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泽需

  [摘要]《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与其落后的教学评价标准密不可分。我们要改革现行落后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实践的导向作用。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应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作为基点。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主动参与
  [作者简介]李泽需,梧州学院中文系讲师,广西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0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3-0194-05
  
  教学评价对教学实践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这与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落后是分不开的。目前人们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往往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必须改革。笔者认为,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虽然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但最关键的是应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参与意识作为基点。
  
  (一)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基点。是课程学习内容的必然要求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多以古今中外短小动人的精美文章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也就是说,现行的《大学语文》课主要是通过学习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达到其教学目的。而文学是人学,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作家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它以丰富的情感感染人,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文学对世界的把握是一种审美的把握,是偏重情感体验的。文学的这些特性,必然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具有一种主动参与的意识。没有参与就谈不上有情感体验,就不能真正进入到文学的世界,光靠教师的讲解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全方位的主动参与。
  
  (二)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基点。这是有其深层理论依据的
  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这种理论反对以前那种把教师当作教学的主要信息来源、教师的工作就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观点,它主张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者通过自己与概念、原则和事实的相互作用,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向,认为只有当学习者与外界环境主动地进行交流和联系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换言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以前的那种静态被动地接受各种孤立事实的过程,而变成了一种学生认知结构的动态和连续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少“讲”而多支持和辅导学生的学习,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交流、探索、发现和创新。目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国内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学者的重视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2 主体性教育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为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他们成为认识的主体,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 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它把文学批评的重点从传统的文学作品的本体研究转向了对文学作品接受对象的研究。接受美学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和检验的文学作品称为“文本”,经过阅读检验的才称为“作品”。尧斯认为,在文学进程中,不仅有作家作品,而且有读者。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史,文学价值是作家创作意识和读者的鉴赏意识构成的。也就是说,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完整文学过程,读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作家作品的。
  
  (三)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作为教学评价的基点。是符合教学改革潮流的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丰富多彩的今天,人们正在努力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求优化教学过程。虽然目前对于什么是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界定,但一般都认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2)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3)媒体作用的转变。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生手中的认识工具。(4)教学过程的转变。教学过程由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听讲、记笔记、复习笔记、考试检查”转变为“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协商、讨论意义建构”。可见,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每一个基本特征都离不了学生的参与。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完全参与进来之后,新的教学模式才有实现的可能。
  从上述可以发现,《大学语文》教学成功的基点就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就不应局限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视其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建构起一整套科学的主动参与教法。
  那么,怎样才是科学的主动参与教法呢?简而言之,就是抓住三条线索,做好四个步骤,坚持三个原则。
  
  (一)在实施策略上。要把握住三条线索:一是教师的“导”线;二是教材的“图”线;三是学生的“行”线
  1 教师的“导”线,即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辅导作用。教师的职能虽说由传统的“教”变为“导”,但不等于说放任自流。在奥妙无穷、纷繁复杂的文学海洋里,教师要优化教学结构,尽量避免学生走弯路。此外,教师还应该教学生学会探索文学奥秘的方法。学生的参与应是全方位的。学生不仅应在课堂上参与,还要学会课前的参与、课后的参与;不仅有教学内容的参与,还要有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估等的参与,例如师生共同制作课件(有条件的话可让每个学生都制作一两个文学课的课件);在参与的方式方法上,除了常用的回答式外,还应有讨论参与、辩论参与、研究性参与、合作参与;等等。
  例1:合作参与
  中外爱情诗之比较:分组搜集资料一分组介绍一合作归纳异同
  例2:研究性参与
  文学的蕴含与李商隐无题诗解读
  文学理论阐释一具体作品分析-+找出规律
  例3:批判性阅读参与
  《青春之歌》结尾初版稿与再版稿的优劣之比较
  2 教材的“图”线,即是发挥教材“导游图册”的作用。现行教材的编写虽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了,但其编排体系已日趋严密科学,古今中外文学的经典“景点”大多已在“图册”上标示明白。充分发挥

