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寓审美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福祥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科学美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坚强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教育学也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美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生物界里存在着许多美的现象,如;科学家发现,叶在茎干上的排列无论是互生、对生还是轮生,它们自上而下都互不遮挡,形成镶嵌式的排列,这样可以使每一张叶都接受充足的阳光。科学家对这种天然形成的叶镶嵌以及它的合理性感到惊讶,并且深切地感到真善美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去感化和陶冶学生的审美知觉、审美理解以及审美注意,教师可以展示生物遗传的优化组合,结构的谐调对称,环境的雅致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从美的角度来探索科学的规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美育素质无疑是有益的。
中学生物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如蛋白质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空间结构、DNA分子的规则双螺旋结构、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物的多样性等知识点中,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识之所存,美之所在,生物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其对生物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在生物教学之中,时时处处都有美的东西存在。这就为在生物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下面就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的四种具体形态方面去谈一谈在生物学教学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把审美素质教育融于生物教学之中。
一、自然美
自然美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从自然美的雄伟、秀丽、奇特等方面去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1、雄伟的自然美
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利亚的巨杉,它的树干高可达120多米,主干直径有10米以上,给人以气势磅薄之感;大片大片的高大白桦林;古刹中的千年银杏等等,学生可以从中领略到雄伟之美。又例如,在介绍蓝鲸形态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从其体长30米,体重达30吨的庞大身体方面去感受到雄伟的自然美。
2、秀丽的自然美
秀丽之美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之美,是一种和谐的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从这句诗中,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黄鹂、白鹭属于鸟类中的哪一类,而且还能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它给学生展示了一幅美的画面,让学生能从中充分感受到秀丽的自然美。
3、奇特的自然美
在生物学教学中,涉及到的生物,它们有奇特的形态结构,这也能让学生引起美的感受。在讲长颈鹿的形成过程中,就可以从其颈长有6米多长,这一奇特结构可以产生美的感觉。再如,比目鱼的体色具有黑白相间的条纹、两眼长在一边;海马作为鱼类的一种,但它的体形却很特殊,这些都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界中奇特现象的自然美。
二、社会美
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美教育主要是从心灵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思想美方面去进行教育的,而思想美又包括理想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几个方面。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人类生物学上的一大创举;1978年,我国科学家又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在介绍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能对学生进行理想美、爱国主义教育。又如,我国有200多种裸子植物,为我国独有,故中国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袁隆平等科学家育成了高产稳产的杂交水稻,使水稻亩产大幅度提高。诸如此类事例,不胜枚举。所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材料。
蜜蜂营社会性群居生活,一群蜂包括蜂王、雄蜂和工蜂。各种蜂的职能不同,分工也不同,有的采蜜:有的防卫,有的保洁:有的保育等等。但它们能彼此协作,各尽其能。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美的例子。
三、艺术美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导入新课或讲授生物学知识,经常引用一些古诗文。此举不仅易于知识的讲授,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美。
我们引用杜甫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引用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导入新课,用以讲解蚕的发育过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以用来说明生物群落的演替的类型等等。所有这些,都能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领略到艺术美的真谛。
四、科学美
科学美源于自然美,它是学生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才能体验到的一种美。生物本身是美的,这也反映了生物科学也是美的。在生物教学中,就是让学生接受科学美的教育。
被恩格斯称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其中有两个是有关生物方面的。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为生物界找到了美的统一基础,即所有的生物(病毒除外)构成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则揭示了生物学美的发展历程。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中心法则,DNA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生态平衡,克隆技术的运用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能充分体会到科学美的和谐、对称、新奇等。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合理地把握好生物知识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进行渗透,进行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这样不仅会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而且也能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鉴别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6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