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匾额\楹联在园林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覃龙远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5-0126-01
摘要:作者针对匾额、楹联在园林中的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匾额、楹联的分类与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匾额 楹联 园林
园林景观的意境。经常借匾联的题词来破题。这种形式犹如绘画中的题跋。有助于启发人们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尽管有些匾联诗文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弊,但大多数还是比较真切地反映了园林景观的真实意境。这就是所谓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或者说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由此看来,园林确实非徒有自然山水的形式美,而且还升华到了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1、匾额、楹联的分类与作用
1.1匾额、楹联的分类
依据我国园林中的匾额从所表达的语义内涵来看。有以下几类:
(1)隐喻一统,藻饰升平。如圆明园的景区命名为“九州清晏”、“万方安和”等。都具有这样的点示和深化象征意蕴的作用。
(2)表征仙境,寓意祥瑞。如北海有“琼华岛”,圆明园福海有“蓬岛瑶台”,私家园林中。苏州拙政园、常州迎园也有名为“小蓬莱”、“小瀛州”的景点。这类蓬莱仙岛式的景物和命名,成了传统园林塑造“人间仙境”意蕴的惯用模式。
(3)修身勤政。规诫自勉。这种规诫性的匾额多用于殿堂内部空间的点题,如圆明园各殿堂就有“勤政亲贤”、“刚健中正”、“自强不息”、“公正平和”等大量的规诫性的匾额。封建帝王以这类匾额为座右铭用意在于规诫自己修身勤政,标榜自己亲贤识礼、注重道德修养。从建筑意境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匾额,也起到了点示场所精神和点染空间气氛的作用。
(4)寄意隐逸,比拟高洁。苏州的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的匾额大都体现了这种意识。
(5)标点境界写仿名胜。这样的匾额能够准确把握景观特色,突出景观个性,善于把建筑、山川等实景意象与春晓、秋月、晨霞、晚钟等虚景意象交织在一起,升华成虚实相生、诗意盎然的境界,既对景物起到点睛作用。也对鉴赏起到指引作用。大大强化了景物所写仿的意蕴。
(6)“述旧”、“编新”,画龙点睛。这种匾额主要用于点景抒情。拙政园西部扇面亭可以说是点景抒情的题名杰作。述旧而不蹈袭风趣而不近俗,含蓄而不奇涩,有发人遐想的空白和余韵。
1.2匾额、楹联的作用
综上所述已不难看出中国建筑文化对于匾额是极为重视的。它高高地展示在建筑物最醒目的位置。它把文字性的东西转化为建筑性的构件。取得了文学手段与建筑手段在艺术形象上的有机统一,且融书法美、工艺美和建筑美于一身,在建筑形象上也起到重要的美化作用。
我国园林中的楹联,在深化意境和指引鉴赏方面起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标点境界、升华诗韵、诱发遐想、激励情怀、引申哲理。它既参与了意境客体的构成,深化了意境客体的意蕴,又充当了接受主体的导游。发挥了指引鉴赏的功效。
2、存在的问题
2.1植物配置缺乏意境
由于园林欣赏的主体已经由从前少数上层阶级发展到今天的人民大众,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园林营造的植物景观主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对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已经不如传统园林那般比比皆是。但这并不等于就不注重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反而是要求设计者更为精准的把握住在何处、用何种方式搭配植物营造出合适的意境,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2匾额楹联的内容与植物景观表达脱节
这是指文字所传达的出的信息,在其周围的景色中无所依托,植物配置不能反映这种内容:或是指植物配置所表达的意境与匾联内容完全没有联系,让人不由得顿生疑惑之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其一,目前有很多的园林设计者一方面想效仿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境界,一方面又希望融入现代的设计思想,结果却没能掌握好二者的结合点,引入许多传统园林中所没有的新植物,却试图用传统文化去进行解释,难免失之华彩。其二,部分园林设计者只是追求一种外在的形式,没有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诗文随意附着,自顾其深层含意,这样的匾额楹联与周围的景观的联系不免有牵强附会之感。
2.3匾额楹联的创作缺乏新意
从古典园林受到冲击开始衰落,匾额楹联的创作也开始停滞不前,再加上现今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已不是诗词歌文,匾额楹联这种以诗文作支撑的文学形式也难以得到发展。现代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基本与几百前年的相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缺少创新,显出老旧颓废之态。
3、应对的策略
(1)植物配置讲究科学性、生态性的同时,注重意境的营造。俞孔坚教授在《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理论》中指出:“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这就对我们园林植物配置的意境营造提出了要求。园林意境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中国传统的植物配置寓寄着浓厚的人文情感,而人们喜爱自然与需要精神调剂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的优秀经验,营造合理意境。
(2)无论是按照植物景观意境来书写匾额楹联,还是以匾额楹联的内容来配置植物景观,都要注意二者的一致性,不要景无所出、情无所感。文字能引起人的思考和联想,而实实在在的景观带给人视觉上的感受能使这种联想更加真实,通过这些联想,也能使景观更加具有艺术性。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完整而清晰的表达出设计者的意图。
(3)自从合理利用匾额楹联的功能,使其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匾额楹联同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紧密相连,常作为园林意境的载体,通过大量的诗文题咏传递文化信息。它融文字于园林艺术之中。是中国文字里一种风格独特的文学形式,内容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的浓缩与表征。通过匾额楹联这种形式,有助于观赏者去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传承作用。
4、结束语
匾额、楹联是文学手段介入建造意境的两大途径,体现了文学意象与建筑意象的有机融合。对建筑意境的客体结构和主体鉴赏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使造园艺术得以不断升华,在意境的丰富、格调的高雅、手法的多样、理论的充实诸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可说是中国建筑的一份独特的美学遗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