其作用,可以把学生从繁忙的记笔记大战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学生的品读和思考。先前高校那种老师讲学生记的上课方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材的短缺。后来有了较好的教材,又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没有好好利用它,或者是有的教师为了避免照本宣科而乱其秩序,或另起炉灶,这样上课学生只有疲于做笔记,而很少有自己思考和活动的时间,更谈不上什么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而作为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拿教材这个“导游图册”自己去寻幽探胜的能力。因此,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是实施主动参与的又一关键。如果说教师是一个说话的导游,那么教材则是另一无声的向导。
  3 学生的“行”线,即是说《大学语文》课所做的一切自始至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要有包办代替的思想和行为。西蒙兹和祖伦曾把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概括成三种类型,如表1:
  从表1中我们可看到,完整的学习过程应包括准备活动、教学和评估活动。准备活动和评估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都会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平常许多教师也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但大多局限于教学这一环节,而对准备活动和评估活动往往是忽略的。这种现状必须改变。全方位的主动参与需要学生在各种类型的活动中都应积极参与进来,如对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的理解和认同,能使师生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和谐愉悦地通向胜利彼岸;而学生的自我评估则能使学生发现不足或品尝成功的喜悦,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二)在具体实施步骤上,要抓好四个环节:读-评-读-结
  第一个“读”是指学生要阅读大量的文学文本,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大学语文》课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据调查了解,目前学生在这一环节上还是显得相当薄弱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很难有悠闲的时间和心情来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即使是那些爱好文学的学生,也往往是在躲开教师和家长的视线下偷偷摸摸来看的。又由于青少年比较喜欢看那些武打、言情、侦破之类的小说或“文化快餐”,而很少涉猎到传统的名家名篇,所以,在许多学生那里,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屈指可数的。学生对文学文本阅读的量少面窄,使得教师必要精彩的点评都显得苍白无力,思想情感上没有半点共鸣,文学课枯燥乏味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读是基础,务必切实做好。一方面,文本在召唤读者的阅读,只有读者与作者构成对话关系之后,文本才能由原来“死”的状态变成活的东西,才能成为文学作品,这是现代文论十分强调的一个观点。如果光靠教师的概括介绍,学生很难真切地体会到其中的韵味,甚至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教师对文学作品的个人偏好,教师无论怎么讲解也难免挂一漏万。因此,要真正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妙处和内涵,必须强调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为做好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新的阅读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对一篇篇文章进行细致阅读分析的方式,如主题式阅读、选择性阅读等。
  主题式阅读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以主题为圆心,以有关文本为圆的扇面组织信息,进而阅读大量相关文本。它是开展科学研究时查找资料、研读文献所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式。主题式阅读的优势是很明显的:(1)主题的丰富性、灵活性。主题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艺术方面的;可以是比较异同的,也可以是单纯求同或单纯求异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主题及有关文本可以由教材提供、教师提供或由学生自己决定。(2)信息的容量大、外延宽。可阅读文本数量多、范围大,文本可以是纯语文的,也可以是多学科的;可以是纯课内的,也可以是纯课外的,或课内外结合的。
  选择性阅读方式指的是学习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博览的基础上,任意选择文本中的某一点进行精读,如专看情节,专看艺术特点,专读某一段等。阅读审美学认为,文本是处于潜在状态的,其意义的生成与开发,有待文本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当学生阅读时调动自己的知识思想、情感参与其中,把自己的主观认识注入到文章中去,这就形成了西方接受美学所说的“主动介入”的心理过程。“投入一参与―个性化”这种高度个性化的阅读是以认识心理学中知觉的选择性为心理学依据的。通过选择性阅读刺激学生的阅读兴奋点,不但有利于学生在博览精读的基础上形成倾向性鲜明的个性化阅读特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吸取信息、选择信息的习惯。
  “评”是指学生在初读文学文本之后,根据自己的经验、体验、情感、知识等对所读文本作出初步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出自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的,不受他人影响的一种分析判断。这时要敢于怀疑,敢于碰老师讲的,敢于碰书本上说的。否则,学生就会迷失自我,陷入人云亦云的泥淖中去。在有了自己的初步评价之后,再对照别人的评价,比较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异同,检视正误。如果最终发觉是自己的理解出现偏差,那么可在总结时分析自己出现偏差的原因,同样可以从中获益。实际上,对一些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有许多新颖合理的解释都是在学生的怀疑下总结出来的。
  例4:《项链》的主题:批判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女主人公追求的元可厚非-人生变化无常
  例5:《孔乙己》的主题:科举制度的罪恶-旧式教育不利于人的发展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凌辱-揭示国民性格的劣根性
  “读”是指对那些蕴涵丰富的作品的深读广读。这时候的读,不光是局限于原著,还可广泛涉及相关的资料,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材料、各种不同的评论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纠正在初读时出现的误读,另一方面也可以填补初读时的“空白点”。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令人百读不厌的,而每一次阅读的感受往往也是不一样的。有人说,年轻时读<堂吉诃德》只觉得滑稽可笑,中年时读则对主人翁肃然起敬,老年时读则潸然泪下。这段话虽说的是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对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样,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对文学作品意蕴把握的不易。正因为如此,青年学生阅读借鉴一些相关资料是很有必要的。正如老舍所指出的,如果我们只孤立地去读一本作品,对这本作品的评价,就会只凭自己的感情去判断,就可能产生偏见。看了别人的意见,才能去掉自己的偏见,才能吸取营养,去掉糟粕。老舍曾举例说,他年轻时很喜欢读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爱不释手。开始创作时,也尽量模仿狄更斯。但狄更斯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呢?他自己却不甚了解。后来,读了些研究狄更斯的文章和著作,才知道自己所津津乐道的,原来正是这位大作家的短处。老舍的话和经历对我们学生学习文学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结”是指总结归纳,找出规律、分类归档、融会贯通,使所学内容知识化、系统化;否则,所学知识会一盘散沙,零星散乱。这不是《大学语文》课的追求。
  例6:中国古代作品永恒主题之一:怀才不遇
  代表作家:屈原、李白、韩愈、苏轼……

