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事业与文化产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红解
档案事业是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但是档案事业是社会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而不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应如何界定,区别和联系又在哪里?理论界对此有了初步的探讨,表述大致是相同的。简单地讲,文化事业是公益性文化或非经营性文化;文化产业即非公益性文化或非经营性文化。两者共同点是,提供的都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是建设投入的资金来源不同,文化事业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文化产业单位则主要面向市场,吸纳社会投资,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二是运作的方式不同,文化事业单位主要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产业单位则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以批量生产为特征,以市场营销为手段。以此来分析,档案事业理应归属于文化事业,而不能归属于文化产业。
目前,在认识档案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有的同志以档案部门中存在某些市场运作的经营性活动、有偿服务项目为由,认为档案事业是文化产业,这似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这些经营活动较之整个档案事业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部分,各级综合档案馆的建设必须以政府投资为主,必须以公益性文化服务为主。因而部分经营性活动并不能改变档案事业归属于文化事业的性质。
当然,档案事业不归属于文化产业,并不等于档案部门不要发展产业化的文化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有偿的文化服务。恰恰相反,应该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和开展档案文化产品的经营服务。
第一,要确立正确的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服务产业化意识。开展档案文化产品的经营性活动,不是一种小打小闹的创收谋略,主要目的不在于增加档案人员的收入,也无法做到“以档养档”,而是为了档案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档案文化的需求。定位于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的上海科技馆正在探索市场化之路,该馆领导对此表示,为的是“两条腿走路”。政府每年对科技馆都有一定额度的财政拨款,而科技馆的实际运营成本却要大大“超支”。科技馆迈出一条腿探索市场化之路,说到底还是为了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思维值得各级综合档案馆思考。
第二,要找准培植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的切入点。我国文化产业从整体上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营性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服务更是处于初始状态。因而找准培植的切入点甚为重要。这个切入点应该具有可行性和发展性。根据这一要求,可选择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一是档案会展服务。会展经济正成为城市经济中一个闪亮的增长点。仅据上海市外经贸委的统计,2002年上海举办了262个展览,直接收入18亿元,成交金额550亿元,会展业产生的相关经济带动效益超过200亿元,观众总数近500万人次。上海市档案局馆也开始尝试市场运作的方式举办档案展览。“2002年国际档案信息化暨现代办公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从寻找合作伙伴到展览策划、宣传、招商、广告、讲座等都按市场方式运作。诚然,档案部门不可能经常举办这类设备技术展览,档案部门更大的优势在于档案的人文资源及以此开发制作的档案展览。即便是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展览,也并非一概不能开展经营性活动,特别是在增加展览的附加值方面。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做法即是一例。该陵园变消极等待参观者为主动走出去宣传,制作和组织了《红岩魂》和《红岩魂形象报告会》,在全国巡演,并由此开发面向社会的展览服务等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档案中介服务。我国档案中介服务虽然起步不晚,但总体上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科技含量少,行政色彩比较浓的状况,尚未形成面向社会的开放型、市场化的中介服务体系。档案中介服务业要真正成为经营性的档案文化服务业,就要改变以上的状况。当然,这种状况的改变绝非可以一蹴而就。目前可行的是要做大三块,即做大档案咨询、档案培训和档案寄存服务。做大档案咨询服务,应该注重开掘咨询的内涵,提升服务的科技含量,在论证、评估上做大文章。在这方面已创建十年的上海档案咨询服务中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中心为上海地铁总公司、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大剧院等单位的档案管理和建设提供了咨询论证工作,内容涉及馆库布局、设备配置、管理体制、制度建设、文件归档、开发利用和工程项目文件形成积累、档案验收等各个方面。该中心在市场运作中注重创建品牌,规范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咨询服务项目合同总额达到638多万元,连续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咨询企业”。当然,档案咨询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好,取得跨越式发展,只有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催生并壮大了一个新的经济门类―――培训经济。截止2002年底,上海拥有各类各级非公有制创办的教育培训机构就已达1800多个。档案培训,历来是档案部门经营性活动比重最大的一块。在行政的适当干预下,档案培训能经久不衰。要做大档案培训业,增强档案培训的活力,除了依托行政的优势外,还应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渠道,拓展培训生源,拓展培训课程,使培训的对象、内容不局限于档案系统和纯档案业务,使档案培训取得更为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稳定的投资回报。档案寄存服务起步不久,但已显现出十分诱人的前景。打造品牌,扩大宣传,应该列入创办之初的工作要旨。
三是档案技术服务。档案部门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技术人才、技术设施,运用经营手段开展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已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例如,根据上海市档案馆研制的“档案库房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开发的产品,被上海市经委列为2000年度上海市新产品,已在上海和河南、海南、深圳等省市的29个档案馆、室应用;该馆研制的“真空冲氮杀虫灭菌档案消毒容器”已在黑龙江、新疆、江苏、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市和上海地区45个档案馆、室应用。但目前这种经营活动还停留在档案馆技术部门的一项辅助性工作范围,离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的形成还有很大的距离。
四是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服务。近年来,档案部门对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各地档案馆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制作了电视片,拍摄了电视剧,出版了图册,但大都未走市场运作之路,投资回报率较低,社会认知度较低。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引入市场机制,不仅是要赚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市场作定位,以市民为视角,来整合配置档案资源,选准开发的项目,扩大产品的经营,使档案文化产品具有经典性和社会性,能够拥有广大读者。
第三,要加强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的管理。要营造良好的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的法制环境,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特别是档案中介服务,目前已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态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繁荣和规范档案中介服务市场,需要法规政策起积极的保障推进作用。要理顺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的体制。目前,由于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的规模较小,大多还没形成经济实体,只是档案馆等事业单位的一些经营性活动。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促进经济实体的形成,以使“政企分开”。要培养和引进一批善于经营档案文化产品的专门人才。
虽然档案事业不能归属于文化产业,但并不是说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不能发展成为档案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一端连着人们的日常消费,另一端连着高新技术的前沿领域,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意、高流通的特点。这一冉冉升起的“朝阳产业”,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服务具有无比的诱惑力,档案部门有什么理由要拒之门外呢?
从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到档案文化产业,是一个质的飞跃,体现这一飞跃的重要标志是:培育综合实力强的档案文化产业主体,组建档案文化产业集团。可以尝试将各种经营性档案文化服务资源进行整合集聚,逐步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在体制上“管办分离”,即档案部门“管”文化产业,档案文化产业集团“办”文化产业,形成以资产为纽带,实现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产权结构和科学组合、合理分工的产业链。当然,就目前而言,这一设想似有“空中楼阁”之嫌。倒是上海科技馆的运作,给档案文化产业的建设有了可望也可及的理由。据报道,上海科技馆与复旦量子风险投资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复旦上科多媒体有限公司,瞄准媒体工程、虚拟技术和多媒体集成,短短半年时间,公司接到的定单已愈千万元,其中包括上海烟草博物馆、长宁多媒体产业园展示区等工程,预计公司今年产值将达5000万元。最近,上海科技馆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科技馆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院等共同组建了上海科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有意成为全国科普展品(展项)设计、建造、集成、维护、更新及管理服务领域中的“领头羊”。在这一公司中,上海科技馆持有30%的股份,其中15%以专利技术和著作权作价入股。这些举措,值得档案部门借鉴。比如,上海市档案馆正在外滩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新型档案馆,具有许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同时,该馆拥有较强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和档案信息技术、档案设施服务的力量,并已取得多项档案技术的国家专利,组建全资子公司―――上海市档案馆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运作,并非是可望不可及的事。特别是2010年的世博会,将为上海档案文化产业的崛起,带来无限生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091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