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罗源湾区域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冬银

  [摘要]环罗源湾是未来福州市经济的增长点。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评估环罗源湾区域优势资源和劣势资源,提出区域发展战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SWOT罗源湾发展战略
  
  1前言
  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分析,最早用于企业战略管理,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因素(机会和威胁)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中使用最广泛,最持久的分析工具,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单个企业的战略管理延伸到产业群体、区域经济、城市管理、环境管理、海岸带综合管理乃至国家战略等领域[1-4]。环罗源湾的发展定位研究遵循资源定位原则,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评估优势资源和劣势资源,提出区域发展战略。
  
  2环罗源湾区域概况
  罗源湾为福建省六大深水港湾之一,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北邻三都澳,南隔黄歧半岛与闽江口连接。环罗源湾区域包括连江、罗源两县的11个乡镇和相关区内的4个乡镇。2006年罗源湾沿岸区域总人口共38.6万人,人口密度为532人/km2,拥有劳动力18.6万人,其在三个产业间的分布比例为:55.75:21.05:23.20。2005年区域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3.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9.96亿元,工业产值43.24亿元。环罗源湾是未来福州市经济的增长点。根据《福州市南北两翼发展规划》,北翼(即环罗湾地区)的性质为能源与临港制造业基地、海洋产业基地,其功能定位为近中期重点依托罗源湾深水岸线优势,发展能源和临港制造业,并为远期海洋产业及大型临港工业发展预留好临港纵深产业用地和岸线。
  
