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司岩
[摘要]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它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即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形式的设定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审视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对于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在教学目的的设定中贯彻科学发展观
“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优良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课程。在教学目的的设定中,“基础”课应把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巩固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学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基础”课教学过程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学思想。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在“基础”课教学中。要着重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思想理论教育。即通过循循善诱的分析和说理,采取思想引导、政治教育、宣传鼓动的方式去解决大学生政治信仰、价值观念、理想观念、伦理道德等思想问题。其次,行为养成教育。即以管理为主,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后,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即帮助学生以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人生和成长中的重大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也是“基础”课教学追求的目标。全面的素质发展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基础”课教学要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深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三)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在“基础”课教学中,同样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可否认,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如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注重现实而忽视理想信念。注重自我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等倾向。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中贯彻科学发展观
“基础”课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了思想修养、道德修养以及法律修养等基本内容。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教师在有些内容的讲解中可以重点突出科学发展观。
(一)大学生活的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
主要包括“绪论”。首先,讲解大学这个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帮助大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学习活动。其次,讲解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引导大学生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及法律素质提高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深刻认识学习“基础”课的意义,深刻认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做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的思想修养
在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中,讲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重解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引导大学生从认识人的本质人手,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发展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审视自己、适应社会、爱护自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主要包括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和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在一些重点内容的讲解中,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等,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加强个体道德修养,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自己,提升自己道德的层次,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背景。
(四)大学生的法律修养
主要包括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和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这两章以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素质也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三、在教学形式的设定中贯彻科学发展观
在教学形式上。“基础”课应改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形式。
(一)教学形式创新
1.案例教学法。教学典型案例的运用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增强现实感、实践感,在案例的分析学习中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从中受到启发,培养分析、判断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互动讨论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升。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问题,随堂调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互动讨论教学,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优势力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社会实践法。“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方式必不可少。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贴近生活,直面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并把自己的亲身感受纳入课程体系。在接受教育和锻炼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考核环节创新
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考核既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除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大胆改革,在教学考核上也应有所创新。
1.考核内容的创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基础”课的学习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践,它要求学生不仅是学习规范,还要与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因此,在考核内容上,一方面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还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的实践程度。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引导学生走上提高综合素质的发展道路上来。
2.考核方式的创新: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基
础”课也应遵循这一规律。突出课程本身“知”与“行”相结合的特点,在考核方式的设置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以相应比例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四、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贯彻科学发展观
“基础”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同时也应把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一)注重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发掘内在的学习动力。发掘内在的学习动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求知热情。对于一年级大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动力除了需要培养求知热情之外,还需要通过实现大学学习的三个转变来保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这三个转变包括:由被动接受型学习向接受型与创造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主向自主学习为主转变;热爱所学专业,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只有顺利实现了这三个转变,大学期间的学习动力才得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大学生来说,学习不仅包括对专业知识、书本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包括学习方法的学习。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大学学习的最高境界。
3.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成才中的一项基本要求。智能结构即人的智能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动态综合系统,它包括身体力、知识力、认识力、实践力、创造力等几种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及作用。
4.培养优良的学风。一个学生的学风是其整个精神风貌和各种人格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和反映,树立了优良的学风反过来也进一步丰富其精神世界,推动其人格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因此,自觉培养优良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注重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1.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如果一个人经常地、过度地处于焦虑、郁闷、孤独、自卑、犹豫、暴躁、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是不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就,得到发展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智能素质、乃至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大学生特定的社会角色以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可以概括为:智力正常,情绪乐观,意志健全,人格完善,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以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注重大学生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1.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的内容是由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构成的。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的理论前提。
2.积极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性质和交往水平,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水平。在交往中,大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能够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不断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从而摆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尽快成为一个社会人。其次,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大学时代是人的个性定型时期,积极的社会交往会造就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优化。最后,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积极的人际交往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在友好合作、互相促进的氛围中,大学生容易获得他人的友谊、支持和理解,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与成功。
(四)注重大学生生态道德品质的培养
1.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家园。人类的生存发展首先依赖的是自然环境,没有自然环境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便无法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所具有的这一内在联系,决定了人类必须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其次,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无限制的过度开发和索取,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因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大学生生态道德品质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生态道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的文明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只有大力加强公民生态道德建设。使人们树立起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生态道德是公民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带头宣传和践行生态道德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荷 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5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