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春禄

  【摘要】在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深入,经济和科技发展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分析基于人文关怀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 具体策略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个论断充分结合了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为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人文关怀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人文关怀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关于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价值目标。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其价值目标。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注重人文关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深入,人们重新发现了自身的主体意识,开始在“市场经济”中寻回“自我”的概念,并主动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影响,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然而也应该看到,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强的传统思维,再加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部分负面影响,造成学校对人文关怀的漠视,具体体现在:第一是理论素质的欠缺。目前,不少学校的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受社会的一些负面事件影响,由于理论素质较弱,出现了错误的政治价值取向。第二,缺乏远大的理想。不少学生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非常重视,有很强烈的个人奋斗意识,却缺乏“为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的理念。第三,缺少民族文化。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拥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却不具备起码的民族文化历史知识,甚至连法律知识和纪律意识也有所欠缺。第四,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少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片面崇尚科学技术,而轻视人文情怀、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崇尚科学技术,失去了政治立场和民族意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缺乏人文理念、人文关怀,就难以有效消除学生思想中的负面成分。因此,注重人文关怀是强化学生综合发展的客观需要。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可以大大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面对学校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迫切需要从根本上认识人文关怀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方面的主要作用与意义。
  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有机联系。思想政治工作过程涉及到教育者教育理论的传授和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纳。受教育者心理接受程度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如受教育者没有接受,教育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接受主体进行多维度的自我观察和评价,从而产生各不相同的心理体验和需要,这些不同的需要作为一种驱动力形成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动机,引起接受活动。只有学生存在较强的需求,进行接受活动的积极性才比较大。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只有做到了人文关怀,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和接受,才能真正起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迫切要求注重人文关怀。我国近年来已经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受教育者投入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对人的关注和关怀也被经常被提及。然而应该看到,不少学校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依然微弱,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目标价值定位问题: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过于强调造福社会的外在价值,忽略了对人的内在价值的培养,过于注重“社会需要的公民”,淡化了独立个体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其次是方法的单一化:灌输式教育法依然占据主导位置,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教育者的具体情况和个性差别,没能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再次是对学生需求的淡化: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若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达不到教育效果。最后是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如果没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就容易导致人文关怀的匮乏。人文关怀的缺失为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发挥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障碍,只有高度注重人文关怀,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提高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基于人文关怀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策略分析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格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因此要着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个人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这既是(主体)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所以,首先要认识到: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使其敞开心灵。只有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采取接受的态度,才能提升工作效果。在具体做法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之在愉快的心境下打开心扉,避免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构建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双向交流的通道。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德国教育家洪堡说:“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这个论断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必须明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简单地将学生视为被改造的对象,而应肯定并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现代教育必然需要引导受教育者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主体,鼓励学生对教育信息主动吸纳,注重发挥其“内因”的根本作用,激发其主体性的弘扬。此外,也应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属于一种交往实践,通过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对象性活动达到教育目的,“学校是人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只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推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向前发展。
  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目前,有不少学生的生存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也对其造成困扰,毕业生由于择业难,也滋生了不少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只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困惑。学生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形成心理问题,需要教育者及时进行疏导和调节。此外,对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能忽视,贫困生在学校的比例并不少,经济困难有时会致使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出现问题。要加强与贫困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学生就业与择业方面,要充满人文关怀地教育他们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人既有物质的需求,又有精神的需求。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步的过程中,需要有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教育者应注重人文关怀,从而不断满足学生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对于物质需求而言,基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应该关注的是贫困生,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为其创建各种资助政策和措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对于精神需求来讲,学校应该培养出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才,这首先需要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其精神品味,认真研究学生精神需要的实际状况,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和高尚的精神去武装、引导和塑造学生,促使其全面发展。(作者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2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