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略论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涉及本科教学质量的环节有很多,但关键环节主要有七个,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只有抓住这些关键环节,认清其中的关键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路径,才能达到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关键环节;关键问题;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正式启动,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尽管人们的看法各异,探索的范围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在这些探索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主要有七个: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这七个关键词体现了高校本科教学的基本环节,也体现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关键。笔者综合各方面的看法,从宏观的维度对这些关键环节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作系统分析,以使人们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即是指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没有科学的培养目标,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质量。
  关于高校培养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对高校培养目标的总体界定。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大学在培养目标上比较盲目,看见别的大学提培养“一流人才”,它也提培养“一流人才”;看见别的大学提培养“创新人才”,它也提培养“创新人才”,如此等等,全然不顾自身的条件,其结果必然是浪费教育资源,贻误大学生就业,造成教学质量滑坡。
  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是因校而异,因人而异,即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各有特点,同一高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只有这样,高校人才培养才能在宏观上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要,在中观上有利于形成各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在微观上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需求所设置的学业门类,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设置是现代大学存在的基本依据,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严重老化,相当多的专业延自于上个世纪中期,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二是专业严重雷同,从研究型大学到教学型大学很多专业都是一样的,有人据此而讥讽中国“只有一所大学”;三是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能力;四是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设置新专业的自主权不够,学生选择专业的灵活度也不够。
  改变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局面,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第一,解决好高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问题。专业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之一,因而专业设置首先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大学同时负有引领社会的职能,因而大学必须研究并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超前性;专业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使专业设置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大学专业设置的基本指思想应是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
  第二,把握好专业设置的技术性问题。一是要把握好专业口径的宽窄。专业口径是指划分专业时所规定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及业务范围的覆盖面。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口径过窄,现在各高校都在采取措施“宽专业、厚基础”,方向是正确的。但我们也要警惕另外一种倾向,好象一拓宽专业口径就什么都要学,科学的专业口径应恰如其份地掌握宽窄平衡。二是要把握好专业设置方向。设置方向是指在专业口径之内分专攻方向,以刚化或活化专业。专业口径反应了专业设置的统一性要求,设置方向则侧重专业的某一方面,体现了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大专业多方向,已是发达国家高校专业设置的一个基本特点,我国教育部也明确提出“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通过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组进行培养”,但更多的高校希望国家允许学校在审批后举办专业目录以外的特殊专业或试办专业,通过此种方式拓宽专业发展的空间,不断孕育新的专业。三是把握好专业设置时间。专业设置时间是指学生入学后什么时候确定专业。推迟大学生的专业定向,是当代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较流行的趋向,我国各高校目前也大多顺应了这一趋向,这相对于过去学生一进校门就定专业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推迟专业定向对学校的管理能力和师资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不是所有的高校可以一步到位的。四是把握好专业设置的空间。专业设置空间是指学生的专业确定之后,还有没有游移的空间和更改的可能。我国高校目前在专业设置空间方面较过去有了较大拓展,学生转专业、转系、转院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但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跨专业、跨系、跨院学习,很多学校还难以做到。专业设置空间保持一定弹性,是对专业设置时间弹性的必要补充,有助于更好适应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创新。
  专业设置还要解决好高校自主权问题,以能更灵敏地反应社会需求。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关键内容。
  课程就是知识,课程体系建设就是知识体系建设。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划分过细、内容陈旧并过于求同、脱离社会需求、缺少实践性、课程结构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差等缺陷。
  改革高校课程体系,首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不仅要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现知识、发展知识,学生不仅要去适应社会,而且要去推动社会发展。因此,高校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关键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既有知识和未来知识的关系。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加快的条件下,高校课程体系在让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探求和掌握新知识。二是处理好“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关系。信息时代,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也难以学好专业知识,高校要努力开发专业综合和学科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力。三是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关系。传统的高校课程体系结构表现为“三层楼”,实际上也可以分为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两条线”。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表明,大学生仅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非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比如一定的社会知识、经济知识,一定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高校课程体系只有做到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有机配置,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方法,一直都是高校改革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高校受到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但课堂教学并未从根本上摆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满堂灌”的模式,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改革高校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有赖于高校教师进一步确立新的教学观、师生观、课堂观。