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凡事都有个来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易水寒

  “眼中钉”的来历
  
  五代时,赵在礼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当节度使。此人为非作歹,鱼肉乡民,老百姓莫不恨之入骨。忽一日,好消息传来,这家伙要调走了。整个宋州一片欢腾,男女老幼奔走相告:“赵在礼要走了!真如同拔掉了眼中的钉子一样,痛快痛快!”此即“眼中钉”之来历。谁知,赵在礼也是个狠角色,他听说这件事以后,立刻给上司打了个报告,说自己不舍宋州人民,要求再留任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公然向宋州所有人征税,有一个算一个,每人一千钱,号曰“拔钉钱”,把当地百姓整得苦不堪言。
  小小百姓,还敢公开表达自己的快乐?长了一双眼睛,不是让你分辨忠奸的,想辨忠奸,活该被人插钉,被人收钱。
  
  “两面派”的来历
  
  元朝末年,起义军和政府军队在豫北怀庆府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今天你攻占了怀庆府,明天我抢回来,后天你又攻占了。这些打着正义旗号的军队,每攻下城池,都要当地百姓表态效忠。元朝军队来了,百姓做块木牌“保境安民”;起义军来了,老百姓再做块木牌“驱除鞑虏”。后来双方进进出出太频繁了,有人图省事,就在木牌的正面写上“保境安民”,背面写上“驱除鞑虏”,谁来了就按谁的意思说,此即“两面牌”,后来以讹传讹,成了“两面派”。
  终于有一天,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进驻怀庆府,进城见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高兴。可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木牌翻转,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常遇春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挂两面牌的人一律满门抄斩。
  笔者因此有感,赋打油诗一首:哪来恁多好与坏,烩成一锅都是菜;别人掐架牵连俺,生生逼成两面派。
  
  “鸳鸯鸟、连理枝”的来历
  
  鸳鸯鸟、连理枝,原先都是用来形容兄弟的。“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唯念当乘离,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大家看一看,里面着实有不少至今还在经常引用的诗句。这首诗出自汉朝时曾在北海放过羊的苏武先生之手,是一首兄弟间的赠别诗,很感人,也很生动。
  把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大概出自唐代诗人卢照临的《长安古意》,诗中有“愿作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别人一读,都觉得挺新鲜,于是纷纷仿效,久而久之,“鸳鸯”成了夫妻的代名词。假象重复一万遍,成了真理。好在,我们都适应了假象。
  
  “两袖清风”的来历
  
  于谦是名垂青史的明朝重臣,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就以爱民如子著称。有一年,他要到京城述职,别人告诉他,按惯例应该带点礼品给中央大员们。于谦说:“我穷光蛋一个,哪里来的钱给他们?”别人说:“即使没钱,带点地方特产也可以啊,像绢帕、蘑菇、线香什么的,起码能代表你的诚意。”于谦举起双手,说:“我带去的,只有两袖清风!”并作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此为“两袖清风”之来源。
  对老百姓来说,于谦绝对是个清官,可他后来还是被皇帝杀了,而且死得相当惨,原因是他被迫卷入了皇室内部的斗争,成了政治牺牲品。当权者有一个价值标准,老百姓有一个价值标准,对于当事人来说,哪个更重要呢?鬼才知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2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