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福建省抗旱规划若干技术问题讨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斌

  [摘要]结合福建省抗旱规划编制工作,对干旱标准及判别方法、旱情重现期分析、干旱的时空分布、抗旱水工程选择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看法。
  [关键词]抗旱规划技术讨论
  
  1引言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以国办发[2007]68号文下发了《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应结合经济发展和抗旱减灾工作实际,组织编制抗旱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规划做好衔接,以优化、整合各类抗旱资源,提升综合抗旱能力,避免重复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抗旱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指导”。水利部以办规计函[2008]542号文――《关于开展抗旱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抗旱规划工作。
   我们在根据水利部《抗旱规划编制大纲》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抗旱规划技术大纲》编制福建省抗旱规划中,对干旱标准及判别方法、旱情重现期分析、干旱的时空分布、抗旱水工程选择等技术问题,做初步探讨。
  2干旱标准及判别方法
   水利部2009年3月颁布的旱情等级标准(SL424-2008)采用土壤相对湿度、降水量距平百分率、连续无雨日数、作物缺水率、断水天数等农业旱情指标;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连续无雨日数等牧业旱情指标;采用城市干旱缺水率、因旱饮水困难评估指标等城市旱情指标与等级;采用区域农业旱情指数、区域牧业旱情指数、区域因旱饮水困难指标与等级、农牧业综合旱情指数等区域旱情指标及等级。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编制的《技术大纲》以旱灾损失率、粮食损失率等指标划分旱灾等级。
   福建省政府闽政办[2005]60号文颁布的福建省抗旱工作预案所附的福建省干旱等级划分标准,采用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连续无效降雨日数、降水距平百分率、干燥程度、降水频率、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率、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水田缺水率、旱地失灌率、作物受旱面积百分率、作物成灾面积百分率、人畜饮水困难百分率、城市干旱缺水率等12个指标。
   根据福建省实际情况,采用本省的标准进行等级划分,以此作为全省抗旱规划的基础和依据是较合适的。
  3旱情重现期分析
   分析研究确定旱情重现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课题,由于国内外尚未有唯一的成熟的确定重现期的方法,目前我国南方各省多以1~4个指标,如按年降雨量排频、按年径流量排频、按干旱期时段雨量排频、按连续无降雨天数排频等。频率适线线型多采用P-Ⅲ型或经验频率线。表1是南方几个省最旱年份及分析的旱情重现期。(不完全统计)
   表1南方几个省最旱年份及旱情重现期估算成果表
  省名 最旱年份 旱情重现期(年一遇)
  云南省 2010年 80~10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0年 60~80年
  贵州省 2010年 80~100年
  四川省局部地区 2010年 60年
  福建省 2003年 110年
  海南省 2005年 100年
  江西省 2003年 110年
  广东省局部地区 2003年 40年
  浙江省 1967年 50年
  湖北省 1959年
  山东省 1989年
  江苏省 1994年
  安徽省 1978年
  
