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造特色 整体推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按说,一个市级档案局少有“卧薪尝胆”的境况,但是宜昌市档案局却遇到了,市直属机关唯一“先进性教育”不合格单位让该局的所有工作人员感到了危机四伏。可喜的是,三年多来,该局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紧扣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创造特色,整体推进,谱写了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契机,实现档案馆事业的“我要发展”与“要我发展”的完美结合
  
  2008年,宜昌市委、市政府倡导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目标考核责任书》中对市档案局明确提出了档案馆创建责任目标,湖北省档案局也对宜昌市档案馆提出了“在全省市州率先创国家一级档案馆”的高标准目标要求,这无疑成为该市档案事业发展强大的助推器,也是一次重大机遇。
  但机遇和挑战并存,由于基础薄弱,困难和矛盾比较突出。为此,市档案局首先积极争取领导,充分用活、用足并有效放大各级重视的助推力量。通过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协调会,不断强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体地位及责任,及时解决了市档案馆和夷陵、西陵、伍家岗3家城区档案馆创建国家级档案馆所需的经费200多万元,为创建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物质基础。其次广泛发动群众,进一步激发内在动力。通过宣传动员,统一思想,领导带头,鞭策激励,有效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克难奋进、争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连续5个月,大家加班加点。特别是在最后冲刺阶段的50多天里,全体人员常常加班至深夜,但大家为了集体荣誉,毫无怨言。三是科学拟制方案,增强了落实的有效性。通过周密部署、分级负责,定人、定时、定量、定质、定责,做到人人有责任、时时有任务、事事有要求、件件有落实,提前全面完成了创建任务。宜昌市档案馆在全国市州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中第―个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60%的城区综合档案馆顺利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高标准完成了上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我要发展”与“要我发展”的完美结合。
  
  以围绕大局、服务民生为首要价值取向,主动唱响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
  
  该局主动立足档案,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将“三农”档案工作作为服务中心、服务民生的重点,努力探索“三农”档案管理模式,形成了该市推进“三农”档案工作的基本套路和格局。一是把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涉农部门的联动作为首要前提。为此,各级和有关部门将“三农”档案工作纳入了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将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步实施,建立起了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档案工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环境条件等关键问题。二是把摸清底数、周密部署作为基础环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总体思路,制定了具体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通过试点示范,分类指导,形成了组织领导、部门配合、业务督导、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整体推进的目标。三是把规范建立“三农”档案资源体系作为基本要求。他们制定下发业务文件,将“三农”档案明确为五大层面、四大内容,即市、县直涉农部门,乡镇机关(办事处),行政村,村新型经济组织,个体经营大户(科技中心户);农村改革档案,农业科技项目档案,新农村建设专门档案,地方特色档案等,形成资源体系,增强了技术的规范性、指导的针对性和落实的操作性。四是把服务和方便基层群众作为根本目的。针对农村促和谐保稳定的需要,利用档案解决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和矛盾,为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针对农业促发展保增收的需要,利用期刊、报纸、展览等形式,向广大农民提供增收信息和农业科技信息等,为农民致富发挥了作用。
  通过探索建立“三农”档案工作模式,全市乡镇机关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省二级以上达标率达到100%;行政村建档率达到97.58%;科技户、经营大户建档300多户。实践深刻回答了“三农”档案为什么,“三农”档案是什么,“三农”档案怎么做,“三农”档案如何用等重要问题。
  宜昌市“三农”档案工作的做法及成效引起了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的高度关注。2008年11月,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在宜昌召开,肯定并推广了宜昌“三农”档案工作经验。
  
  以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为终极目标。着力提升档案事业整体水平
  
  他们在抓重点、抓特色的同时,始终坚持着力提升档案事业的整体水平。
  一是致力于档案事业发展的舆论宣传。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增强全民档案意识,他们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开办专题展览、下发宣传手册等形式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强化了干部群众依法建档的意识。还积极利用本地各种媒体向社会大力宣传档案工作。先后发表各类文章i00余篇,使档案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
  二是致力于档案行政管理效能建设。为顺应新的形势需要,加强效能建设,克服人少、事多、面广的矛盾,坚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全面有效地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把全市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档案工作置于强有力的行政监督管理之下。在业务督导方面,加强了档案法制宣传,全面开展机关、团体、经济、科技档案各领域执法检查;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加强年度归档检查;为提高业务水平,加大综合性和专业性培训力度。在重大改革、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以及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工作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依托部门联动、制定并落实规范性文件强化督导。在“三农”、社区、民营企业等领域的档案工作方面,加大调研和试点工作力度,建立了模式、获得了经验,并全面推开。
  三是致力于“两个体系”建设。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是档案工作服务中心、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在资源体系建设方面,拓宽了征集范围。按照“丰富馆藏,优化结构,体现特色,培育精品”的要求,依法编制接收计划和接收名册。在接收档案的过程中,加大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宜昌视察、外宾在宜昌活动、重大活动、重大疫情、名人、名优特产等不同主体、载体、不同门类档案的征集接收力度。此外,还实施资源整合,接收了房契、婚姻、旧政权、纪检案件、人口普查等专门档案,建立起了覆盖社会各界的馆藏资源体系。在利用体系建设方面,优化利用渠道,完善了手工检索工具,加大了档案电子信息数据库和网站建设力度,同时注重档案信息的深层次开发,着力打造编研成果精品,为建立方便社会各界查询的档案利用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致力于自身建设。档案局明确了“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创造条件、增强活力”的自身建设总体思路。按照建设一流班子、一流队伍和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目标,构建责任联动、组织联动和上下联动机制。着力加强班子能力建设、队伍作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全员经常性的学习和教育。修订完善了57项工作制度,绘制了各项具体工作流程图,把用制度管人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建成完备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在局馆内形成了团结战斗、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
  三年的发展和变化,宜昌市档案局由一个当年“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市直属机构唯一不合格的单位一跃成为全省先进单位,不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赶上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而且在改变中改变了局馆的面貌,改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07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