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太行山地区贫困特征及其路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河南省地缘辽阔,片区贫困人口众多,基于传统的地区综合发展模式,相较于其它地区而言贫困程度较深,尤其以太行山地区最为突出,其所涉及众多贫困县域,贫困范围相对较广,辐射面大,对于河南省整体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基于此,对于太行山地区贫困特征的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地区发展困境,理清其发展思路,并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导向,拓展贫困地区发展路径,实现地区各领域的振兴与发展,为摆脱贫困落后局面奠定基础。
  [关键词]河南省太行山;贫困特征;路径选择
  河南省片区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相对较深,如何脱贫成了河南省,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燕山—太行山片区涉及众多贫困县,其贫困程度深,贫困范围广,不易融入京津冀地区,无法跟随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速度,还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选择合适的方式解决贫困问题仍需要重点关注。
  1太行山地区贫困特征分析
  河南省境内的南太行山区位于河南省和山西省交界处,主要包含河南省北部的新乡市、焦作市、鹤壁市、安阳市、济源市等地市的大部分縣市区,占地总面积为15,000平方公里,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9%。
  1.1贫困人口、贫困村数量较少
  截至2014年,太行山区的贫困人口数量约8.7万人,与大别山的122万人和伏牛山区的72.3万人相比,只占三山地区总贫困人口的4.5%。另外,贫困村数量也是如此,处于该区域深山区的202自然村处于深度贫困状态,五保户数量达到了1.69万人,
  1.2贫困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局部集中性分布的特征
  从上表可以看出,太行山区贫困村的布局与地理环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贫困集中在偏僻农村和偏远山区,而贫困村以外的地区经济发展却相当发达,如辉县、林州、和沁阳,无论是城市化率还是人均GDP都普遍高于片区内的其他贫困县。
  1.3土地贫瘠、旱灾频发,土地开发程度较低
  南太行山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境内多为山石林立,峡谷峭壁,虽风景优美,原始生态环境得以较大限度的保留,但随之而来的是区域内贫困人口的出行不便、土地贫瘠和人均土地匮乏的问题,太行山区内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仅为12.9%。
  1.4绝壁悬崖形成独特的旅游扶贫资源,示范性景区众多
  截至2016年,南太行山区有营业执照、开展旅游接待服务的行政村共计186个,进村道路路面为水泥或柏油路面的村达到了8445个,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约利用和充分开发南太行山区“红色旅游”基因,形成太行山区旅游产业的一面旗帜和响当当的名片,比如林州市的“太行山大峡谷”和“人工天河红旗渠”都较好地展现了南太行地区不可复制的旅游特色。
  2河南省太行山区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全国十八个深山区和革命老区脱贫工作,据统计2013至2017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从394亿元增加到861亿元,累计投入2822亿元;省级及以下财政扶贫资金投人也大幅度增长,实现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长足的发展,村民收人稳固提高。但是在扶贫资金的投放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相当一部分的扶贫资金没有实现精准式投放,“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严重,资金利用并没有实现高效配置。
  在一些县市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过度重视金融资本和一些大型企业的进驻,国家前些年引进的“龙头企业”和大型“家庭农场”的概念就是典型实例,这些企业虽然在农业提升生产效率和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有些扶贫资金几乎全部用于扶持企业和钻了政策空子的“伪合作社”,最后进了老板的腰包,农民人均收人和乡村治理的效果并没有取得显著提高,“工业化意识形态”并不适合具有高度季节性特征的农业生产。甚至大量的资本进人农业生产领域之后,导致土地成本大幅上涨,也不利于真正致力于农民致富而成立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的良性成长。
  2.2扶贫受益主体的的精准性较差
  在贫困地区“等、靠、要”的贫困心理依然十分严重,仍然没有扭转因循守旧的小农思想,脱贫致富全靠“能人”带头,真正的贫困人员却极少发挥主体意识,切实的介人扶贫工作中去。“企业+农庄”的模式往往带来不少利益分配问题,扶贫资金常常用于企业对于村庄或营销成本的前期开发,而村民却只能依靠有限的方式如“农家院"获取新的收入。实际上贫困户的收人渠道并未有拓宽,甚至因为前期投人使贫困户背上了不小的村级债务。
  这些情况都反映了在贫困地区所实施的扶贫措施不能千篇一律,没有任何一种扶贫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在扶贫工作中往往要搞清受益主体,明确扶贫对象,扶贫更要“扶智”,切实以贫困户增收为工作主线。
