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高”与“新”上做出新文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管爱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期间,“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苏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以来,一直把“高”、“新”视为生命核心。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在当年苏州古城西侧的水乡农田上已经矗立起一座集现代化新城区、开放型经济聚集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一体的锦绣新城。2005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2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70亿美元,各项发展指标在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名列前茅。苏州高新区的成长得益于“创新”,今后的发展仍然要靠“创新”,特别要在“高”与“新”上做出新文章、大文章。
  
  构建创新体系全面推进“高新”速度
  
  目前,苏州高新区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节点上,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对我们的发展在量态和质态上都提出了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苏州高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了以科技为主导的“创新体系”,已成为创造“高新速度”、加速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不竭动力。
  构筑苏州高新区创新体系,必须建设好管理团队,营造软硬环境,搭建各种创新平台。
  管理团队的建设就是体系队伍的建设,它包括政府从领导到工作人员思想意识、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国际国内产业政策的最新动向,特别是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如软件、生物技术产业等方面的政策。在中国已加入WTO、各种产业逐步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更要时刻关注这些相关政策的变化。
  软环境不仅仅指提供各种政策优惠,更包括区内人员的服务意识、亲商意识,政府的诚信、区域的国际化程度,还有道路交通、环保绿化,以及文教体卫等方面的建设。有些方面,看似硬件建设,其实也包含“软”的成分,比如我们投资建了个外国文化区(街),就体现了对外商文化的尊重,得到了外商的好感和信任,这也是一种投资的环境。
  早在几年前,我们就提出了要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实现苏州高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搭建一组创新平台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举措。
  
  搭建创新平台培育中小型企业的创造力
  
  在世界经济大国中,有国际影响的大企业大公司固然不少,但总体上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导。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绝对多数,美国达75%,德国达80%。而在我国,80%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要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更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大力培育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我们根据苏州高新区的实际情况,努力建设和完善七大平台。
  技术平台区内创业中心设有新药研制中心,由政府投资购置大量实验设备,提供给有技术但缺少资金购置设备的企业做试验。在此基础上,周围又有很多企业将自己的实验装备搬进来,组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生物医药技术的开发平台,大大提升了技术平台的辐射能力。我们还准备建立一个软件测试的技术平台,帮助企业测定其软件开发的水平,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研发平台政府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搭起技术平台,一些更高新更尖端的科研,还要靠一些大集团、大型公司来完成。因此,我们组建设立了苏州科技中心和苏南工研院,重点涉猎环保技术、软件、汽车电子和生物医药等四大研究领域,以应用研究为主,实现科技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
  创业平台孵化器、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等,就是这类平台。现在的问题是,这类平台的管理机制也应该创新,不能老靠政府建设,可以考虑让一些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来投资创办。不断地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断寻找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机制来创办创业平台。
  产业平台创业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产业化。应该给创业成功的企业一个形成产业化的平台。在这方面,苏州高新区首先提出了“毕业企业园”,就是统一规划,让从孵化器里毕业出来的企业统一入住,给他们形成一种创业的氛围,一种成长的环境。此外,还创建了留学生产业园。
  培训平台企业进入一个区域之后,人才就成了它的第一需要。除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也很重要。苏州高新区已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建设一个软件学院,专门为企业培训软件人才。
  技术转移平台有很多人,他们善于搞技术开发,但不一定能成为企业家。他们的技术不能在自己手中实现产业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出售。技术转移平台要研究的是,怎么样让每一项新技术尽快实现转移,怎么样转移得最为合理。
  信用评估平台现在的企业都要讲知名度,知名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企业的诚信度,诚信度高的企业就能得到社会资源最大程度的支持。一个良好的信用评估平台能够促进好的企业尽快发展。
  
  创建研发中心着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以前我们总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其实,这中间有个“度”的问题,政府要搭有用的台,企业要唱合适的戏。现在各大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趋同已是不争的事实,苏州高新区要想突出重围有所建树,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但是调整也不是盲目的,必须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进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苏州高新区来说,现代制造业还是基础产业,不能丢,但是要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提高准入门槛,要求企业零排放。其次要发展未来产业,信息和生物芯片、生物医药以及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都是高新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这些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精尖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支撑,苏南工研院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成立的。这个大型研发机构(中心),将借鉴台湾工研院的发展模式,根据区内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重点形成环保技术、软件、汽车电子和生物医药四大研究领域,研究面不仅仅限于高新区和苏州,同时面向华东地区,辐射长江三角洲。
  苏南工研院的四大研究领域正是苏州高新区今后要大力发展的产业,我们所要做的是,紧紧抓住科技与创新的两头,中间由企业自主发展,由此形成区域内层次分明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个人创新、企业创新、社会与政府组织创新、政府成立的研发机构指导创新、外来国际研发机构的综合创新。
  苏州高新区目前已建成占地4.8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园,拥有汽车整车厂商1家及零部件生产企业60余家,产品包括底盘、轴承、尾气过滤装置、汽车扬声器、倒车雷达、喷油嘴、线束和车用空调系统等,大多数为世界跨国汽车巨头配套,2004年销售额已突破30亿元。同时,注重发展环保产业,园内已有200多个环保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今后环保产业园的发展方向是环保产业创新区、展示区和环保产品交易平台,努力将环保理念渗透到各个产业中。
  (作者系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杭邦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11779.htm