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东省兖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分析了兖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兖州 产业化 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4-0004-01
  
  近年来,兖州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较好、优质农产品丰富等优势,协调工农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格局,促进了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基本情况
  (一)主导产业优势明显
  立足我市的资源条件和生产基础,确立了优质粮、蔬菜、花生、苗木花卉、肉鸭、肉鸡等主导产业。围绕各产业的发展,市里制定了各项扶持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2009年,全市45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10公斤,35万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523公斤;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764.7公斤,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1034.95公斤;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6万亩,其中设施栽培8万亩;苗木花卉面积3万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场700多处。全市各种认证达到20多个,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10个。主导产业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优势明显增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二)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采取投资新建、扩产改造、改制重组、外引内联等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群体。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4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国家级重点龙企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全市年加工转化小麦80万吨、玉米50万吨、畜禽产品5万吨,形成了以兖州市为中心、跨区域发展的优质小麦、优质玉米、花生、肉鸭、肉鸡等优势产业链。
  以今麦郎、白象集团为主的优质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建有方便面生产线40条,形成年产方便面50亿包,销售收入40亿元的规模,成为全国县级市中最大的方便面加工生产基地。以今麦郎面业、益海嘉里为主的面粉加工,可生产六个级别的分级面粉,日处理小麦达到2000吨。
  以市农高园、青贵公司、福水公司为主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市农高园建成了工厂化育苗、蝴蝶兰智能温室等八大中心和大型苗木花卉批发市场,成为集示范、推广、旅游为一体的农业龙头。青贵公司、福水公司的蔬菜收储加工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以源泉花生制品公司为主的花生加工龙头企业,主要是生产加工脱皮花生仁和分级花生仁,拥有进出口营权,产品在俄罗斯的市场占有率达到近70%,出口量位居济宁市同行业第一位。带动花生生产基地20万亩,专业生产乡镇17个,专业村38个,户均增收2000元。
  以绿源、嘉隆公司为主的肉鸭、肉鸡加工龙头企业。绿源公司集种鸭饲养、苗鸭孵化、饲料供应、肉鸭宰杀、熟食加工为一体,年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只,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兖州嘉隆食品有限公司,全面实行肉鸡标准化养殖,高度、通风、光照、环保等指标大大超过国家的有关规定。同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药物残留得到彻底的控制,成为鲁西南最大的集种鸡饲养、孵化场、饲料加工、冷藏宰杀、熟制品加工于一体的肉鸡生产出口基地。
  (三)政策扶持卓有成效
  各级都采取了优惠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给予积极的扶持,既有政府对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扶持,也有龙头企业对基地和农户的扶持。如嘉隆公司建设肉鸡标准化养殖基地,由市财政和公司按每万只规模各补贴农户1万元,场地按农业用地审批,用电按农业用电收费。市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也适当倾斜,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搞好立项,增加投入。按照既符合上级政策、又尊重群众意见的原则,积极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养殖都得到了较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特色和规模优势的形成。
  (四)组织领导不断加强
  全市各级都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措施来抓,组织领导的力度不断加大。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制定了明确的扶持奖励政策。由于形成了系统完整、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组织指导体系,全市的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步入了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轨道。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小,目前我市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仅有10家,出口创汇的仅有8家;二是产品加工层次低,多数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只是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少,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都难以提高;三是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密,一部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属于松散型的连接关系,双方在农产品购销中仅仅是简单的市场交易行为,不存在长期合作的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契约关系的,有的也存在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也有的农户失信违约自行出售农产品,使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
  三、下步对策
  (一)合理布局,形成优势产业带
  在产业化体系建设上,一方面要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现有的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扶持,促其迅速发展,形成产业优势。另一方面要从大的范围内进行统筹布局,包括生产品种、加工企业等,不仅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和传统优势,进行扶持引导,规划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而且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按照资源优势进行大的区域布局规划,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增加竞争成本。
  (二)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建设
  一是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新上、转化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市里实施了百名创业人才工程,通过对现有一定基础的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领军人才进行培训和扶持,使其逐步转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尽快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二是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把现有发展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其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膨胀规模。
  三是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引导企业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卫生检疫等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
  (三)建设标准化的生产基地
  一是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新机制,采取转包、转让、反租倒包、委托经营、租赁经营、入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向种田大户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规模化生产。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原则,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形成规模优势。
  三是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生产基地的建设。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指导方针,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使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更加紧密,依靠龙头企业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在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建设原料基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四)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以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按照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将龙头企业、农户、技术服务部门、流通部门等都纳入到合作经济组织中,推行规范化的管理办法,真正建立起联系紧密、利益共享的合作经济组织,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效地组织起来,合理调节各个环节的经济利益,形成农业向外延伸的合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持续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5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