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启原

  [摘要]文章深入研究分析了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的主要现状,说明加强高校科研基地建设的积极意义,指出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存在的高级别科研基地比较少、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科研基地管理机制有待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基地;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1-0169-04
  
  高校科研基地(主要是指高等院校自然科学方面的各类科研实验室与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和“人才小高地”等科研单位)是科学知识创新积累与传播扩散的主体,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成果转移的平台,是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开展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源头和最集中的载体,担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培育、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的重任。大力加强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对构建广西创新体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全区经济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率先腾飞,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主要现状
  
  近年来,在“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的指导下,广西认真制定实施《广西创新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大力加强全区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形成了科研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初具规模、科研设施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校科研基地发展体系,为构建广西自主创新体系,打造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科研基地建设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部委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小高地、科技创新“金源”单位等组成的科研基地网络体系,为有效开展技术创新研究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依托和基础平台。截至2009年底,广西高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部委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9个,广西人才小高地4个,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7个。二是延揽集聚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广西高校科研基地80%以上的科研人员中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60%左右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0多人,广西“百千万人才工程”71人,博士生导师130多人,科研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科研团队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三是科研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自2005年以来,广西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技经费筹集总额、R&D经费投入都以年均两位数增长,为促进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广西科技活动财力投入14.64亿元,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34%,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中排在第12位;广西大学2006年科研总经费7000多万元,2007年突破1亿元大关,达11347.36万元,比2006年增长59%。四是引领支撑经济科学快速增长。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每年都研发和转化大量技术创新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广西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如,广西大学2001―2005年共转化3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15项是重大创新成果,创造社会经济效益42.69亿元;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研究开发的杂交水稻恢复系测253的选育及其系列组合”科研项目杂交组合成博优253、金优253、中优253、特优253、汕优253等一系列新品种在国内和越南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253.284万公顷,增产稻谷18.65亿公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中越关系的友好发展。
  
  二、积极意义
  
  l.服务“三农”,积极促进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能够紧密联系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需求,研发和扩散农业种植、果树栽培、动物饲养、水产养殖、水利建设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各种先进实用技术到企业和农村,使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够迅速送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手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能够发挥自身科技人才优势,为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新型农民,传授广大农民朋友各种各样的科技致富本领,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科学技术和辛勤劳动发家致富,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促进广西农村富裕文明团结稳定和谐发展。如,广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高效固氮大豆根瘤茵的研制与应用”技术,其产品已在全国3000多万亩大豆作物上施用,增产幅度达25%,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服务企业,为“工业兴桂”提供有力的技术创新支撑。广西高校科研基地生长于广西,扎根于广西,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能够紧紧瞄准地方企业特别是被国家重点大学和国家科研院所忽视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研发适合当地企业技术需求的成熟实用的技术创新成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种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研强项,为广西经济科学快速发展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供不竭的技术创新动力源泉。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广西大学联合创建的“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广西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为桂林某企业研制的“尿液试纸制片机”,完全替代进口产品,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
  3.服务高校,塑造广西高校特色形象。不断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资源、有色金属资源、海洋水产资源等区域优势资源,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好一批地方优势和特色鲜明的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小高地,带动广西高校特色学科建设,打造广西高校的优势学科、精品学科、王牌学科,塑造广西高校的特色形象。同时,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的辐射作用、骨干作用和引领作用,培养造就和吸引延揽一批学术大师和优秀人才,带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明显提升,不断扩大广西高校国际国内影响。如,广西大学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展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和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扩大了广西大学在国内外的影响。
  4.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打造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一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整合科教资源,努力培养大量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开放开发所需的优秀人才,缓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面临人才匮乏的瓶颈。如,广西大学迅速采取切实措施,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为北部湾经济区培养急需的石化产业、林浆纸产业、能源产业、钢铁和铝加工业、粮油食品等现代农业加工业、海洋产业、物流产业等九大重点产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个层次的优秀人才。二是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合作,特别是集广西大部分科技资源的首府南宁和北海、钦州和防城港3个城市之间的科技合作,为实现北部湾经济区腾飞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如,广西大学开展校市科技对接活动,在北海创建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中心,鼓励科研基地科技人员到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等地方城市创业,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飞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
  
