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中一种新的价值分析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提出了商品加工全过程的价值组成分析方法。该方法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所有加工阶段固定资本折旧的总和,二是所有加工阶段可变资本的总和,三是所有加工阶段剩余价值的总和。文章比较了这种方法与经典价值分析方法的区别,证明这种新的价值分析方法是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价值分析公式;社会资本;国民生产总值
中图分类号:F035.3文献标识码:A
一、商品加工全过程的价值组成分析公式
关于商品的价值组成,现有的政治经济学只有一种价值分析方法,这就是下面的公式1。
公式1:W=c+v+m,其中w为商品的价值,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m为剩余价值m。在经典著作中,公式1不仅从微观上分析每种商品的价值组成,而且从宏观上分析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本文将提出一个新的价值组成分析公式,为此,先对商品进行分类,并给出几个概念的定义。商品(或社会产品),可分为社会最终产品与社会中间产品。
定义1:社会最终产品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再加工与转售、最后直接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社会最终产品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资料,它满足人们生活消费的需求。另一类是劳动资料,如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从周转方式分析,劳动资料是用固定资本购买的生产资料。在本文中购买劳动资料的这一部分资本用c1表示。
定义2:社会中间产品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还需加工(或参与加工)与转售的产品。
社会中间产品除了以原材料表现的劳动对象外,还包括、燃料、辅助材料等,其中最主要部分为劳动对象。社会中间产品是生产资料,从周转方式分析,社会中间产品是用流动资本购买的生产资料。社会中间产品不同于劳动资料,它的价值一次性的转移到下一阶段加工的产品中去。在本文中,购买中间产品的资本用c2表示,c=c1+c2。社会中间产品可以按加工顺序进行分类,假定社会最终产品的加工环节的顺序为n,则与它相关的中间产品加工顺序分别为1、2、…n-1,随着加工次数的增多,从初级产品变为深加工产品。如表1中,棉花是初级产品,对它加工就形成棉纱这种中间产品,对棉纱再加工,就产生了棉布这种产品,对棉布进行最后加工,形成服装这这种社会最终产品。
(说明:表中每阶段的中间产品不只1种,表中只列举劳动对象为代表)
公式2:W=c1+c2+v+m
证明:W=c+v+m(公式1)
=c1+c2+v+m(c=c1+c2)
公式1和公式2分析的是某一个别资本在某加工阶段生产的商品的总价值,例如从棉花加工成棉纱,在这个加工阶段中,固定资本的折旧c1=1,棉花等中间产品转移到棉纱中的价值c2=8,这个加工环节的可变资本v=1,这个环节的剩余价值m=1,棉纱总价值W=11。
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一种商品,特别是社会最终产品,常常要经过多次加工,如上表中的棉衣就经过棉花、棉纱、棉布等加工环节,与这些加工相联系的资本,不是孤立的个别资本,而是许多个别资本通过社会联系所组成的资本系统。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分析一个由加工环节相互联系所组成的一个加工全过程的商品的价值?在加工全过程中,商品的价值如何组成?论题1回答了这些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2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