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决新医改方案 探索残疾人医疗保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09年4月6日,老百姓翘首以盼的新医改方案最终和大家见面,五项重点改革旨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政府在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落实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同时,更加关注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通过对新医改政策的研读,并结合残疾人事业,对该方案做出以下解读:
  
  一、公共卫生的均衡性
  
  在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新医改明确指出:“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重点为“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这对残疾的防治将会起到很大作用。
  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出生有缺陷婴儿38~40万,存活的便成为残疾人。先天致残中有许多与经济文化落后、卫生状况等因素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能够提升“最不幸者”的整体医疗保健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该政策使因疾病、工伤等原因造成的残疾得到更好地预防,做到“防残于未然”。
  
  二、卫生网络的系统性
  
  在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方面,新医改强调“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杜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这为发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把残疾人作为服务重点。目前我国的残疾人托养机构还不成熟,绝大部分的残疾人还是生活在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立不但可以为残疾人送服务上门,而且还可以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开展专项服务,方便广大残疾人就医。
  
  三、社会医疗的保障性
  
  在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方面,新医改强调解决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视解决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水平,适当增加农民缴费,提高保障能力;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困难人群参保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筑牢医疗保障底线。”我国残疾人口总数为8.29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政府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在政策上、财政支持上都对残疾人给予了更多倾斜。特别强调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残疾人是重点关注对象,通过新农合工作的全面开展、对新农合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的全面提高,使有困难的农村居民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更高的医疗补贴,大大减轻了医疗负担。
  
  四、社会力量的互助性
  
  新医改指出:“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活动。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政府还鼓励社会资本介入医疗服务,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这种开放式的体系为我们探索多元化的残疾人托管工作、护理工作、康复工作、养老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启动和实施的新阶段,各级残联应以此为新的契机,借助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助力,全力以赴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特别在研究提出“十二五”规划时,重点研究残疾人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如何加强和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真正按照“普惠与特惠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和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要求,使广大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五、针对新医改方案在残疾人人群中的落实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专款专用,强化政府职能。
  医改方案承诺各级政府三年内需要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经费为8500亿元,目前,中央财政预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98亿元人民币,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中央财政下拨的第一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资金。从这笔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向更可以看出政府为补平城乡差距所下的决心。针对残疾人,地方残联应积极协调、推动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用以扶助特殊困难的残疾人,使他们得到稳定的医疗保障。同时,各级残联要密切配合当地发改委、财政、卫生部门,及时提出残疾人的实际需求,重点解决重度残疾和一户多残困难家庭,争取将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与医疗卫生改革政府投入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2 完善农村残疾人的就医康复保障机制。
  新农合政策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农村的残疾人也给予了重点关注,但特殊的优惠政策还是相对单薄,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和优惠政策提高了,但自筹资金部分也提高了许多,过去农民每年自付10元,现在有些地方把自付额度提高到了100元,不断提高的自付额度给残疾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新农合有封顶线,费用达到一定数额超出部分就全部需要自付,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没有偿付能力,一旦生了大病,照样还是看不起。现在实行的垫付机制,先看病垫钱再报销,但他们看一次病,几千元,没有垫付能力,一样也是看不起病。所以,地方残联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如下政策:一是农村残疾人医疗报销的费用应高于健全人。二是在个人报销的范围内采取先看病、后核销的办法,解决残疾人因一时垫不起先期医疗费而导致生病时得不到及时救治的问题。三是农村残疾人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比例应低于农村健全人所承担的比例,以减轻残疾人的经济压力。
  3 大力发展残疾人康复事业。
  对大多数残疾人而言,康复服务是至关重要的社会服务,因为它不仅可以减轻残疾人的生理痛苦、缓解或者弥补其身体功能障碍,而且相当一部分能够恢复残疾人的身体功能,让其过上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因此,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残疾人社会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残疾人康复事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747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但我们的康复工作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对构建康复服务网络、健全康复服务队伍等各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要抓住此次医改中着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好机会,完善社区康复工程建设:一是在现有城市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基础上,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按照东、中、西各自的特点,不断充实服务功能,提高康复质量;二是基层和农村社区康复要融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在基本医疗和基本用药中增加康复内容,并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三是在推进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要统筹规划,广泛动员社会康复服务资源,积极探索引导成立社会化、专业化的康复服务机构,使残疾人服务设施布局更加合理,条件不断改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新医改方案会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福利,更会成为残疾人的福音。残疾人事业任重道远,各级残联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当前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切实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8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