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农业产业化播下绿色希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永明 黄前生
向农业产业化
经营转移
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国家投入、招商引资、社会融资等渠道对农业产业化建设注入资金4000多万元,建基地124个,推进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2007年下半年,该县调整思路,明确目标,工作重心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重点搞好“四大板块”的基地建设。新建茶叶示范基地8000亩,到“十一五”期末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新建葡萄示范基地500亩,到“十一五”期末,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扩大高淀粉薯类基地2万亩;新增柴胡、瓜蒌、白术等中药材面积2000亩,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实现优质中药材基地8万亩。
用工业和城建发展思路
谋划富民战略
松桃自治县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和城建的思路谋划和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2007年,县财政投入150万元和整合部门资金350万元,重点用于育苗补助、茶青市场建设、茶园基地建设补助及贷款贴息。从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将投入300万元和争取其他项目资金700万元,重点用于苗圃建设、茶青市场建设的补助,茶园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工流通、品牌打造及贷款贴息等。
集中扶持2―3家茶叶生产龙头企业,以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对已开工建设的明发茶业有限公司要加大扶持力度,以确保一年内建成投产,该公司总投资1200万元,年产名优茶100吨和珠茶1500吨,新建3000平方米的茶青交易市场和200亩的种苗基地。同时,引导和支持大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茶叶企业群体,对茶叶企业申请的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等项目资金,主管部门给予优先考虑。对确定的重点龙头企业和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从资金、信贷、用地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延伸产业链条。
项目带动企业参与农特产品提质增效
2002年初,贵州省松桃泰神生态药物园有限公司落户正大乡。该公司是以中药材种植、收购、深加工及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并面向当地培训与推广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目前已改造山地330亩,栽种吴茱萸14000多株,种植丹参面积500多亩,现有资产近500万元。在公司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吴茱萸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亩,丹参5000亩。贵州泰神药业有限公司决定投资2000万元建立中药材深加工及植物药提取物厂,真正形成科工农贸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化。
2003年初,经过多次考察落户的浙江武义嘉盛有机茶业有限公司与该县正式签订了长兴、世昌和武陵山茶场共5120亩的20年承包经营合同,随后又引进了山东天茗茶业、浙江顶翠园茶业、浙江和泰茶业和浙江华发茶业等八大公司来松承包经营大同茶场等,共经营茶叶面积9514亩,加上本县私营和种茶大户(220户)经营的3686亩,使该县茶叶产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2007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1280吨,总产值1260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农民茶叶劳务收入450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余个。到目前,全县仅引资茶叶产业生产及加工企业9家,本县私营和种茶大户220户,共有地、县级龙头企业13家,其中地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6个,为该县农业产业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为全面提升绿色食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该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增加科技投入,培育名牌产品。目前,已培育出了“净山翠芽”、“净山毛峰”、“净山碧螺春”等名优产品;净山品牌2005年8月被国家中轻部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国家权威检测质量合格产品和重点推广产品。2007年3月,被中国贵州首届健康食品博览评为健康食品。大批名优农特产品品牌的形成,加快了松桃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进程,为农特产品提质增效赢得了广阔的舞台和市场空间。(作者单位: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0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