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智平
摘要: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视角,通过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辨析,对地方应用型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进行了思考。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necessity, situation,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general education.
关键词:通识教育 应用型人才 专业教育
Keyword:General Education;Applied Talents;Specialized Education
作者简介:曾智平(1973- ),男,湖北武汉人,上海政法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文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世纪末期以来,有关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日趋蓬勃、不断深化的态势。但迄今为止,有关通识教育的研究文本较多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对地方本科院校关注较少。本文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视角,通过对通识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概念的辨析,对地方应用型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进行了思考。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它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1]通识教育融合了古希腊、欧洲中世纪大学时期的普通教育理论和英国自由教育理论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狭义的理解是把通识教育看作非专业教育的部分,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广义的理解是把通识教育看做一种教育理念、教育观,指大学教育应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博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表述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构建。一是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二是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道德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三是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史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1]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1945年发表的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首次这样定义通识教育: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商人、企业主或专家”,“教育不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要使人学会做人”。[2]因此,无论是何种类型与定位的高校,通识教育都应该理所当然成为其教育内涵的应有之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应用、推广、转换、创新能力的中、高级人才,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全心理品质,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与适应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能力和较强的应用、实践性能力。由此可见,仅靠单一的专业化教育显然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是高等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回归。[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我国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逐步显现,培养出来的人才基础较弱、综合素质较差,无法适应社会变化与需求。
应用型本科教育较之研究型本科教育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更加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色彩更为鲜明。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相对于学术研究型本科教育更容易陷入过度强调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人才培养误区。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通识教育理念尚未普及,氛围淡薄
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真正将通识教育树立为本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并在实践中得到很好施行的比例还很低,这与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尚未得到普及不无关系。
由于对通识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观念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认为推行通识教育应该是研究型高校的选择,自己既然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应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上,狠抓专业教学,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等才是其教育教学的正确选择,对通识教育持排斥态度。通识教育实施成效的相对滞后特性也使得一些本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的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其敬而远之,宁愿沿袭既有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通识教育,在尚未对全校师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意愿调研、思想动员及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情况,即仓促启动全面性通识教育改革,结果在实施过程问题重重,与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相距甚远。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通识教育理解偏颇,将通识教育的实施简单等同于增设一些通识课。
部分高校由于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缺乏深刻认识,对其的理解仅停留在“统识”上――即各个领域的知识统统去学习一点,而未能分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价值取向、培养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所存在的本质区别。因此此类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往往仅停留在增开一些名目繁多的所谓通识教育课程的初级阶段,鲜有更为全面、深层的改革举措。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上海大学自2011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在低年级学生中积极推行通识教育改革,基于对通识教育理念及内涵的更为深刻的理解,该校对原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300多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进行了重新梳理,结果仅有66门课程可归入新的通识课程类,一半左右的课程基本上不符合通识课程要求,还有一些需要改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高校所开设的数量众多的所谓通识教育课程其实名不副实,难于达成开设通识课程的初衷。
2、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失衡,内容偏于应用性和专业化。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两大类。在公共基础课中,占绝大部分学分比重的课程均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必须开设的课程,如思政类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真正能够体现通识教育色彩的课程学分比例很低;而在公共选修课中,由于受本校学科门类总数、师资状况的制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不同类别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构成比例上就存在较大差别,文科类院校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理工类院校多开设自然课程类课程。许多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专业课程的简要版或纯粹是将各院系开设的专业课程原封不动地搬到通识教育课程中来。以提高学生毕业后工作适应性的工具类、技能类课程数量众多。
(三)师资问题制约了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
较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水平、人文素养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专业化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在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上还无法适应承担通识教育课程教授任务的需要。因此,真正能够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数量还十分有限。
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对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重视度,不愿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中科研成果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导致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即使承担了通识课程教学任务也无心深入研究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较差。
四、改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通识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明晰的通识教育理念,就难以达成卓有成效的通识教育实践。通识教育表达的是一种“全人”的教育理想,即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因此,一个人在成为专家之前,必须先接受教育而成为一个生理与心理、智力与情感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正如亨利・罗索夫斯基所说的那样:“职业的理想境界不应仅限于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专家。比较合格的目标应该是专业上的权威同谦虚、仁慈、幽默的结合。我要求我们的律师和医生能够理解痛苦、爱情、笑声、死亡、宗教信仰、公正和的局限。这些品质较之知道许多新药或受理上诉的法庭的最新判决要重要得多。”[4]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开展全校性教育思想大讨论,就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培养目标要求,特别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而充分的研讨,消除广大教学管理人员和师生的观念误区,在此基础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学校通识教育改革。
(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通识课程的开设关键在精不在多,正如牟宗三先生早在二十多年前所指出的:“我认为通识不是叫一个人懂得多少,自然科懂一点,人文科也懂一点,美术音乐都懂一点。要知道一个人不是万能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懂得一切,若真有人无所不懂,那这一个人也不见得有什么可取,做一个有脚书橱百科全书不见得有什么好处……所以想用‘多修几门课,多知道一些知识观念’的观念套在学校教育中去实施所谓的‘人文教育’,在观念上就令人迷惑,实施起来更有问题。”[5]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进一步明晰通识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整体筹划,科学设计,建立一套符合校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学校现有通识课程进行必要的梳理,淘汰一批,改造一批,精选一批划拨专项经费予以重点建设。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通识教育教学梯队
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成效。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通过制订政策、完善机制,努力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通过“外引内培”,“外引”一是指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引进一批高素质能胜任通识课程教学师资,二指可充分利用学校区域办学资源,如学院已加入上海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合作体,即可用足用好该片区众多高校的优质师资,实现通识教育师资资源跨校共享;“内培”即积极采取措施做好校内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如组织通识课程师资讲习班,召开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等,使老、中、青各年龄层次的教师构成合理梯队,共同投身于通识教育实践。其次,应建立激励机制,在教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中适当向通识课程教师倾斜,鼓励教师进行通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并对成效突出者给予公开表彰。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8
[2]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81
[3] 王鲜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应然――兼论通识教育[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4]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97
[5]牟宗三.人文教养和现代教育[N].中国时报,1987-07-15,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8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