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碧仙

  [摘要] 乡镇企业的崛起,深刻改变着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经济面貌。但也对农村生态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该文就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农村生态系统 环境影响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更趋合理,尤其是引世人瞩目的乡镇企业的崛起,深刻地改变着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农村的经济面貌。但也对农村生态系统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发展过程表明,乡镇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开始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如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清洁水短缺,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影响了生活和生产用水;对环境造成的物理性破坏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景观,如厂房、道路的建设,使的耕地的减少。另外,区域建设项目一般位于农村地带,如油田、煤矿、水库等建设项目的开发,也对农村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就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状调查包括农村生态系统基本情况调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或监测、样品分析及数据汇总整理。二是生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三是环境质量预测及对农村生态系统的影响。四是提出防治措施、对策和建议。其详细工作程序见图1所示。
  
  
  1 现状调查
  
  1.1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1.1.1 自然环境
  调查内容包括地理位置、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地貌、动植物等基本自然环境要素。
  1.1.2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调查内容包括居民村数量、分布人口数量与密度,农村经济结构及构成,资源、能源利用,耕地及主要农作物产量,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文物、人群健康状况等。
  1.2 农村生态系统
  1.2.1 土地资源
  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土地利用构成及分布(农、林、牧、副、渔土地面积及其生产状况,主要农作物、水果、蔬菜种植面积,单产及耕作制度,城镇、村庄、工矿、交通用地面积),土壤类型、数量及分布;成土因素及成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土壤性状,土壤环境背景值,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源(工业与农业),土壤污染物(有机毒物――有机氯,有机磷农药,酚,石油类,苯并芘等;重金属――Cd、Hg、Cr、Pb、Cu、Zn等;非金属毒物――砷、氟、硒、硼等;放射性元素――铯、锶、铀等;有害微生物――肠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菌等)。
  1.2.2 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四季特点,年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降水量及时间分布,日照天数,日照时数,有效辐射总量,积温,主次导风向及频率,风向风速时间分布,大风天数,无霜期天数,灾害天气(如台风、旱、涝等)。
  1.2.3 生物资源
  (1) 陆生生物
  A、植被。调查内容包括植物数量、种类、分布及受害情况,植物分野生的与人工的,木本的与草本的。
  B、动物。调查内容包括动物数量及种类、分布。
  C、农作物、果树及家禽。调查内容包括农作物、果树数量及种类、分布;家禽数量及种类。
  D、微生物。调查内容包括微生物数量及种类、分布。
  (2) 水生生物
  A、浮游植物。调查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数量,种类,初级生产力。
  B、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四大类所组成。调查内容包括浮游动物的数量、种类。
  C、底栖动物。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泥中的动物。调查内容包括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D、鱼类。调查内容包括鱼类种类、数量及分布。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包括水环境、气环境、噪声及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若本项工作与上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同时进行,或有近期的这方面资料,就可以不做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只要收集有关资料即可。有关这方面调查内容这里不再赘述,参见有关文献、规范。
  
  2 生物质量现状评价
  
  2.1 植物评价方法
  (1) 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即长势)对照本地植物地带特点或历史进程进行环境的综合评价。
  (2) 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物种多样性”就是利用物种种类和每个物种的个体量来反映某地区的植物繁茂程度。通常天然森林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受人力干扰或环境污染地区的多样性指数往往较低。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常用公式有两种:
  
  式中符号同①式。
  (3) 根据植物内污染物含量进行生物环境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单因子评价与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同其它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的方法一致,只是植物体内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因无统一标准,常采用清洁区内同种植物叶中某种污染物的实测含量。
  2.2 动物评价方法
   (1) 根据普查数据评价,即利用一定距离内某种动物出现的个数来表示。通常根据敏感种类的普查数据评价环境数量,普查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普查指数=N/M
  
  式中:M――计数的距离;
  N――看到的某一个动物种的个体总数
  (2) 也可以用多样性指数评价。
  (3) 根据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评价。
  2.3 微生物评价方法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进行评价,如利用菌落数可以评价大气清洁度。
  3 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及影响研究
  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是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环境与生物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研究的内容很多,侧重点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建设项目进行研究。如(1)道路建设对道路两侧的生物影响;(2)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3)噪声对禽畜的影响;(4)污水灌溉对农作物的影响;(5)污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6)大气污染对果树的影响;(7)大面积基础建设造成植被与景观破坏对环境的影响;(8)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与效果;(9)植物对噪声的减缓作用;(10)污染灌溉对土壤的影响;(11)生态环境改变对动物活动及分布影响等等。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类比法;二是计算机模拟法;三是经验法。类比法就是通过现有项目与已建成的类似项目或同样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后,分析现有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计算机模拟法是通过定量的方法,建立排放污染物数量、种类与生物数量、种类之间的计算机模型,进一步预测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验法就是根据现状调查资料及有关生物抗御干扰,或对干扰产生反应的能力,由有经验的生态学专家应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估计项目建成对生物环境的潜在影响。
  4 防治措施、对策及建议
  对建设项目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提出防治措施、对策及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使用先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加强管理,实现清洁生产。
  (2) 对未能达标排放或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加以治理,使其达标排放或对生态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 合理配置人工植物群落。在大型建设项目和新城镇开发中,人工植物是对自然植物破坏的一种恢复手段,同时种植适当的植被,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鸟类和其他野生栖息地的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在缓冲、过滤、减轻噪声和空气污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4) 提高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根据计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性质、种类、选择相应的抗性强、吸污力强的树种,起到固定(吸收),转化的作用,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如,每公顷刺槐可吸收有害物质氟化物3.4kg,吸收氯为4.2kg,每公顷核桃树叶可吸收320.8mg的Pb;6.44mg的Cd。
  (5) 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布局。如建设农田防护林带,降低风速,保护农田和果树;加强耕作,恢复土壤中生物群落,提高生物降解能力,提高土壤增产潜力。
  
  参考文献
  [1] 史宝忠编著.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 国家环保局监督管理司编.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培训教材(试用)内部资料[M]. 1994.6.
  [3]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编著. 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M]. 1988.
  [4] 中国环境科学技术委员会编. 环境科学论文集[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5] 中原油田开发建设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R]. 19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4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