  1.高级别科研基地比较少。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广西高校十分缺乏级别较高、实力雄厚的国家和中央部委重点实验室。目前,广西高校只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个省部共建部委重点实验室和7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基地数量在全国31个省市区和西部12省区中排名都比较靠后。而广东中山大学拥
  2.大师级科技领军人才比较少。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将才,一个帅才,往往决定了一个集体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普遍缺乏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科
  3.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广西经济发展历来比较落后,属老少边穷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政府财力比较薄弱,对高校科研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更是杯水车薪。同时,广西大中型品牌企业比较少,工业化水平不高,高校科研基地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普遍不够,未能有效争取到企业大量的科研资金支持,融资管道狭窄,造成广西高等院校特别是省会城市以外的地方中心城市高等院校科研基地发展非常缓慢。据《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7)》,广西2005、2006年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分别是14.64、14.65亿元,分别排在全国第26.27位;而江西省同期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分别是19.25、19.99亿元,分别排在全国第21、19位。
  4.科研基地管理机制有待创新。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创新,而人才创新的关键是管理创新。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普遍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机制,条块分割现象相对严重,管理机制有待创新。一是科研设施未能较好地优化整合,开放共享,设有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基地24个,是广西高校的近3,5倍。广西大学与广东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拥有国家和部委重点科研基地数目见表1。研精英人才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及广阔学科视野与深厚学术底蕴的科研骨干人才,特别是大师级科技将帅人才和具有交叉学科领域背景的复合型学科领军人才。
  备使用效率不高,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的科技创新合作和科技创新信息交流相对较少。二是科研人员管理还比较封闭保守,学校之间特别是与国外重点大学的科研人员交流与协作不多,科研人才缺乏良性流动,人员管理机制比较僵化落后,缺乏合理流动与良性竞争和公平合理的考核激励。
    5.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近年来,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尽管每年都研发出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转化率较低,许多技术创新成果没能迅速及时转移扩散到地方企业,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扎实后劲,促进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如2001―2005年,广西大学共取得科技创新成果82项,但是实现扩散转化的只有30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为36.5%,而同期广东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都在50%以上,国外发达国家甚至达到70%-80%。
  
    四、对策建议
  
  1.科学定位,培育特色。广西高校全部属地方性高等院校,在开展原创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方面,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很难和国家重点大学科研基地一争高下,并驾齐驱。但是,广西高校科研基地生长于地方,扎根于地方,对地方的发展战略和优势资源、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比较了解,在承接地方科研项目,引进、吸收、开发、推广技术创新实用成果方面具有国家重点大学科研基地所不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科技资源投入到具有地方特色、传统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科研基地,打造特色精品科研基地,形成地方特色科研强项。如,重点建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等。
  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大力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基地的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科研条件优越的优势,积极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广西创新体系、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科技人员要克服重视教学、轻视科研的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要充分认识到“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人才,还要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创立新理论新学说”,研发出成熟实用的技术创新成果,积极投身到广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流动开放,共享双赢。一是建立科研人员管理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机制。推动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和良性竞争,促进科研人员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优化配置,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和有利条件。二是建立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集中投入、统一管理、对外开放、资源公用的共享机制。《“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共享”作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制度框架的核心,形成“开放、流动、共享”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集中投入、统一管理、对外开放、资源公用”的共享机制,改变过去大型设备重复购置的弊端,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实现投资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4.加强合作,服务地方。一是积极探索各种不同形式的适合双方发展的合作模式,开展全面广泛深人的官、产、学、研合作。如,广西大学开展的校市科技对接活动、北海市企业积极主动走进广西大学校园寻求科技合作的“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等模式都是实现官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二是科研人员要克服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加强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沟通和广泛开展各种科研合作,走出学校,走出实验室,主动深入企业,和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帮助企业提升科技竞争力,促进企业飞速发展和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三是科研基地加强与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园区的合作联系,确保技术创新成果扩散渠道畅通,迅速扩散到企业并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转变导向,科学评价。广西各级政府和各个高校要切实转变过去重视发表论文数量、轻视技术创新成果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导向,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价值和科技价值并重的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努力营造“尊重科技人才、尊重科研成果”的热烈氛围和舆论导向。广西高等院校在评聘职称和晋级升资时,不仅要看科技人员的论文数量,更要看论文质量;不仅要看科研成果数量,更要看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科学效益。要建立利益分配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大力鼓励科技人员重视和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参与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对那些研制周期长、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成果的高、精、尖科研项目,政府和学校在评价时要不拘一格,另眼看待。
  
  [参考文献]
  [1]唐景莉,“人才强国,人才强校”系列报道之一:关注拔尖人才扣创新团队[N],中国教育报,2004一02―10.
  
  [责任编辑:钟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59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