  3环罗源湾区域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资源优势
  ① 港口资源:罗源湾港内风平浪静,水深条件好,具有不冻、不淤、避风等优良的建港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是福建省6个可建5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其中罗源湾南岸门边至古鼎屿一带岸线平均天然水深在30m以上,最大水深可达80m以上,10m以上天然深水岸线约11km,可以建设1-30万吨级泊位码头35个,可全天候通航大中型船舶。福建省政府2006年7月出台的《大型深水港保护与开发方案》规划建设50万吨级超大型深水泊位岸线3处、20万-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岸线18处、大型修造船基地2处,包括六大深水港,即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塔角和东山湾。② 渔业资源:罗源湾是一个鱼类种类十分丰富的港湾,鱼类共有241种,但鱼类资源量和渔获量小。③ 滩涂浅海资源:罗源湾滩涂浅海资源丰富,湾内水域总面积226.7 km2,其中滩涂面积104.71 km2,占湾内水域总面积的45%,主要分布在连江海域,罗源县仅在碧里和廪尾一带分布,潮滩滩面平缓。浅海面积(20m等深线以内)74.85 km2,其中0-5m等深线44.36 km2,5-10m水深海湾面积19.53 km2,10-20m水深海湾面积10.96 km2。罗源湾位于福建东部沿海,是典型的亚热带暖水内湾,湾内风平浪静,浅海滩涂面积大,适合于发展水产养殖。
  3.1.2区位优势
  罗源湾地处省会城市福州市北翼,具有临海近台的独特区位优势,并且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繁荣带的中间点,具有显而易见的区位优势。
  3.1.3建设用地优势
  罗源湾港区陆域基本利用海滩和山丘地开发为主,不需要占用农田。现有围垦面积达56km2,可供开发工业用地,为港区临港工业、仓储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2 劣势分析
  3.2.1产业结构劣势
  环罗源湾区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虽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工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单调,未形成产业链,支持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力量有限;工业数量扩张的同时,质量不够匹配,未能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主导产业矛盾冲突较严重,目前较突出的是水产养殖与港口和工业发展的冲突。罗源湾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目前的主导产业是水产养殖,但现状工业污染造成水产养殖损失的事件已频繁发生。随着临港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更大冲突,并将导致大量渔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资源条件,水产养殖与港口和工业发展的矛盾冲突将越来越剧烈。
  3.2.2港口资源量有限,可服务区域小
  尽管罗源湾的港口资源优势较明显,但存在以下问题:①自身的深水岸线资源量仍然有限,无法形成年吞吐量为数亿吨的大型港口;与福州港其他港区距离较远,难以统一协作调度,无法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因此无法成为大型港口;②深水岸线后侧的腹地太小,难以开发大规模的仓储用地,无法成为大型中转枢纽港;③罗源湾周边及西面纵深区域的经济均不发达,港口运输的需求量不大。
  3.2.3土地资源较缺乏
  罗源湾区域内多丘陵,平原台地少,海滩和山丘地多。除了现有围垦面积为56km2的滩涂地外,难以开发其他土地。土地资源的短缺限制了罗源湾开发为大、中型工业区的可能性。
  3.2.4淡水资源紧缺
  罗源湾区域内淡水资源较为缺乏。罗源县和连江县水资源总量为53.19亿m3,人均水资源量约为6152.78 m3。虽然罗源湾区域内水系比较发达,但流程短促,缺水现象仍然存在,主要是区域分布不均,特别是东南部沿海地区缺水情况较为严重。
  3.2.5区域生态环境劣势
  罗源湾“口小肚子大”,避风条件好,但对污染物的扩散极为不利,海湾环境容量有限;罗源湾周边区域多丘陵,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开发必然导致生态的破坏。生态环境脆弱是罗源湾的劣势因素之一,也必将抑制可门港的发展。
  3.2.6产业冲突和社会环境矛盾
  目前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水产养殖与港口和工业发展的冲突。罗源湾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目前的主导产业是水产养殖。现状工业污染造成水产养殖损失的事件已频繁发生。
  3.2.7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区域内除了有少量的公路交通设施外,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相对滞后;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相对滞后,如污水处理,生活配套设施等建设任务繁重,资金缺口较大。
  3.2.8区域管理难以统一协调
  罗源湾区域涉及罗源、连江两个县域,由于本位主义的原因,造成各方面管理上的混乱和矛盾,难以统一协调。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的最大利用、行政的协调管理、权益分配、污染纠纷等,这对吸引外资,协调综合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
  3.3 机遇分析
  3.3.1历史机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建设。2004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交通部、铁道部也先后分别同福建省政府达成了部省共建海峡西岸快速运输通道的协议。福建省也十分重视自身港口的发展,在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以港口为依托,‘东出西进、南联北接’,建设规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海峡西岸港口群”,以及福州市“拓展南北两翼”战略的提出,都为罗源湾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3.3.2产业发展机遇
  目前,正值“十一五”期间,从周边环境看,长三角、珠三角产业结构高度化已居全国领先水平,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新兴产业群体迅速崛起,一批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步外移。罗源湾开发区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与台湾经济区的中间地带,具有承上启下、东进西出港口资源的优势,这为罗源湾开发区主动承接周边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一个大好机遇。随着台海关系的缓解,台湾产业的转移,使罗源湾能够更好地利用台资,借助台湾企业的技术、国际营销网络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3.3.3其他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重化工业正积极寻求低成本扩大市场,其选择空间顺序为协调配套、产业整体水平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也加快向中国沿海地区集聚;同时,我国重化工业、能源工业项目布点也正逐步向沿海地区转移,为罗源湾开发区选择发展临港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罗源湾开发区以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对内外资有强大的吸引力,也就自然成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地区)产业转移的优选区域之一。
  3.4 威胁分析
  3.4.1港口发展的竞争威胁
  罗源湾港口开发面临着来自国内的强有力竞争。与国内外其他港口相比,罗源湾港口开发建设起步较晚,且规划布局不尽合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充分、科学的利用。在未形成规模经济之前,在与国内其他港口的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在沿海港口中,上海港航运配套服务日趋完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日益突出。北仑港已建成了第六代以上的大型集装箱码头,凭借其深水港和单位集装箱投资成本低的优势,完全可以分流到福建的部分货物。罗源湾北面有三沙港,南面有马尾港、江阴港和湄洲港等,港口之间的竞争对罗源湾的港口开发造成极大的威胁。
  3.4.2周边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威胁
  罗源湾区域发展的机遇相对于周边区域来说并无独特的机遇优势,因此周边区域发展存在着与罗源湾发展的竞争,即罗源湾区域的产业布局存在着与周边区域产业发展竞争的威胁。若罗源湾区域的产业布局不能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避开自身资源的劣势,选择周边区域难以发展、自身又具有优势资源的产业的话,产业发展竞争的威胁将抑制该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4结论
  4.1环罗源湾区域优势主要表现在港口资源和渔业资源优势,以及一定的区位优势,其他优势较不明显;劣势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劣势、土地和水资源的劣势,以及有限的港口资源、区域生态环境劣势、产业矛盾冲突等;机遇主要包括历史及产业机遇,威胁主要来自竞争,包括港口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竞争。环罗源湾区域存在一定的机遇,但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是等同的,并无优势;内部优势较为突出,但存在矛盾,且受到局域的限制;内部劣势极为显著,并存在明显的竞争威胁,使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4.2罗源湾区域的发展战略,应立足于减缓自身产业结构劣势、土地和水资源劣势,以及有限的港口发展空间、区域生态环境劣势、产业矛盾冲突等劣势;规避竞争威胁,选择周边区域难以发展、自身又具有优势资源的产业。具体应发展需要港口运输大进大出的、用地少、用水少、环境污染小的现代港口加工和物流等临港工业为支柱产业,和以高优农业(水产养殖)为重点产业的产业结构;中远期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以港口加工和物流带动工业化,创造条件培育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海洋)、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综合上述分析,从SWOT分析角度,建议环罗源湾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为集海洋经济和临港工业为一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城市东北翼生态港口工业城市,把罗源湾建成海峡西岸福州市的港口加工业和物流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1] Hunger J D. Wheelen T L. Essential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Kumar S.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global cosmetic industry:major players. technology and market trends[J]. Technovation. 2005,25(11):1263-1272.
  [3] 朱选功. 河南省在中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SWOT分析[J]. 集团经济研究,2005,(9):131-132.
  [4] 林嘉斌,薛雄志. 厦门市环保产业SWOT分析[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223-2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3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