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问题 激发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荷奇

   教学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质疑解难,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前提。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必须从学生具有强烈接触物体,探究物体的本能与需求出发,把学生内在与丰富的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探索,再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问题导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地学习。
   关于如何创设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拓展思维
   任何认识活动都是一定情感作用下进行的,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肯思考的直接动力。但这种内在的情感动力要靠教师激发和调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一般“指令式”、“问答式”语言,而改用对学生信任、充满感情的“谈话式”语言,同时创设不同的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敢想、肯想。即使想得不完善,甚至想错了,也不会产生心理压力。对学生具有独特性想法,不要轻易否认,注意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如,在一次学习量角的度数时,有位学生没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准角的一条边,而是随意放置,然后量出角的度数。有的同学认为,这种量法与课本上不一样,所以是错的,但是这位学生坚持说自己这样量出的角度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可作以下设问:这样的量法正确吗?这样的量法与书上的量法有何区别?接着,教师画出相邻的两个角,要求量出它们的度数,让学生动手讨论,实践结果,学生就会发现,如果用零刻度线对准的方法量,量角器要放两次,而用那位同学的方法,就只要放一次,再计算也可得出,这样即加深了大家对基本方法的认识,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创见,开阔大家的思路,同学们动脑的劲头更足了,敢问“为什么”的人更多了。
  二、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计问题,引发思维
   数学新旧知识之间常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新知识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去考虑,先让学生以已学过的知识为基础,鼓舞学生,发表各自见解,然后教师从旧知识中准确地抓到新知识的认识生长点,创设出导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思维,为顺利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同化和顺化。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问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课前可先让学生准备好完全相同的任意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一对,教学时老师可先引导学生取出其中的一对锐角三角形进行装拼,拼好后提问:“哪一种是你们所学过的图形。”学生很快回答:“平行四边形。”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任意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几种拼法?为什么?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剩下两对的三角形进行装拼,拼好后让学生各抒己见,有不同意见,可以自由站起来补充,鼓舞学生说出不同想法。最后经过分析、比较,学生就可以根据已学过知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从而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22,通过这样画龙点晴的设问,使学生尽快地触及新知识,为学生解决新知铺路架桥。
  三、在认识的关键处设计问题,启发思维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要求,抓住问题本质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点上要紧抓不放,在教学关键处时巧妙设计问题,从而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例如:学生在掌握圆锥体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的1/3,但对于如何求得与圆柱体等底不等高的圆柱体积时,往往不知所措,这是因为新知识和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不一致,他们只能机构运用“圆柱体的体积×1/3”公式求出圆锥的体积。这时可先出示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使静态变为动态,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并让学生大胆去猜测联想,鼓舞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地思维,并设计如下问题:“把圆锥体的高升到原来的3倍,使圆锥和圆柱等底不等高,这时两者的体积关系怎样?”把圆锥的高还原,而把圆柱的高升高到原来的3倍,这时两者的体积关系怎样?把圆柱和圆锥的高同时升高到原来的3倍,它们的体积关系又怎样呢?通过这样形象直观演变、设问,学生进一步理解圆柱和圆锥两者的相互联系和辩证关系,发展了空间思维,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验证他们所掌握的知识。
   为此,我认为在教学中,通过适时巧妙的设问,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突破关键,引导探索讨论,达到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良好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7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