司创新能力还比较低,与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相比差距甚大。为此,上海大众经过广泛而又缜密的研讨与专家论证,最终形成了以联合方式开发新车型的思路。
1992年3月,上海大众派遣10名工程师赴巴西拉美汽车公司参加桑塔纳2000轿车的设计工作,历时一年,先后进行了车身外表的CAD数据采集与光顺、模型制作、车身布置、车身钣金件设计、内饰件设计及样车试制与道路试验。随后,上海大众和拉美公司又分头制作样车,验证设计,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既反馈了设计中的问题,提出更合理的改进方案,又检验产品零件明细表。通过在上海试制出样车,公司内各部门和配套厂提前了解熟悉新车型,及时介入有关技术准备工作,为零部件研制、小批量试生产与工装设备制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在抓紧实施产品开发的同时,上海大众还与日本富士技艺公司合作,同步展开新车型工装、检具的制造,根据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的修改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工装设备、检验器具与横向配套的同步进展,使新车型的投产时间比原定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年。1994年4月,桑塔纳2000轿车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
联合开发的直接成果是桑塔纳2000轿车的问世,标志着上海大众产品发展开始走向成熟。基于这种联合开发模式,上海大众还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光机所等就信息控制和管理系统工程、发动机的研试、冲压模具的CIMS(CAD/CAM/CAE)系统、激光焊接工程等方面进行合作,促进更多新型轿车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增强企业技术竞争力。
4.3实施多品牌发展战略,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
上海大众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逐步形成了包括桑塔纳、帕萨特、波罗、高尔、桑塔纳3000型“超越者”和途安在内的5大平台6大系列产品。在大众品牌产品结构不断完善的同时,上海大众积极推出了多品牌发展战略。2005年4月11日,上海大众与斯柯达(SKODA)汽车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又于2006年6月相关方签订了更为深层次的合作协议,斯柯达品牌旗下Octavia、Fabia、Superb三大产品系列将全线引入中国;2006年9月,上海大众正式启动斯柯达品牌。上海大众引入斯柯达品牌后,针对斯柯达汽车的特点,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开发,使上海大众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
上海大众以引进、吸收、消化国外技术为基础,走出了一条以高起点、高科技含量为重点的发展中国轿车工业的道路,赢得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Hamel G, Doz Y L, Prahalad C K. 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tors and w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9, 67(1): 133-139.
[2] 许小虎,项保华.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10):18-22.
[3] Popper M, Lipshitz 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echanisms: a cultural and structural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98, 34(2):161-178.
[4] 赵海峰. 组织学习的机制研究.科学管理研究, 2005,23(3):70-73.
[5] Cohen W M,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 128-152.
[6] 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科学学研究,2003, 21(3):307-310.
[7] Deed D L. The role of R&D intensity,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wealth in high technology start-up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1,18(1):29-47.
[8] Van den Bosch F A J, Volberda H W, Boer M. Coevolution of firm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combinative capabi1ities.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10(5):551-568.
[9] Kumar S. Acquiring and exploiting knowledge: the two face of diversification[D].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2002:18-36.
[10] Zahra S A,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w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185-203.
[11]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民族轿车工业. 中国科技奖励, 1999,7(1):29-31.
〔作者简介〕 孙琳,女,1977年生,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5篇;
盛小平,男,1968年生,副教授,博士后,发表论文60余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