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甑儿糕.盆儿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北京爷们儿

  有这么一幅画面,久久地驻存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蒸气催着竹哨,发出长短不一的“嘟嘟――”声,划破了黎明的薄雾,迎来了古城的第一缕晨光,也迎来了追逐嬉戏的孩子们。这竹哨便是旧京街巷之中,卖“甑儿糕”的小贩所用的唤头。他们虽然不吆喝,但这响器很特别,自成一道风景。
  “甑儿糕的‘笼屉’一屉顶一屉儿”,这句老话儿,是北京人根据甑儿糕的制作过程,天长日久总结而成。内中暗喻新旧交替,一辈辈延续下去连绵不绝的理儿。可谁成想,正是“甑儿糕”自身没能延续老北京人的念想儿,已然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唯有这句俏皮话儿,还在被一些热爱它的老北京人传诵着,殊为可惜。一同渐行渐远的,还有它的同门兄弟――“盆儿糕”。说是同门,其实也不同。妙在制作器皿俱为花盆(瓦器),一大一小而已,并且还依制作器具命名,在所有小吃中,独一无二。
  “盆儿糕”真是用底部带眼儿的大花盆蒸。花盆直径二尺,盆底的窟窿眼儿有小核桃那么大,串汽儿用,坐在铁锅上“嘎啦嘎啦”开。盆中用半尺来厚煮熟的大红枣垫底,江米面红白二样,搅拌得半湿半干,再覆上拇指般大小的白芸豆蒸制而成。出锅后中间一刀,两边一合四层,大白芸豆泛着一股特殊的面香。待凉凉喽,往白糖盆儿一摁,看小贩似是用了很大的力气,后来我才明白,白糖越摁越实,越粘不上。此物味美可作主食,现在或可得见,做法与用料多不纯正。
  最招孩子们喜欢的是“甑儿糕”了,是用小花盆蒸,据称早年间也为瓦制,后改为木模。“甑儿糕”历史悠久,是老北京所有小吃儿中最古老的一个。
  甑儿糕小贩挑着担子:一端为盛放原料的木笼屉,备有青丝、红丝、瓜子仁、葡萄干等配料;一端是燃着的小炉子,坐一口铁锅,锅盖处是一根三四寸长的铁管,顶端套着小竹哨,冒着蒸汽,吹着“嘟嘟――”的响声。见小孩们围着走不动了,就索性放下挑子,拔下竹哨,换上一个形似小花盆的木模子,这就开始蒸了。
  卖甑儿糕的小贩身系白围裙,戴着白套袖,显得干净利落。只见他舀一勺江米面,轻轻地倒进木模子里。状似小花盆的木模子,口径也就和家用的小蓝瓷碗那么大,没有底儿,但在木模子内部四周有极窄的沿儿,上托一个圆形多孔的洋铁箅子。
  小贩往容器里面撒几粒果料和两粒瓜子仁,几分钟就得,小模子里的米粉被锅内升腾起的热气蒸熟。小贩拿下“木甑”,在直立木棍上一坐,那小箅子便托起一个热气腾腾、极暄腾的米糕。用苇叶托着,递到你手上。那米糕香甜绵软、小巧玲珑,布满蜂窝状小孔,上面点缀着红色、绿色的果料,托在手里都舍不得马上吃掉。甑儿糕由上边看是六角形的,底部却是圆的,很小,一口可吃一个。此物虽贵为早点,实在不是果腹之物,反倒勾出馋虫来了。
  那日午后小憩,我躺在老藤椅上,似睡非睡。“嘟嘟――”一阵急促的哨声,把我惊醒,那么熟悉,就像回到了几十年前。那幅难以忘怀的画面,又一次闪回在我脑际:清晨的小巷里,我举着姥姥给的零用钱,跑向哨声响起的地方,卖“甑儿糕”的小贩在那儿等着呢。后来才醒过闷儿来,那是孩子们新买的水壶,也带着哨儿呢。我看了,同是气儿催的,水一开哨儿就响了。我突发奇想,兴许这就是卖“甑儿糕”的后人发明的哪,换句话说,“甑儿糕”家族换了一种方式延续着。
  编辑/任 涓 woshirenjuan@126.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1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