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文达

  [摘要]现阶段,农村中学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学生知识面层和师资条件、教学设备等问题的困扰,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改革仍然举步维艰;在阅读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难以“主导”,学生难成“主体”,因而不少教师不免会发出沉重的感叹。那么,农村中学应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呢?笔者以为,农村中学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不能简单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不应以教师的行为代替学生的阅读行为;作为老师,应作引路人,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并尊重其阅读个性,重视其理解和思考,鼓励其读出自己的“色彩”;给他们阅读空间和时间,并加以耐心引导,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使阅读体验和感悟真正落到实处,使阅读有所升华。
  [关键词]阅读;个性;体验和感悟
  [作者简介]冯文选,广西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公室主任,一级教师,广西横县5303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219―03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是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的前提。本文就阅读中的体验和感悟展开一些讨论。
  
  一、要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阅读是传承和创新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重要途径。许多学者通过中外教育的比较,发现中国文化总是强调要正视自己的短处,美国的文化则往往更强调正视自己的长处;美国的老师想方设法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宽松、更和谐、更有创造性的平台和空间,而中国的老师却常常把孩子禁锢在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内;因此,中国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创造精神不足。反思20世纪我国教育的成功与不足,课程改革必须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学习共同体”,鼓励个性的多样化、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而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课中的阅读)正是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而不能再以“标准化”的解读去代替学生思考,去禁锢学生的头脑。
  
  二、相信学生能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其必要性比较容易为大家认可。其可行性如何?即学生能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体现出阅读个性吗? 如果我们对成长中的学生不作苛求,不拿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话,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在这里笔者不想讲太多的道理,只举几个教学案例。
  案例一:河南省实验中学孟邻老师指导所教初三两个班同学开展“苏轼研究”,学生研究的广度及辩论的精彩受到听课老师的赞赏,纷纷索要学生自己打印的论文集。学生的体会是:“也许我们在读苏轼时,少做了几道练习题,但所学会的研究方法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有更深远的意义。”教师的体会是:“学生对这种不仅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有极大兴趣的,而且是有能力的。”
  案例二: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在新乡市举办“语文新课标阅读作文报告演示会”,安阳市八中鲍志慧教学王蒙的《在声音的世界里》,作者把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听音乐的感受联系起来,认为“人生因有音乐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了”。怎样使十一二岁阅历浅的初中生理解作家的人生感慨呢?鲍老师先让学生欣赏《春节序曲》的片断,唤起阅读兴趣;再引导学生研读:作者听到了那些声音,有哪些感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感受,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谈体会。有学生质疑:作者说“艺术是属于弱者、失败者的,艺术又是属于强者的”是不是自相矛盾?老师不急于解答,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纷纷自己寻求答案:这是作者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感受;反映了作者思想发展的不同侧面;从文章结构看,说“属于强者”那一段起过渡的作用――教师肯定了学生的体验,强调学须有疑,阅读就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播放自己喜爱的音乐片断。有的学生展示了“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画像,与同学一起欣赏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有的播放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介绍他逝世时有十万人送行,说他的音乐活在我心中;有的播放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欣赏高雅音乐是美的享受,这节课说明城区初一年级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比较喜爱,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悟。
  这个看似平常的细节反映了新的教学理念:一是说明学生的集体智慧有可能超出教师的个人水平;二是说明教师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学生就可能通过合作学习找到答案。实践证明,中学生能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三、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一)要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孩子自幼就有主动学习的潜能、阅读求知的潜能以及表达交流的潜能。中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是从零起步,完全可以拿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去感悟,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更不要认为课本、教参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答案就是唯一正确的答案。那种诱导学生猜测预设答案、“引君入瓮”的启发式提问应该废止而代之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让学生了解把握文本的文字意义,即了解把握文本表层结构。这个步骤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词典扫除文字上的障碍;第二步:要求学生把握文本叙述或描述的内容;第三步:要求学生能用三言两语概括文本要点。概括能力的训练必须培养学生抓大体细节,抓主要方面,即从整体出发,摆脱细微末节缠绕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
  
  (二)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听课时发现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常常把学生的阅读、讨论变成走过场,“给你两分钟”;且不说这两分钟能不能找到答案,经常发现老师的许诺并不兑现,不到一分钟就把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课堂上不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学生只能揣摩老师的意图去猜测答案,这哪里能够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呢?如果学生的答案超出了老师预定的范围,正确的应该肯定并吸纳;即使不那么准确,也要有容人的雅量,通过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补充、修正,使之臻于完善。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阅读民主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体阅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创造性的课堂集体。
  