  代表作品:《离骚》《进学解》《赤壁赋》……
  典型表现手法:闺怨思妇式;怀古伤怀式;直抒胸臆式。
  学生“阅读―评价”再“阅读一总结”,体现了学生在《大学语文》课中对文学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文学现象到文学本质、由低级向高级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是一个辩证认识的过程。
  
  (三)主动参与教法要坚持三个原则
  1 坚持思维训练的原则。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使学生的脑子充分动起来,让其思维处于一种高度活跃状态,而不光是看他们嘴巴动了没有、身子动了没有。学生在课堂上各自默默无声地自学,我们说这是一种主动参与的表现。相反,全班同学齐答齐读式无需动脑的活动,尽管表面上热热闹闹,但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参与。我们在重视课堂气氛的同时,更应始终关注学生参与思维的深人性。要使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够解决一般的问题,更能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不仅能够运用一般的解决问题办法,更能够发现和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各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新境界。
  2 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尽管学生个性能力不一,不同学生宜用不同的方法,但要避免“少数人热闹,多数人看热闹”的情形,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就必须有面向全体的意识。假如课堂的种种活动只为一部分学生设计,或者实际参加的人只是一部分(参加者只有几个的活动,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是屡见不鲜的),那么,这样教学的成功率将会大打折扣。教师应面向全体,为所有的学生铺设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要以各种手段方法,使他们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促成良性循环。例如:辩论活动能参加预赛和决赛的一般只有十几人,要使更多同学都能从中得到较大的益处,需作些设计,如先安排全班同学参加小组模拟比赛,进而决定预赛和决赛的人选;鼓励不参加预赛和决赛的同学在辩论赛中承担其他任务,如参与本小组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参加辩论提纲的讨论和参与赛后总结等。当这些同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就给辩论队员以及其他同学填补了学习中的某些空白或不足之处,使全班都能共同获益。
  3 坚持超越性原则。超越,主要是对常态、常规、常轨从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引导学生获得突出的进步。只有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才能保证有所创新有所创造。美国提倡渗透式的教育方法,其特点是特别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初期往往对所学的内容不太清楚。对于这一现象,扬振宁教授认为,这种渗透式教育从知识的学习角度来看,它不在于给学生什么明确的、系统的知识,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点一滴的体会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根据这种教育理念,我们在教学中应提倡超越,即要改变学生亦步亦趋的学习现状,改变过去那种等到大学毕业后才能搞研究的思维惯式,及早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课主动参与教法的建构可以表述为如下模式:
  
  教师的“导”是主动参与的方向,学生的“读”是主动参与的根本,“结”是主动参与的最终归宿。
  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几个维度,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为标准,建构起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以此来指导和推动《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责任编辑:清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7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