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成就奥运之都新地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晓胜
2008年2月2988时50分,从济南飞至北京的山东航空公司SC1151航班有幸成为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首个到港航班,29日当天,山东航空、四川航空、澳洲航空,卡塔尔航空,英国航空,以色列航空等6家中外航空公司的42个航班将陆续在这个被称为“北京新地标”的机场起降,
这个中国建筑的新奇迹也引来了外界赞赏的g光,英国媒体称,从空中往下看,新建的3s航站楼被设计成中国龙的形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英国BBC驻北京记者在报道中感慨:“它看起来并不像一座机场航站楼,更像是一个小小的国家,”
外形宛似一条巨龙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率先拉开了东方古都的奥运序幕,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国门”形象,
世界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走进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主楼,抬头就能看到红色三角形网架搭建成的“中国红”屋顶,规律分布的三角形天窗让大片的阳光均匀撒落下来,给人温暖的感觉。
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的承建方、北京城建集团机场项目经理樊军告诉记者,新航站楼南北长2900米,宽790米,高45米,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确认是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3号航站楼分T3C、T3D、T3E三个功能区。其中T3C区用于国内国际及港、澳、台乘机手续办理、国内出发及国内国际行李提取,T3D区暂用于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包机保障,T3E区用于国际及港、澳、台出发和到达。3号航站楼主楼建筑面积为58万余平方米,共分五层,包括候机大厅、行李处理大厅、旅客到达大厅、餐饮大厅等。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首都机场扩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国宝介绍,新建好的3号航站楼建筑面积是原来1、2号航站楼总和的两倍多,建成后将大大缓解首都机场超负荷运行的现状。
张国宝表示,3号航站投入使用后,首都机场将成为国内第一家三座航站楼、双塔台、三条跑道同时运营的机场,航班起降能力从目前的每天1000个航班提升至1700~1800个航班,空中客车A380等新一代大型客机也能在新跑道起降。
充满人性设计的“人民宫殿”
“别看整个新的航站楼体量巨大,但它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人性化的现代建设。”在首都机场33号航站楼建设工地奋战了3年9个月的樊军告诉记者。
他向记者历数了隐藏在新航站楼中的诸多精巧设计。
“旅行者每到一个新地方,总是希望尽快弄清楚方向。在我们这里只需抬头看看就行了。”据樊军介绍,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的屋顶钢管都是正南正北走向的,旅客只要抬头看看屋顶线,就能搞清楚东西南北了。
航站楼屋顶的色彩也很有讲究,从红到橙再到黄渐渐过渡。不同的颜色代表处于航站楼内不同的区域。记住对应的屋顶颜色,能一望而知自己身处哪个区域了。
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共有46个公共卫生间,但与其他场所不同的是,每个卫生间包括4个部分。除了男女厕所外,还包括一个母婴盥洗室和一个无性别厕所。
母婴盥洗室的标志是一个婴儿和一个奶瓶。它为带宝宝出行的母亲提供一个给婴儿换尿布、喂奶的私密空间,也可以作临时休息使用。不大的母婴盥洗室,设有婴儿打理台、水池、座椅等设施,妈妈们可以安心、方便地照顾宝宝。
而常见的无障碍厕所在这里变成了无性别厕所。厕所可供使用残疾车的残疾人士使用,而协助他的异性伴侣也能一同进入,既方便又避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隐私。
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新航站楼还让经过这里的中外游客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味。清明上河图、长城万里图巨型屏风和仿浑天仪的《紫微辰恒》雕塑让人品味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门海吉祥》的4口大缸和汉白玉制作的《九龙献瑞》让身在旅途的游子体味来自东方的祝福。
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的设计师诺曼・福斯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机场要为旅客集散功能提供解决方案,还要让人们一看就知道,这里是北京。”在他看来,新航站楼将成为中国过去2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象征。设计中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内涵,而不是从某个地方飞来的东西。为此,福斯特给这一设计取了一个中国意味的名字――“人民的宫殿”。
进出机场,提取行李不再是“艰难的旅程”
选择飞机作为交通工具无疑是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出行方式,但如何快捷便利地到达或离开机场,却是让人深感头痛的一件事。
在交通环境建设和交通组织方面,首都机场新航站楼有其独到的一面。
樊军告诉记者,目前,一个围绕机场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两条机场高速公路直通市区,轨道交通将在北京奥运会前从东直门直通2号和3号航站楼的地面交通中心,北线高速路通至机场北面的货运区,将使旅客更加方便快捷地出入机场。
新的航站楼在抵港、离港层均对各种车辆的流程作了精心设计。对大巴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的流量,车体的大小,上客时间等制定相关的流程,使得一切车辆井然有序。为了减少旅客穿行航站楼前的车道,对3号航站楼的到港层实行封闭式管理。
为了方便旅客在不同航站楼之间换乘航班,机场新建连接T1、T2和T3三个航站楼之间的路侧摆渡车。航站楼间联络道单程10公里,路侧摆渡车的运行时间大约为15分钟,在T1经停、在T2和T3逗留两三分钟,搭载旅客运行在三座航站楼的到港层之间。