  (三)要有等待学生成长的耐心。学生是学习

和发展的主体,同时又是学习中、发展中、成长中的主体。学生会在交流中不断修正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抑或暂且还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教师也要相信他们会在以后的阅读中,随着知识、阅读经验的不断积累会作出符合他们自我需要的调整或重组。但有的老师恨铁不成钢而拔苗助长;有的老师嫌学生耽误时间而越俎代庖。其实,学生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任何违反规律的教学行为都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四)营造个人体验和感悟的阅读环境。本文开头引用课标的要求,强调对学生阅读体验的“尊重”,对学生独特感受的“重视”,这种尊重的重视正是学生发挥个人才能、展示阅读个性的必要环境。只要人们真正做到了“尊重”和“重视”,学生终会有超过教师、超越文本的一天!
  
  (五)激发兴趣、积极引导。激发阅读兴趣是产生体验和感悟的有效方法,即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使他们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中学生随着年龄增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要求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课业繁重,开始感到人生的烦闷,欲寻求解脱,愉悦自我心情,调整生活节律;他们还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这些精神需要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此外,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使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
  
  (六)阅读积累。开展广泛阅读是阅读积累的首要任务。实现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量要多,有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二是范围要广,阅读视野要开阔,如著名作家贾平凹建议:“文学书要读,政治书也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学、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而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三是要坚持长期性。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胖子”。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料时间或休息日来阅读。另外,语文阅读还要积极与其他课争抢学生的时间领地,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主动把时间让给数理化和外语,也不能给学生没有时间的借口。
  
  四、三种阅读精神值得借鉴
  
  (一)怀疑精神。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提倡怀疑精神的。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被奉为经典,科学考试要求应试者“代圣人立言”。于是,统治者的思想成了被统治者的思想,读书人大多失去了独立的见解。中华民族要在世界竞争中自立、自强,必须发扬创新精神,而怀疑是创新的起点。如哥白尼不怀疑“地球是中心论”,就不可能创立“日心说”,就不会打破上帝造人的神话。
  
  (二)探索精神。即有了疑问,发现了问题,就要多方探索,寻求答案,而探索过程有短有长。探索精神的关建是发现关节之点,即简单的问题,如果探寻方向正确、方法得当,也许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复杂的问题也许经年累月还茫无头绪。读书时遇到问题,自己主动去摸索探究,也许略有解悟,也许不得要领,但无论如何,经过一番探究,理解一定会比较深切,记忆也会更加牢固。所以,要有不断探索的思想准备,不能抱有“一镢头下去就挖出个金娃娃”的幻想。
  
  (三)求实精神。即探究不一定很快找到正确答案。也许自以为找到了,其实全盘错误,这时要有求真唯实的勇气。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反对迷信权威;唯实就是实事求是。迷信权威不是实事求是,随意打破权威也不是实事求是。经常有人宣称已证明出哥德巴赫猜想,把水变成了油,其实没有科学依据。所以,读书时对于尚无把握的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发现自己的答案不可靠,应当要有勇气再去探寻真正的答案。
  发现了问题就要穷追不舍,追根求源,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见水落石出不罢休。如日本当代经济史学家角山荣,从众人皆知的“灰姑娘”的故事中发现了疑点:灰姑娘是如何知道时间的(11点45分离开城堡)?当时是不是有中途报时的时钟呢?要是有的话又是怎样的时钟呢?作者沿着这一思路,从17世纪之前的机械时钟史中寻找答案,查出当时欧洲许多城市安装了公共时钟。但灰姑娘听到的钟声,是不是这种公共时钟发出的呢?另外还有没有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的时钟?《时钟构造的世界》一书使这一疑惑迎刃而解。那么,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时代和社会呢?作者发现,伴随着人为时间的确立,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转化,生产方式向受时间约束的雇佣劳动转化,而遵守时间也被确立为社会的伦理道德。这样,《灰姑娘的时钟》一文向读者展示了作者一步步探究的过程,主要是查阅文献资料,也有到欧洲实地考察。
  怀疑、探索、求实,这三种精神具备,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而异中见同和同中见异的能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有了良好的阅读动机和阅读习惯,加之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做到阅读范围、积累的科学统一,自然会有一番饶有趣味、独树一帜的体验和感悟,并在理解和思考中达到阅读目的,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人文精神,使真善美广植人心。
  
  [责任编辑:周志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8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