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方法,开启智慧;教师和学生是知识探究过程中平等的合作关系;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人”,即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只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大学生处于从“读书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期,因此,高校教学必须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实际,高校的课堂应是第一课堂(教室)、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的有机结合,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新的教学观、师生观、课堂观,决定了高校课堂教学是探讨、互动的过程,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决定了高校的课堂教学方法必须以互动式教学方法为主,要更多地采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

  
  五、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组成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包括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实践教学被置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实践教学系统不完整,设施不到位,指导教师不匹配,管理不严格,更缺乏支撑高校实践教学的社会条件,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
  改变高校实践教学薄弱的现状,一是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实践教学,要把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国家要根据高校的类别制定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基本内容、基本设施、指导教师、课时和学分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以确保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先进性;三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核心问题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四是要创造全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环境条件。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只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而高校不可能提供全部的真实工作环境,只能依靠社会,社会作为高等教育成果的享有者,也完全有义务支持高校的教育教学。国家可以作出政策规定或立法,一切合法单位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支持,国家则为这些单位提供税收减免或奖金,对学生实践活动中有可能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其它损失,国家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赔偿措施,而对一些无故拒绝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单位,则应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只有全社会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六、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高校教学资源中的核心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一直存在着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扩招以后,这些问题更加突显,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体制和机制创新。
  第一,要建立以国家为主,高校为辅,能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的高校师资培养体制。国家要充分发挥师范大学培养高校教师的主渠道作用,保证高校有稳定可靠的师资来源。目前,不少高校提出了师资“硕士化”和“博士化”的目标,研究生正成为高校师资的重要来源,国家应规定研究生必须学习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课程,使研究生能成为高校师资的有效补充。高校自身对师资的培养主要是优秀研究生留校任教,这仍将是高校师资的重要渠道。开发高校师资资源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吸纳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主要是吸引企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到高校任教,这在国际上已是一个通行的做法,但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吸引有实践经验的人到学校任教,不仅有利于充实高校教师队伍数量,而且有利于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建立以聘任制为核心的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打破教师身份和技术职务的终身制。高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是一种缺乏竞争、激励和活力的制度,极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终身制是高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实施聘任制则是打破终身制的主要措施,在聘任制体制下,再进一步强化以教师资格认证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育人为核心的师德建设机制、以优秀教师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兼职教师机制、以吸引优秀中青年教师为核心的资助倾斜机制等,就能建立起充满活力和效率的高校教师队伍。
  就提高教师的水平而言,高校应着力培养“三师”型教师。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高校教师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种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才能确保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科学研究
  
  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它不仅要传授知识,还担负着发现未知和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能力的任务。因此,大学本科教学过程本身就内含着教学与科研两种因素,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可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
  人们能认识到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必然联系,但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却出现了偏差。政府对高校的评价主要是科研标准,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也主要是科研标准,科研将教学挤到了次要地位。高校有三项基本功能,第一项功能就是培养人才,既如此,高校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教学,无论哪种类型的高校都应以教学为本。同时,大学本科的教学特点又决定了无论哪一类高校都必须有科研。处理科研和教学关系的正确态度就是要保持科研和教学的均衡,维护教学的中心地位。政府评价高校,在保持科研和教学均衡的同时,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要提出不同的科研要求;学校在评价教师时也应如此,对不同职称的教师要提出不同的科研要求,高校科研的主要功能是服务和促进教学。
  决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但上述七个方面贯穿了本科教学的全过程,组成了高校教学质量体系的基本框架,人们只有认清这七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把握这七个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寻求正确的改革路径和方法,才能达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92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