而在新航站楼中最让国内旅客感到新奇的是航站楼中的“小火车”。3号航站楼在国内首次采用多楼连通的旅客捷运系统(APM)。这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这套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无线电视监控系统监控车厢内旅客情况,安全快捷、绿色环保。
樊军说,APM系统的全程共有3个车站,分别设置在T3C、T3D、T3E,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最大发车间隔为3分钟,高峰小时单向运送旅客可达4227名,将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日益增长的旅客流量需求。
同时,这套APM系统具有高智能、高安全性等特征。站台使用玻璃幕墙阻挡旅客进入轨道区域,只有在列车到站后,车门和站台门同时打开时,旅客方可进入车厢。为防止进出港旅客混流,采用单侧开门的方式,待进、出港旅客全部下车后,再打开另一侧的车门和站台门,供出、进港旅客上车,最大限度确保了旅客的安全。
经常乘坐飞机出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飞机到港后,等待提取行李的过程往往漫长而又艰难。而新航站楼的行李系统让人感受到方便和快捷。据介绍,新航站楼的行李处理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
拣和高速传输系统,传输速度最高达每秒7米,每小时可处理行李两万件。据测算,到港行李从飞机直接用行李车运送到提取转盘平均时间国内航班为10分钟,国际航班为20分钟。
一分钟起降两架飞机的亚洲最繁忙的机场
来自民航总局的信息表明,仅仅在5年前,官方预测2010年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4800万人次,2015年为6000万人次。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即将涌入的奥运观光潮改变了这个保守的计划。
事实上,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限制航班量的情况下,2005年就已经突破4000万人次大关,2006年达到4850万人次,2007年达到5347万人次,2008年将超过6000万人次,这就意味着提前7~8年达到原来预测的20l 5年吞吐量。建设新航站楼的计划也被迫提前。
由于首都机场实际运量增长明显加快,首都机场扩建工程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规模的过程。为了满足实际发展需要,2005年9月,国务院研究同意,批准增加扩建部分项目建设规模。2007年1月,又进一步批准增建T3C国际指廊,暂用于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包机保障。
现在这个总投资概算为270亿元人民币的新航站楼建成后,首都机场的实际年旅客吞吐人次达到7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0万吨,飞机起降达到每年58万架次,高峰小时飞机起降超过124架次,也就是说1分钟要起降两架次。
民航总局代局长李家祥表示,目前,中国民航每起降3架飞机,就有1架起降在首都机场;每100名进出机场的旅客中,有超过25名进出的是首都机场。到2008年奥运会期间机场高峰客运量将达到556万人次。新航站楼将完全满足奥运需求。
李家祥说,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的建成使用,将使这亚洲最繁忙机场之一的空港,巩固世界第八大机场的地位,并且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首都机场见证中国式发展
首都机场从第一个航站楼建成到3号航站楼建成,正好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这50年来,首都机场从单一的专机楼发展成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5000万人次的世界十大机场之一。
据了解,首都机场的第一个航站楼于1958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当时主要是为中央和地方官员往来出访,以及邮政传递服务,上世纪80年代后一直作为专机楼使用。
时间到了1980年1月,6万平方米的1号航站楼及停机坪、配套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9月改扩建后,面积达7.8万平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900万人次。目前,1号航站楼主要用于南航及厦航的国内航班旅客进出港。
1999年11月,建筑面积达32.65万平方米,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装备的2号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2号航站楼每年可接待超过2650万人次的旅客。但是到2007年底,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经突破5000万。由于超负荷运行,民航总局限制其每天的航班起降量不能超过1100架次。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和举世瞩目的奥运工程,由三座联体航站楼组成的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将使首都机场的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7600万人次,在有效解决首都机场严重超负荷运行的同时,也为打造亚洲枢纽机场创造了硬件条件。
有英国媒体疑惑:北京建设新的航站楼只用了4年的时间,而英国希思罗机场建设新航站楼却用了20年的时间。
对此,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总经理董志毅回答:“伦敦用20年时间,他们应该是用更长的时间来进行设计。对我们来说,我们在4年完工是为了实现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有一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的传统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3号航站楼的建设就是为了解决继续发展的问题,也是按照建设世界级的枢纽机场、复合型的门户机场来努力的。”
编辑 王文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2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