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沿海后进地区的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耀

  钦州经济的大发展才刚刚起步,但有几点做法值得其他沿海后进地区借鉴。
  研究区情,找准优势和突破口。钦州港是一个天然深水良港,不过,对于“这一片海”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应有重视。依托大港口发展“大进大出”的大工业,是很多沿海港口城市的成功发展路径,但并不是所有沿海城市都适合,而钦州具备这样的良好条件。这里不仅有集疏运的交通区位优势,还有较大的腹地、充足的电力和丰沛的淡水资源。因此,钦州确立的“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的战略,符合钦州的市情特征,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创新融资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财力薄弱,钦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为了尽快改善发展环境,钦州较早开始了市场化融资的尝试,通过动员社会集资和银行融资启动了港口建设,推进了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港口功能不断增强,为发展临港大工业构筑了良好的硬环境。
  实施招商“选资”,把环境保护置于首位。作为后进地区,钦州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并不是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而是根据项目与当地发展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对环境的影响状况,有选择地进行招商。对于污染环境的项目不论规模多大也坚决不要,已经引进的大项目(如千万吨级的炼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在排放标准上都高于国家要求的标准。
  钦州的经验证明,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此,沿海后发城市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合理确定地区产业定位。对于那些属于重点开发的地区,可以优先考虑工业布局;而那些属于优化开发的地区,则要着力于提升工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对于限制开发的地区必须要慎重适当布局工业;而对于禁止开发的地区则一定不能建设工业项目。沿海后进地区要特别重视与发达的港口城市实施错位发展,加强港口群的分工与合作,主动与发达港城进行配套服务,避免同质化竞争。
  重视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单位面积用地的产出率。遵循工业适当集中的原则,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招商引资要把提高单位占地面积的投资强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准入门槛,并将单位面积产出率作为重要业绩指标;园区内的平面标准厂房要根据制造业性质尽可能向多层发展。
  强化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硬约束。制定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和责任,将其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财政收入和就业增长等目标,同时纳入政府部门的政绩考核体系。沿海后进地区要切实把好项目的“环评”关,保护好海域生态环境;要避免大规模的填海造地,造成海洋属性的破坏。
  以“服务竞争”取代“让利竞争”,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和硬环境。地区之间吸引要素资源(资金和人才)主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法规制度、规范市场行为等方式,而不是以竞相优惠让利(包括税收、地价、电价等)来取胜。
  在发展大港口、大工业的同时,不宜轻易放弃农业。经验表明,沿海后进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仍然大有可为,运用现代科技、培养新型农民、培育或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一样可以使农民增收,产生可观的效益。(作者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教授、博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63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