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移民与构建和谐三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学军 刘卫星
[摘要]库区移民致富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三峡的决定性因素。而解决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核心,是提高认识、制定法律,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特别是要从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为库区移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三峡库区 移民 安稳致富 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归宿。三峡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的一项伟大创举,是对我国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三峡工程如期建成、移民难题成功破解、库区经济快速发展事关国家形象和信誉。因此,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和谐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政治意义。
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随着水库四期蓄水的顺利实现,已处于工程扫尾阶段。但是实现移民安稳致富的目标仍是任重道远。加强调查研究,探讨相关政策措施,全面掌握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切实解决移民安稳致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库区稳定和社会和谐,是一项长期性的历史任务。
移民安稳致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针。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三峡库区发展相联系的各种重大关系,库区发展才能有新思路,库区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库区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库区移民安稳致富才能有新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三峡库区作为西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库区的发展对西部乃至整个小康社会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库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各个方面都相差悬殊,与中部地区在生活水平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即使在本区域内部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库区淹没搬迁程度不一样等,也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因此,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解决好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库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只有统筹好库区内部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三峡库区与全国之间的发展,库区和谐才能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会有望实现。因此,移民致富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移民安稳致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示范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大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库区经济是以农业为支柱的经济,农业丰则库区经济强,农民富则库区人气盛,农村稳则库区社会安。
三峡库区的淹没地大部分属于农村区域,各区县又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还没有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农村尤其更不发达,更需要发展,更需要谋求发展致富的途径。构建和谐库区,首先是让移民安稳致富奔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库区移民致富问题的研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指导意义,处理好三峡库区移民的安稳致富问题,在一定区域内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移民安稳致富对于构建和谐库区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三峡库区和谐的关键在移民,难点也在移民。“迁出难”、“安稳难”、“致富难”三难当中,最终决定移民成败的是“致富难”。随着三峡工程四期蓄水的实现,库区移民搬迁后的生活出路何在?能否在“城市”的环境中生存?子女的教育情况又怎样?是否“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谐三峡的构建。
和谐三峡的构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库区移民和谐则社会和谐,移民不稳则社会动荡,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库区移民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移民生产生活问题是构建和谐三峡的基础问题,关乎整个三峡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为此,提升库区移民的政治素质、文化程度,加大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改善库区移民的生存环境已成了当务之急。对库区移民致富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符合库区实际的解决办法,对于构建和谐三峡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峡工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以移民为本”,千方百计为移民解决实际问题,使库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移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繁荣稳定。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与移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多年积淀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主要表现在:
库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弱,部分移民搬迁后经济收入降低,贫困仍然是困扰发展的主要问题。从随机调查的55户255名移民的情况看,搬迁前年人均纯收入为2730.35元,到2007年人均纯收入仅为2000元多一点,收入有所下降。
产业结构不合理,库区出现一产弱、二产缺、三产虚的现象。三峡库区各区县大多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较落后,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产业培育不充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移民就业和生计无着落。
基础设施老化,移民生存环境亟需改善。尽管政府和移民自己都做了努力,可是,由于库区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环境容量非常有限,雷电、暴雨、洪灾频繁,滑坡、崩塌、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隐患多,加上基础设施不配套,城市功能不完善,一遇天灾人祸,致富的移民又会返贫,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移民的安稳致富。
政策法规不完善,搬迁补偿不尽合理。对库区淹没商贸企业所给予的补偿低于对工矿企业的补偿,大多数商贸企业补偿资金用于职工生活安置后,再无资金从事经营。按政策实施企业关破、改制后,职工安置费较低,生产生活较为困难。这一问题在库区反映尤为强烈。同一幢楼,由于用途不同,补偿标准也不一致。同时,农村移民和占地移民生产生活补偿费也偏低。
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与构建和谐三峡的对策
库区移民致富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三峡的决定性因素。而解决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核心,是提高认识、制定法律、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特别是要从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为库区移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不但能因看到希望而愿意搬出,而且能因实践希望而安居乐业,最终能因实现希望而长富久安,从而达到三峡库区的和谐。
高度重视,创新机制,走依法移民道路。国家关于三峡库区移民的机构不能因四期工程的完成而撤销,而应完善机制,将后移民时期的移民安稳致富问题提到议事议程,继续完善移民的法律法规,让移民安居乐业从法律上有保障。
顺应规律,因地制宜,走产业化道路。人口、耕地、粮食、环境是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四大制约因素,而各区县地理环境各异,这就要实行一县(区)一策、一乡(镇)一策、一村一策,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使移民脱贫致富。
抓住机遇,招商引资,走工业化道路。三峡工程所带来的投资机遇和开发机遇既使库区工业得到重组,又使移民安置容量得以扩大。库区在依托工业化途径安置移民过程中,要以兴办市场主导型企业为主,兼顾政府主导型企业。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改造一批老企业,引进一批名优企业,培育一批支柱产业,促进库区经济发展。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走市场化道路。2007年,国家确立重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为库区带来了大开放的机遇,开辟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种渠道,也为移民拓宽了安稳致富渠道。要融入市场,打响“三峡牌”、“移民牌”,开发方兴未艾的旅游业,搞活商贸流通,广泛吸纳移民就业。
科学发展,统筹兼顾,走持续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库区生态平衡,是库区移民安稳致富面临的棘手难题。科学发展既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又强调发展的协调性,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移民与生态保护必须并行,方可使移民子孙后代能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三峡库区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工程,这一工程牵涉到千千万万库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探索库区移民安稳致富道路,构建和谐三峡库区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还有许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完成,也还有许多尖锐的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我们坚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百万移民的支持,安稳致富的“和谐三峡”一定能够实现。(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政治法律系;本文为重庆市教委“库区移民与构建和谐三峡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skil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35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