  2.3扶贫绩效未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在我国长期扶贫实践过程中,最为直观的扶贫绩效考核标准就是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县实现摘帽,但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更为重要的是增加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有不少地方在扶贫政策方面过度追求“短、平、快”。扶贫政策存在临时性和扶贫目标瞄准出现偏离的现象,这十分容易使贫困户产生钻空子心理,因扶贫项目是国家补助项目,有大量资金补贴支持才从事该项目,一旦补助红利消失,农民迅速放弃该项目,并且在短时间内迅速返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等扶贫理念是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核心价值观念。贫困户的返贫现象说明扶贫项目的绩效监控和评价机制不健全,在选择以何种方式进行扶贫时,没有注重长远利益,而是在短期政绩和脱贫任务之间进行挣扎的结果,脱贫绩效如果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话,脱贫人员返贫只是时间问题,这一点必须重视起来。
  3南太行地区扶贫工作的政策建议
  3.1强化扶贫绩效监测与动态评价机制   贫困户的脱贫依赖意识严重将直接导致脱贫工作在政府扶贫资金耗尽之后迅速返贫,而且大多數的贫困户的扶贫项目逐渐沦为了他们寻租的手段,扶贫效果并没有如实反映出来,这对于村庄和贫困户的长期发展来讲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扶贫绩效的可持续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区域对于贫困状况的考察和分析,进而又影响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及其效果的评价,太行山区的贫困户在扶贫工作结束后应该主动建立起一个长效的内生性的“防贫”举措和精准监测的绩效评价体系,及时对于返贫的贫困户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村庄内生秩序发育良好,则这种手段和监测将十分易于建立,对于村庄内生扶贫价值观较差的贫困地区,应给予更多的外生性行政手段的干预,促使其能够在贫困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做好扶贫绩效的监控和动态评价机制。
  3.2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形成多方合力
  太行山区山地众多,地势起伏较大,深山区内风景秀丽,山势巍峨雄壮,因而耕地较少,交通不便,村民用水用电较为困难,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虽然是致贫因素,亦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太行山深山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丰富,作为旅游扶贫重点区域实乃必然之选择,在旅游扶贫过程中,贫困户的参与积极性被广泛地提高,大部分景区和旅游企业都有当地农民参与的身影,在贫困村建立旅游知识宣传培训基地,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热情好客,在这个“体验经济”时代,让游客感受到优质的服务,游客重游率自然会提高;不仅如此,游客体验分享给其他熟人,提高太行山区旅游品牌知名度,为太行山景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多游客资源。
  3.3明确扶贫受益主体,农户参与式发展
  农民能从扶贫项目中分享利益,共担风险,是鼓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
  例如旅游扶贫活动中,贫困人员参与到旅游项目的建设当中,让更多的贫困户自我探寻致富之道。不能仅限于政府补助和“能人”带头,而贫困户往往在景区开发和运营过程中从事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内容,如打扫景区卫生,看守景区大门等工作,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农民群众的独特性的作用。事实上,农民对于当地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农时季节(植物的开花结果),民俗庆典活动十分了解,完全可以发挥农民的农事经验,建设出适合衣业观光和采摘体验等大型旅游基地,举办“采摘节”、“太行农耕文化节”等大型节日庆典,以贫困户为主要活动主体,带领游客领略太行儿女的农耕文明和大山深处的采摘乐趣,由此以来,贫困户还能利用民俗节日增收,拓宽了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
  如果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规划和决策当中,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肯定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发展意愿,使得旅游扶贫项目形成合力。另外,明确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的差别,扶贫开发工作中是以贫困户的减少和当地基础设施的提升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标志,不能出现旅游度假村一片繁荣,度假村之外却是“穷山恶水”。旅游扶贫的对象是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员,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只有明确旅游扶贫工作中的受益主体,才能明确靶向,精准扶贫,实现2020年我国现行扶贫标准下的扶贫目标。
  [参考文献]
  [1]邢慧斌,席建超.燕山—太行山片区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02):118-125.
  [2]李明,刘鑫蕊,焦伟伟,等.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贫困特征及扶贫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3):457.
  [3]曲占波.河北省太行山贫困地区的村庄规划研究[[J].天津:天津大学,2017.
  [4]杨宾宾,贫困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瞄准研究[[J].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8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