   福建省2003年旱情重现期是以7种方法分析估算的。7种方法是(1)年降雨量频率分析(2)7月份降雨量频率分析(3)7月份水面蒸发量频率分析(4)比较分析各雨量站2003年雨量与历年最小雨量(5)比较分析各站历年水面蒸发量、降雨量和干燥度指标(6)比较分析各站历年七月份水面蒸发量、降雨量和干燥度成果(7)根据最高气温、最小降雨量、最大蒸发量、持续干旱范围、旱灾损失等综合评判。
  4干旱的时空分布
  4.1 干旱的时间分布
   干旱的时间分布即干旱年际分布和年内分布。年内分布即易旱季节分布。
   根据调查取得的农田受旱损失情况,结合气象器测的降水量,以连旱日数为指标,许金镜等[4]分析出我省本世纪以来干旱的年际变化是:特大干旱的出现频率为4%,平均25年一遇;严重干旱的出现频率为7%,平均14年一遇;中度干旱的出现频率为19%,平均5年一遇。轻度干旱的出现频率为64%,平均1~2年一遇。干旱的年内变化是:特大干旱21年和严重干旱37年中,夏旱占11年和19年,夏旱是福建省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灾害;春旱占1年和10年,出现频率最小;夏旱受灾面积远大于春旱;夏旱粮食损失量大,春夏均旱占9年和19年。还有秋冬旱型,特别是复合型,即两个干旱时段组合而形成特大旱,如九龙江1962年~1963年秋冬春旱,全省2003年~2004年夏秋冬春旱。
   仅从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指标分析干旱是不够的,我省属南方湿润地区,农田灌溉是补水灌溉,农村人畜饮水也是补水供水,即在降雨不足时由水利工程加以补充。因此,必须从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指标加以分析。
  4.2 干旱的空间分布
   干旱的空间分布即旱灾易发生地区分布。福建省干旱空间分布主要如下:
  4.2.1严重干旱区。主要有福清、长乐、连江、罗源、平潭、厦门、石狮、惠安、东山、福鼎、霞浦、莆田、晋江、龙海、漳浦、云霄、诏安等市县。
  4.2.2中度干旱区。主要有闽侯、永春、仙游、南安、柘荣、福安、宁德、南靖、永定、上杭、武平、长汀等市县。
  4.2.3轻度干旱区。我省其余市县区均为轻度干旱区。
  5抗旱水工程选择
   本次抗旱规划界定为“小抗旱”,即在设计保证率内的工程属水资源配置工程,超标的水工程为抗旱应急工程,为应对突发事件等的为安全保险考虑的水工程为抗旱备用工程,也有的水工程是应急与备用结合,当然,一些未纳入水资源配置工程或未纳入各类规划的新的水工程也应纳入抗旱水工程中。
  5.1 抗旱应急水工程选择
   当出现特殊干旱(特殊枯水或连续枯水年份和特殊枯水季节引起的当地水资源匮乏)时应重点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兼顾重点行业用水的应急方案及工程措施,即抗旱应急水工程。主要有新建小微型水源,如蓄水池、小型引提水工程、机井、小水井(手动)、水窖等,还有乡镇、村庄恢复原有山塘、水井、输水管道功能和清淤整修工程等。
  5.2 抗旱备用水工程选择
   当出现突出事件(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污染、地震、战争等破坏了水源或断毁了输水渠(管)道)时,要有一定可供水量的水源工程做为备用,保证生活生产用水不受大的影响,即抗旱备用水工程。主要有二水源、三水源和多水源工程,工程联网配套、水系连网配套、供水系统联网(包括互为备用水源、供水配套设施等)工程等。
  5.3 抗旱应急与备用水工程选择
   有些抗旱水工程既为应急又是备用工程。如中小水库除险加固、水库配套工程、抽水泵站、引水渠洞配套工程等。
  5.4 新建水工程
   在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水库建设规划时未纳入水工程,也应纳入本次抗旱规划水工程,原已规划工程本次不应重复规划。这类水工程主要有水库扩蓄工程、调水工程、水厂扩建工程、开发区供水工程等。
  6几点看法
   抗旱规划编制工作全国是第一次开展、福建省也是第一次进行,我们在水利部指导下,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认真探索,有以下几点看法与大家一起讨论:
  6.1 虽然对干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干旱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但因水质性、资源性、工程性缺水而造成的旱灾或干旱,已日益成为大家的共识。
  6.2 由于地域性差异与旱情的复杂性,采用多指标与本省的标准进行等级划分,以此作为福建省抗旱规划的基础和依据是较合适的。
  6.3 对我省易旱地区,特别是海岛和半岛地区,抗旱工程措施应多样化。有的船运、车运即可解决;有的结合排水排洪工程建设雨水集蓄工程;有的建机井备用;有的可规划井位,应急打井取水抗旱;有的利用不同的水源工程系统,联网配套、互为备用,有效地进行库容补偿和水文补偿,联合调度,合理调配水资源等等。
  6.4 对我省易旱季节分布,不仅要从旱灾发生结果来判别,而且可能要从干旱成因方面多做分析研究。我省沿海地区干旱与否受台风雨影响极大,有台风雨易洪涝,无台风雨易干旱,台风雨迟来易干旱,台风雨早结束也易干旱。故研究易旱季节分布,须研究台风雨分布规律。
  6.5 本次抗旱规划编制,深感到资料的缺乏。因此,加强旱情资料的收集与整编工作,是做好抗旱规划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斌.福建省干旱指标体系研究[J].人民珠江,2005,(4).
   [2] 陈斌.福建省干旱标准及判别方法研究[C].2003福建省旱情分析与抗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3] 陈斌,董爱红.福建省2003年旱情重现期分析研究[C].2003福建省旱情分析与抗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4] 许金镜,黄文堂,黄文.福建气候灾害及其评估[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5] 黄文,陈仕,许金镜,等.福建旱涝灾害[C].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3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